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好文九月星空处女座专题人生百味

骗子

2022-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自似神仙下凡

骗子,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生活中,大都遇到过骗子,或得逞或失败。

骗子从外貌上,你看不出他是个骗子。

记得多年前在市法院的路边,一个面相慈祥的老者,说过来办事,在这几天了,没钱买回去的汽车票,问能不能给他10元钱。一般到这里大都是当地没有解决,相对棘手的,但很难见办事的。所以没有犹豫就给了他50元,还嘱咐他别等了,回去吧。几天后在那里又遇到了他。当时并没有想他是骗子,只是想可能事情没解决不甘心回去。回单位和同事说起,他们说也曾看过这个老人。看来还是天真了!

时代进步了,骗子的手法变了,电信诈骗无处不在。

同事在办公室接到公安局电话,说他的身份信息被盗,在外地办卡消费,要和他核实相关情况,一个是通过电话核实,另一个是他本人到公安局去办理,并说出了具体的房间号。考虑单位离公安局不远,同事就说自己去办。等到了公安局,门岗的保安一听就乐了,说一上午来了好几个,都是这种情况,这是骗子。

同事好奇地问:“我都来了,他能骗啥?”如果自己不去,就需要用电话验证,那就中计了。你的信息才是真的泄露了。骗子打电话就如渔民撒网,至于能捕多少鱼,也是靠运气。

骗子也是聪明的,紧跟着社会节奏,盯上了养老这一块,可谓千方百计,防不胜防。

诱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是最常见的。通常在居民区内设置活动场所,开展免费健康养生讲座,以送鸡蛋或小礼品来吸引老年人去听课,在此推销高价的保健品或器材。

另一种是建立养老社区,以办卡吸收会员,交纳一年赠送6个月,两年赠送12个月,会员级别越高,交的费用越多,获得的增值产品或赠品越多。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退休金,对于养老支出考虑长期规划,所以更容易办理高级别的会员。而实际上,骗子所谓的养老社区只是规划,还没有建设,有的甚至卷款潜逃。

骗子是可恨的,毋庸置疑。但为什么会被骗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败犬效应,指人们普遍有对弱势的一方产生同情和帮助的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吧。故当看到扮可怜求取同情和帮助的,我们的戒备心就放松了,自然就容易被骗。

还有一种就是贪小便宜,以小博大心理。天下哪会有免费的午餐。

骗子真是无处不在。这里,几天前收到关于有声录制的信息,乍一看,有报酬还简单,确实动心。仔细一想,连口齿、发音都不审查,门槛似乎有点低。看破不说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自然就有骗子,唯有提高警惕,不松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