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你会活的更好
(一)
生命再渺小,也有自己的姿态。知道自己,也知道生活乐趣在哪里找。
人活着要有自己的腔调,明心见性,身心合一,生活即是修行,修行即是生活,内心自由在哪里都一样,生命是平等的,关键是内心要自由,这是你的调。找回自己,小草也能含苞待放。
活出自己,回归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做事的魄力自然就回来;知行合一,朋友多了,自然就有融洽的人际交流能力。
在你想做什么事时候,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你在别人眼里无足轻重;成功之后更不用说,因为其他人都会知道的。
但是很多人就怕天下人不懂自己,活活憋出毛病。
(二)
这些为别人而活的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此种行事风格形成的原因和自身生长的家庭环境有主要关系,一些家长教育孩子,主要是教其听话,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把自己意识用亲情绑架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没自己主见,长期在家长羽庇下缺乏基本社会交往技能,有的长期内向,缺乏交流,逐渐性格保守,眼界狭隘,困于自身惯性思维,不知道怎么化解问题,长期以此焦虑不堪,从而容易与人闹别扭,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吃了亏内心化解不了,严重的则会逐渐形成一个正宗的抑郁症患者。
由于长期思维的误导,造成严重的主观认识世界的扭曲,失去共情能力,缺乏换位思考,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不断受到挫折,从而自卑心态越来越严重,比如祥林嫂:常常情不自禁地夸大自己的缺陷,总爱拿自己的痛苦说自己多么不幸,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忧郁性人格障碍。
在心理学上,抑郁型人格障碍(depressed personality disorder)属于情感型人格障碍(affect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一种,也被称为情绪低落性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其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寡言少语,过分担忧,容易发怒,自感负担沉重,精力不济,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和难以预料结局,对生活的看法充满悲观愁情,成天抱怨命运,比如林黛玉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
(三)
没了自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书念的再好再高,由于缺乏创造力,不会组织团队、独立创业改变自身命运,依赖于别人和现成的环境下生存,即使是高素质人才,也只不过是高级脑力劳动者,成为打工的机器,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活。
失去独立思辨能力,则是自我退化的开始,久而久之会产生抱怨情绪,若因此形成“价值体系”,就会造成“逻辑判断”失误,你的意识雷达会误导你,你的生活体系缺陷和你的思维逻辑缺陷相互成因,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一个模式里出来的人,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结果只会是精神错乱。
成长、智慧、创造等等这些具有极大不确定的事情,不能用计划思维标准化,不然会造成极大智力资源浪费。
集体意识个人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如何快速提高自身能力才是对自己负责。跟谁争,争赢都是输,不如跟自己争,把自己做大做强!自己才是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