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回的那些日子
在马回的那些日子
文/卓女
1990年深秋,有一支中建车队,由二十几台重型车辆组成。浩浩荡荡从唐山新区出发,横跨冀东、中原,翻越秦岭、大巴山。历时六天,行程2600多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一四川蓬安马回电站工地。
这支车队即安装公司二处车队,不仅车辆先进,而且司机的驾驶技术一流,堪称中建的一支劲旅。之前,他们完成了无计其数的运输任务,均获得良好口碑。这次不远千里来到马回电站工地,其任务是运输水泥和土石方。
马回是一个小山村,唯有一条公路通往山外。路面由黄土碎石铺就而成,却要承受重型车辆的反复碾压。这对于在平原驰骋纵横的中建车队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马回电站到华莹山水泥厂,全程160多公里,且路窄弯道多,凹凸不平。途中必经一段20公里的危险地带,左依山,右傍崖,蜿延曲折,十分险要。要想平安通过此地,不仅要有无畏的胆魄,还得有过硬的驾驶技术。最初,马回村的老人对这支远道而来的北方车队产生过怀疑,这些北方汉子知道川人的一句老话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一辆辆重车像战车一样驶过险要的山路,不少村民由惊愕转为赞叹:这支车队了不起呀!
山区的雨季很奇葩,毫无征兆就来一场大雨。每逢雨天,只见烟雨朦胧,云雾缥缈,山峰影影绰绰,宛若一幅水墨丹青。如此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是一道如梦如幻的风景,而在司机们的眼里却是一种极限挑战。因道路泞泥,凹凸不平,行驶在路上,如覆薄冰。可是,工地急需物资,不能因为运输滞后而影响施工进度。车队的司机们深知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只能以最佳的战斗姿态迎接挑战。整整80天,他们风雨兼程,坚持不懈地奔驰在百里运输线上。
九十年代初,纵横交错的省道、乡村公路遍布山山岭岭。320公里的路程,放在今天的高速路上,只需3小时。而在逶迤的山路上却要行驶一整天。出发时,头顶星辰,归来时,身披月光,正是对"披星戴月"一词的最佳诠释。为了抢运水泥,驾驶室成了司机们的临时客栈。在他们的行囊里,有件东西很扎眼,一床脏兮兮的棉被。这是为夜间行车准备的,遇到行车疲劳而难以坚持时,就把车停靠在路边,盖上棉被,合衣而睡。次日,天边刚露出一抹晨曦,又重振精神继续前行。
行驶在路上,每个司机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讲出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次,小王开着满载水泥的斯格达车驶进马回村山路,天色已暗,一团雾气在窗前飘浮不定,视线一片模糊。小王当机立断,停车歇息,明天再赶路。他在驾驶室里合衣而睡,片刻就进入了梦乡。朦胧中突然听到有人在呼喊:"快看哪,车里睡了一个人。"另一个人说:"好像是王师傅,他是不是生病了?"两个人拍打着车门,不停地呼叫:"王师傅,王师傅!"小王坐起身,只见一道朝霞映红了天际,晨光中两张脸如绽开的老山菊。哦,这不是马回村的两个老汉么?他们曾经搭过我的车。小王打开车门,跳下车,不解地问:"老人家,发生啥事了?需要帮助吗?"一位老人拍打着小王的肩头说:"我们以为你生病了,还准备把你背到卫生院去哩。"啊,真让人动容!多么纯朴善良的马回人哪,小王的眼眶湿润了,握住两位老人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朱的故事颇具戏剧色彩,他居然隐瞒多年,不曾提及过。那天,小朱在去水泥厂的路上搭载了一对年轻夫妻,女人病重,不停地呻吟。男人恳求把车开到县医院。小朱二话没说,把俩人送到了医院,男人声称走得急,忘了带钱。小朱又替他们支付了医疗费。两个月后,这对小夫妻多次在路边打望。一次,他们终于认出了小朱,拦住车,女人拍着襁褓中的宝宝说:"儿子,他就是你的干爹……"原来搭车那天,女人遭遇早产,全靠小朱送医院及时,母子俩才脱离了危险。
虽然,路上的故事只是一种邂逅,一个小插曲。却折射出人性的本真:善良。这也是中建人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
马回电站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修建这座电站用了多少吨水泥?运走多少方砂石?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一组数据,一直收藏在司机们的记忆里:在马回电站历时80天,天天奔驰在320公里(往返)的运输线上,累计行程25000公里。这无异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难道不值得骄傲么?
今天,当回顾马回电站的历史,马回村人一定还记得,曾经有一支中建车队从这里走过。他们的光荣连同车辙已镌刻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