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听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今日立秋,母亲一早发消息提醒今天贴秋膘吃饺子。一大早,我便在网上订购了韭菜、虾仁和鸡蛋,准备包虾肉饺子。
我虽是北方人,但并不擅长做面食,所以家中包子、饺子、馒头这些,基本都是买现成回来的吃,很少自己动手做。不是因为懒,实在是手艺太差,费功夫做出来,最后还没人爱吃。
不到9点,我就开始准备,按照以往经验,从和面、调馅,包饺子,煮完上桌,得小半天时间。我打开微信读书,继续听莫言的《晚熟的人》这本书。边听边摘韭菜,炒鸡蛋,和面……
今天听的是书中最后一篇:《火把与口哨》,主要讲述了作者的三叔、三婶一家人的故事。
三叔是煤矿矿工,多才多艺,三叔有一绝活——吹口哨。三婶是县城姑娘,不但人长的漂亮,家里经营蜡烛店,家境也殷实,最主要的人家还有城里户口,那年月有个城里户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样好的条件怎么就看上穷山沟里挖煤的三叔呢?
三叔的好运来自他的一次善举,三婶的父亲,曾为国民党工作过,被抓去劳动改造,期满释放回家途中,因为饥饿晕倒在火车站,被回家奔丧的三叔遇到了,尽管三叔犹豫再三,还是把给在家挨饿的母亲准备的两个馒头给了这个快被饿死的人,并把老人家送回了家。
老人家知恩图报,也看上了三叔善良的品质,就把女儿许给了三叔。三婶的陪嫁足足有一牛车,婚礼办的很热闹。婚后,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生下了可爱的一儿一女。故事写到这里似乎很圆满。但后面的故事却太离谱,也太让心碎了。
煤矿瓦斯爆炸,二十几个工人无一幸免,三叔是其中之一,三婶变成了木头人,她来到煤矿,面对矿长的解释,安慰,抚恤,她不哭不闹,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我想见见他……”最后一头栽倒在地,被医生救醒后,她一阵剧烈咳嗽,咳出一口献血。
三叔烧五期,三婶在坟前吹起了口哨,原来三婶也会吹口哨,原来三婶嫁给三叔并非只是父母之命,而是志趣相投。
三婶带着两个孩子,大女儿清灵不到七岁,小儿子清泉只有一岁半,艰难度日。麻绳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更大的苦难还在后面。
三婶去镇上卖粮,留下两个孩子在家。回来发现弟弟清泉不见了,女儿清灵大哭,说弟弟被两只狼叼走了。
三婶急得晕倒,村民们急急进山寻找,但却没有找到任何孩子的衣物痕迹。开始有村民说清灵在说谎,如果真是狼叼走了,起码应该发现衣服鞋子,不应该什么都没有。
一定是拐卖人口的婆子,给了清灵糖吃,把弟弟拐走了,三婶居然也信这个说法,她起初哄着清灵说实话,后来情绪爆发,狠狠打了清灵一顿,边打边怒斥清灵说谎。
可怜的清灵,一个七岁的孩子,留下了一封很多字都还用拼音代替的遗书:“妈妈,我没有说huang,弟弟是被两个狼diao走了。”然后,喝下了一瓶敌敌畏。
失去丈夫,又失去两个孩子,三婶的世界崩塌了,她怎么还能活?但是她要找到她的儿子,她是母亲,必须要找到儿子。她一次次进山寻找,一次次无功而返,再去……终于她发现了狼窝。
她做了两个用腊油封了很多层的大火把,又买了两个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准备只身进山找狼拼命。因为父母担心三婶想不开,“我”一直住在三婶家,那晚,在“我”的坚持下,深夜,我们一同寻到了狼窝。
三婶的判断没错,狼果然怕火怕光,我在三婶身后掩护,一手火把,一手手电,用强光直射狼眼,公狼母狼先后死于三婶的火把与斧头之下,母狼身下的四只小狼崽也被三婶一并处理,三婶说留下来长大了也是祸害人。
我们几乎同时看到了狼洞一角,清泉的鞋子和衣服的碎布条。狼死了,三婶的心也死了。回家后,三婶穿上结婚那天穿的衣服,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三天后,离开了这个悲伤的世界。
小说一开始,莫言惯常的幽默,时不时地引人发笑,尤其婚礼前后,那段时光真幸福啊。可猝不及防地,一切都变了,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生容易,活不容易,生活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