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墨子的雄辩:你的类比有问题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看看《熊逸讲透资治通鉴》里的一讲,《鲁阳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本节中,熊逸讲到了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墨家创始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墨子的故事,他用强烈的逻辑结构,压制了楚国鲁阳公攻打郑国的企图。
鲁阳公是楚国的一个封地大夫,他一直想攻打旁边的郑国,扩充领土。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攻伐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但和平使者墨子,尽他最大的努力,去打消每个妄图挑起战争的国君或领主的野心。除了墨家在战术上的研究,墨子的雄辩也是非常锐利的工具,鲁阳公就数次被墨子说的哑口无言,放弃攻打郑国。最后郑国被韩国灭国,楚国失去了这个机会。
墨子说服的技巧,主要采用了类比的方式,比如这段:
《墨子》“耕柱”一章里,墨子对鲁阳文君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自家的山珍海味吃不完,看见别人家在烙饼就去偷吃,这是不是有病?”
鲁阳文君说:“真是有病,这不就是盗窃狂嘛。”
墨子说:“楚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土地用之不尽,明明那么多地方都还荒着,却总是对宋国、郑国的一点点土地垂涎三尺,这和那个盗窃狂有什么不同呢?”
乍听起来,墨子确实讲得头头是道,但总觉得哪里不对。不对就对了,墨子的套路,就是先把论题,按照有利于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常见的类比,而这个类比是常人就能看出结论的,再返回到论题,你就觉得墨子的观点天经地义了。
对于鲁阳公要不要打郑国这个论题,墨子的观点是不打,他找了类比,是富有人家的山珍海味和穷人家的烙饼。看到这个类比,鲁阳公就傻了,我怎么能放着自己的山珍海味不吃,去抢别人的烙饼呢?我是不是傻啊?于是墨子的真正的观点,大国不要欺负小国就成立了。
鲁阳公被墨子绕进去了。攻打郑国和抢别人的烙饼,有相似的地方,但并不一样,要做一个决策,不能根据这样的类比来。想要辩论,也不能陷入对方的类比中说道理,要跳出来建立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对比。
想反驳墨子,鲁阳公也可以类比。楚国就是一个光和热,但缺少一个明珠,而拿下了郑国,就是给皇冠添加一颗明珠。这不是打郑国就天经地义了吗?或者我们楚国只有一大堆烙饼,而郑国守着鲍鱼不给我们吃,你说我们抢不抢?
要把对方拉到自己擅长的地方,把他打趴下。
以上就是今天的一点小想法。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