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笔记
如书名所言,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习惯的书籍。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习惯的意义及背后的原理,第二部分讲了培养习惯四个定律,第三部分衍生讲了习惯相关的一些方面:基因、舒适区......这本书讲了一个完整的方法论,很多部分和我之前读过的《习惯的力量》、《微习惯》都有重合之处,但以下三点是我的新收获。
1.目标VS体系
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
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醍醐灌顶,我之前一直受益于目标论,最近才模模糊糊到这种方法的弊端——这本书关于这点的论述让我的感受具象化,给予了我指导。
我们通常盯准目标,但这种唯目标论有很多弊处。正如作者所说,任何目标都隐含着这样的假想:“一旦我实现了那个目标,我就会很快乐。”当我们无法达成目标时,自然会感到十分沮丧,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也会一直处于不满足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盯准目标,所有焦点集中一处,一旦目标实现,推动你努力前行的动力也就失去了依托。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完成预定目标后又恢复了旧习惯。
书中此段描述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体系而不是目标:
实现一个目标只会暂时改变你的生活。这正是改进这个概念违反直觉之处。 我们本以为需要改变我们的结果,其实结果并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导致这些结果的体系。假如你只是围绕着结果动脑筋想办法,你只能取得一时的改进。为了取得一劳永逸的成效,你需要解决体系层面上的问题。修正输入端,输出端就会自行修正。
2.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
image.png如上图所示,行为改变分为三个层次:结果,过程和身份。
当我们试图改变时,也有两个方向,从结果入手,由外向内;或者从身份开始,由内向外。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前者,而这也是人们屡次改变屡次失败的原因。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
大多数人在着手自我提高时甚至不考虑改变身份。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变瘦(结果),如果我坚持这种饮食习惯,我就会变瘦(过程)。”
他们设定目标并决定他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根本不考虑激励他们行动的信念。 他们从不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知道他们的旧身份会破坏新的变革计划。
若想要真正的改变,必须从身份下手。真正的行为上的改变是身份的改变。
3.最省力法则&塑造环境来帮助自己
这是书中不同地方提及的两个观点,但它们共同解决了困扰我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如何找到能够让自己持续行动的内在动力?每次失败,我都反思为什么我的动力不足,我一直从这个方面下手想要突破,然而屡次失败。然而书中这部分带给我一个新的视角: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跨越的山峰时,与其纠结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够强壮,不如去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登山工具——反正,只要跨过去就好。
这本书介绍了一个完整的关于习惯的方法论——从习惯背后的原理,到如何培养习惯的具体措施。总体而言,无论你是否了解习惯,都可以读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