散文想法读书

看见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2022-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周末2016

1

在二十多年前初中的某个暑假,我有过一段彷徨和苦闷的日子。

那时大概是1998年,我父母刚从农村出来,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而我因为学习比较好,被送到县城里中学念书。暑假的时候,我就回到镇上。初到小镇上,我几乎没有朋友,小伙伴都在原来的村子里,而初中同学又都在县城,再加上我性格内向。除了偶尔帮忙给爸妈干些活,大多数时候我就呆在爸妈租的发潮的房子里,看些劣质的港台电影,打发无聊的时间。

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活在一个扁平的二维空间里。

有时下午一觉醒来,坐在门口的躺椅上,看着夕阳一点点的落下去,会有种呼吸不过来的感觉。那时的我,还没到愤世嫉俗的青年时期,但已经慢慢了脱离了童年时期的蒙昧,思想开始萌芽。我想冲出这种生活,找朋友玩一玩,但没有朋友;我想找些书看,小镇上还没书店。

在我最苦闷的时候,有一天,看着远处的高山,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到山顶看一看,翻过山顶,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于是第二天,我就上山了,一个人沿着山路走了很久很久,一直走到山的深处。走到没有路了,前面一片荆棘,抱头痛哭。山的那边还是山,并没有我想象中不一样的世界。后来是怎么下的山我已经忘了,只是有个小细节至今仍记得,我回到家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整个人目光呆滞,我妈让我换了衣服,问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中午饭也不回来吃,而我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她。

多年以后,我看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里面一段描述,就像被什么击中了一样。书里面是这样写的:“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看不见其它可能,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

好在不久以后学校开学了,我才慢慢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

我大学是在省城上的, 毕业以后,因为职业的关系,四处漂泊,四海为家。这些年经历过一些坎坷,也见过一些不一样的人生。

罗振宇在早期的《逻辑思维》里做过这么一期节目《拒绝逃离北上广,见识决定命运》。我对“见识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大城市和互联网社会会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在大城市的人们,能见识到更多的人生可能;见识的不同,会影响一个人在人生中的道路选择;而选择的不同,会塑造不同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里,从大概率来看,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会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过得好。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最大的差别,不是知识高低,而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倾向于相信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是可能的。那些上过清华北大的人,就是卖猪肉,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这并不是他们比普通人更聪明,而是在他们的平台上,他们能看见更多的人生可能,持续努力的行为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而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从一开始,就丧失了人生的很多可能。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叫“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个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会发生。

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个更通俗的理解,就是,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功,你可能并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你一定不会成功。

3

而相信的前提是“看见”。“看见”身边成功的例子是很重要的。

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自学。在大学时,他通过两三年的时间的自学,把英语学到能和老外熟练交流的程度,最终在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与英语相关的不错的工作,他原本的专业和英语其实并没多大关系。在工作几年后,他发现自己对现有的工作不是很满意,又花了一年的时间自学ios,然后成功地转行成为一个编程工程师,拿到了不错的薪水待遇。

通过自学,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职业,这是很牛逼的。要知道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没办法打破职业的限制。这家伙的人生经历,很长一段时间都给我莫大的鼓舞。

它让我相信,一个人,通过自学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职业道路的。

如今的我,临近不惑之年,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做一个小中层。早些年,为了生活,考了很多的证。现在仍然在不停地折腾,学习投资,学习怎么教育孩子,努力地开拓副业。

在业余时间赚钱这个事上,直到现在我还没赚到钱,为了学习倒是花了不少,还踩了一些坑。

但这是再怎么挣扎也要做的事,可能很难,但会一直做下去,直到趟出一条路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