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蓝衫
在我的家乡,时光会很慢,闽北边陲小县城四周连绵的大山就像一个罩子,历朝更迭,战争,文化,潮流都会被阻挡,在这个罩子里生活的人们,其实是安逸的,哪怕几分田地,也能自给自足,在那个年代,是一种安贫乐,而在现在,叫做滞后。
由于滞后,凡事都发展得很慢,小县城里的车站还是80年代的模样,道路还是只有几条,民俗也保存得较完整。若不对比,生活在小城里的百姓也习惯了,不觉得滞后,如果潮涌般的改变,很多旧物更无从看到,无从记忆了。
如今乡间或许还偶尔可见年老长着们穿着布衣蓝衫,那些服装是他们年轻时一直穿的款式。和现在所有衣物的面料,款式都截然不同。
1
阿公的布衣
那个年代,阿公们都穿对襟布衣,面料是棉,粗布等。那个时候做衣服,家里的女人大多数会缝纫,更早的时候是手工线缝,到后来有缝纫机了,村里也会有裁缝师傅。那个农耕的年代,服装基本上都是纺布材料,我爷爷一直都是穿这类的衣服,知道后来妈妈嫁到我们家,会给爷爷去裁缝店做上新衣,外套就有类似中山装的款式,颜色是烟灰色,内搭还是搭配上图这类的布衣。乡邻很多爷爷辈的长着,那个时候都是穿着这样的衣服。
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穿着样简单的布衣,上山下田劳作,那个时代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不会饿死,才有一口饭吃。穿破了的衣服,补上补丁作为“衫头”,用于专门劳作用的“工作服”。到了父辈,他们已经不穿这样的衣服了,可是老人们有时候还是会执拗着穿这样的衣服,对新衣物的面料以及款式可能极其不适应,而有些确实为了节俭,因为节俭了一辈子,觉得衣服没破,还是可以穿的。
一个服装的款式代表一个时代的人,爷爷辈的人吃了我们吃不到的苦,遭遇战乱,灾荒和流亡,在物质极度稀缺,他们对幸福的定义只在于斗米之收。
2
嫲嫲的蓝衫
嫲嫲们的蓝衫,也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根据款式是清末民初演化而来。记得小的时候,奶奶是穿着蓝衫,斜襟盘口,头发梳的光亮,后脑勺的发髻用簪子,额头上围着黑色的布抹额,有时候是素黑的,有时候是有绣花的,还有她的镜架奁,也就是现在的梳妆盒,是一种简易梳妆台,小抽屉装着首饰,抽屉的拉手都是铜制的,木板支架上装着一面小镜子。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不分年代,所以奶奶走后,镜架奁也跟着她去了。
穿着蓝衫,裹着小脚是那个年代女人的特点,影响深刻是村里嫲嫲们穿着蓝衫嘴里念着我听不懂的经文,手里沾上松脂粉,用手指捻起黄色的经纸来,一小撮完毕后,用红色纸条封好,一摞摞磊在桌边,然后烧经祈求家人平安健康,来年风调雨顺。那个年代的女人除了操持家务,行动力上能做的,也就是祈祷了。
记得我小时候身体素质太差,先天比其他孩子爱生病,奶奶也有邀请其他嫲嫲们一起念经,我和弟弟都有过奶奶为我们的祈祷和祝福,她们以她们的方式爱她们的子孙。我们也会努力生活着,对得起他们对我们的期盼。
碎碎念:生活是往前的,社会是进步的,偶尔驻足回首,感恩过去的人,缅怀过去的事,只有对比过去才会更珍惜现在,更向往未来。忆物便思人,忆事更感恩,才会有更多的源动力,继续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