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

2019-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琛吖

1三条心理学重要原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是十年前,二就是现在......

1.焦点效应和透敏度错觉。

每个人都在忙着过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世界都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人像你一样关注你,其他人都在忙着关注他自己呢。  ——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2.习得性无助。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多次尝试,多次失败,直到不再尝试,觉得尝试也是徒劳。

——不要给自己设限,大的失败也会有小的成功。当改变一些小事的时候,大的事正在改变,凡不能使我毁灭的,都必将使我强大。

3.行为改变态度(登门槛效应)。

角色扮演的行为会改变态度,一个角色会微妙的转化为现实。

承诺的行为。承诺的行为会改变态度,言语承诺会变成信念。

登门槛效应,一个小要求的承诺,会导致更大的要求和请求被答应。

——通过积极的行为改变,来让自己更快乐,更自信,更加充满力量。

2活出最希望的样子

一、被他人的否定击败的图尔和斯蒂芬金以及那些被几十次推到后还不放弃自己的人区别在哪里?

社会心理学的自尊概念的解答

1,中文里的自尊是面子,与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自尊不是一个概念。

2,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全面评价,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自己可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信心,也是对自己可以获得成功,过上幸福生活的信仰。它还是一种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值得被爱,可以享受努力成果的一种信念3,在社会心理学中,自尊被称为人类意识的免疫系统。

4,自尊也在帮助我们对抗自我怀疑,自我怀疑是我们对自己能力不确定的一种感受,是人类通过无助,痛苦和失败的经历观察自己的一种意愿,甚至可以说再强大的人也有无法清除的自我怀疑。

5,自尊像是一束光,把我们对自己的怀疑和否认驱赶的离我们的内心远一些,哪怕只是一瞬间。

二、自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都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个体怎么看待自己,一方面他人和个体的关系)

1,依赖性自尊(一方面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他们离不开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另一方面他们喜欢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因为他们需要在比较中寻找自尊的来源)

2,独立性自尊(是一种取决于自己的自尊,一方面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评价自我,他们的评价和别人怎么说没有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不和别人进行比较,他们观察自己进步了多少,关注自己释放多少潜能)。

3,无条件性自尊。(也就是是达到了自我实现,他们追求的是被了解,而非被认可,他们相信是因为你而特别,他们考虑的不是小我,而是更多人的福祉)

三、如果你不想在为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活,如果你不想再活在与他人的无谓比较当中,作出如下改变:(4个提高自尊的方法)

1,有意识的活着(告别麻木的状态,唤醒自己,看清自己,面对现实,学会把握现在,莅临此刻,别把自己的情感当成现实,扩展洞察力)

2,接受自己(首先重视自己,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敌人,其次,不回避不拒绝)

3,对自己抱有同情心(抱抱我那个你不想接受的自己,问问你的心是为什么)(1,重要的不是别人在想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2,没有人来帮助你)

4,自我维护(坦然地维护自我的权利)(你的生命不属于别人,你活着不是为了他人的期望)

四、从今天开始,不要被他人的认可所左右,做真实的自己吧!

1,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只要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能把坏心情转嫁到你的身上。

3,这个世界很怪,你越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越会获得别人的认可。

4,真正的美好就是成为你自己,不需要被别人认可,接受你自己就好。

3从心理学理解后悔和遗憾,并战胜它们

生命是一个长期持续积累的过程,很少因为一个选择和决定就毁掉了人的一生。

我们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 而是自己的影子。

一、反事实思维

1. 概念:人们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进而构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

2. 两类表现形式:

* 上行反事实思维:想象的状况比现实状况好。也称上行假设,指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过去发生过的某事有可能会出现比真实结果更好的结果。也就是后悔。

* 下行反事实思维:想象的状况比现实情况更糟糕。也称下行假设,指想象中可替代的结果比真实的结果更糟糕。也就是幸运。

易出现反事实思维的情况:

1、情绪低落或感觉什么都不顺利的时候(失败、惩罚,倾向于上行假设);

2、恰好错过或差一点成功;

3、事情结果与预期有极大反差(反思为什么事与愿违);

4、事情越重要,反事实思维强度越大;

对生活的影响:

1、影响对事件正面或负面的感受;

2、影响对后续行为的决策;

3、影响对坏事的责任判定;

4、与拖延行为有关(倾向于下行反事实思维);

5、能够提高对生命的掌控感(对未来事件走向的改变);

如何应对?

1、理解下行反事实思维是构成幸福感的基础;

2、用上行反事实思维与拖延作斗争(事前悲观);

3、短期来看,做了一件事但做错了做坏了,容易引发后悔情绪;

启示:如果我们能多尝试走出我们的舒适区去冒险,那即使是在失败面前,我们也可以说至少我们尝试过,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少一些后悔和遗憾。

二、自我服务偏差

概念:人们往往会以自我提升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强调自己对成功的贡献,尽量缩小自己对问题所承担的责任。

表现形式:

1、当和别人做比较时,往往认为自己比别人好;

2、往往过分相信自己表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

3、高估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同时低估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

意义和作用:有利于抵制抑郁,缓解压力;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但也有不良影响(不会反思);

如何克服?

1、有错不要辩解,要学会反思,尽快补救并提供下次改进的建议;

2、做事前画一个表格,把所有人为因素划分百分比,不管成功和失败都按这个比例承担责任。

4利用好直觉,并避免被误导

一、直觉的启动效应:

会被只有自己注意到的微妙的影响引发我们对事件的假设和回忆,或者说我们的所做所想会受到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件的唤醒或激活。

在直觉的作用下,人们会感受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具有两面性。                         

例:老化词语使人运动变慢。

二、直觉的启发式判断

1、代表性启发性判断:如果一个事物能够代表或符合特定的原型时,人们就会根据直觉的指引将这个事物与原型联系起来。

两个事情一起发生的概率不可能比一个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更大 。

需警惕以事物代表性特征进行观察就忽略其他重要因素的倾向。    例:身材纤细、爱读书的女孩是大学哲学系教授(确认偏误,故事偏误)

2、易得性启发式判断:指人们根据认知上的易得程度来判断事物的可能性。

注意人们关注高风险事件,往往会忽视很多本该被关注的问题。   

例:人们认为儿童绑架比不系安全带更危险。(幸存偏误-错误估计概率值)

三、直觉是变成了习惯的分析

改变方法:为重大事情做决定的时候用批判性思维抑制直觉冲动。

例:棋手击败众多对手

四、直觉的三项成果

曝光效应:倾向熟悉的事物,对不熟悉的事物怀有偏见。 (人们会更倾向于喜欢他们经常接触的人)             

自动特质推理:人们会无意识而快速推断出他人的特征。

例:女孩口语考试前看贫民区和富民区视频。

道德直觉:不仅是思考,也是直觉情感。

五、错觉思维

错觉相关:当人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联系时,会很容易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

错觉控制:将随机事件直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即人们认为随机事件受自己控制或影响。

回归平均值效应:在取决于不同变量,且涉及到运气复杂的情形中,极端表现会趋于平均。

(否极泰来)

启示:

1、向正确理解运气和现实的差别迈进一步。

2、调整期待和心态

3、持续记录,而非根据一次性记录进行推断

4、在一切都很顺利时,谨慎对待可能出错的不安定因素,低谷时不妨进行各种尝试,只要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5 处理好回忆,这是幸福的必修课

1、来源失忆--“似曾相似”的感觉,原因在于不重要的记忆被遗忘在角落(这是一种保护,否则人会不堪过多记忆的重负),然后在相似的场景唤醒记忆深处的某些记忆。记忆被提取的次数愈少,愈能保持真实性。

2、记忆信息易被误导和重新建构。

人倾向于使过去的记忆更符合当前的要求,会用猜测的情节把记忆的情节连贯起来,使之完整。

比如可以将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构建成为真实的记忆,植入记忆(证人证词的虚假信息构建),人类的记忆类似于人人能编辑的百科词条而不是录像机。

3、玫瑰色追忆与我们对过去的态度。

积极的回忆构建可以美化人的回忆,蒙上“玫瑰色”,产生“玫瑰色回忆”,比如过去的电视更好看、过去的歌更好听。与人的关系的改变,也会改变对记忆的重建。长大的70、80后误以为年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一样成熟,对新一代的难免会有偏见。

4、两个自我与幸福的关系。

人做各种决定时,参考的不是经历,而是对经历的记忆。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关注现在如何),记忆自我(关注总体如何),生命的故事由记忆自我书写。a、我们记住的是变化,b、记忆自我特别喜欢结局。

幸福不仅仅是结果,也是对过程的感受。

5心理学让你分清楚错误归因

为什么人们会混淆角色和演员?

你知道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各是怎样思考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吗?

为什么好人做了坏事你就觉得ta是情非得已,如果坏人做了好事你都会觉得ta别有用心?

都是归因理论导致的

1、内外部归因:能力和情境

2、成就归因理论:因果控制点(客观分析失败原因)、稳定性(不可变因素)和可控性 (哪一点还可以做的更好)

3、常识性归因:一致性原则(先入为主)、区别性选择 (排斥不同)、共识原则  (群体性谬误)

4、基本归因错误

①理解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归因差异;

②转换行为者(关注情境)和观察者(关注人)视角,情境归因的能量超乎想象;

③理解行为动机,并以最好意愿进行揣测。

总结:1.不要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那样失败会如影随形

2.努力不努力是可以自己控制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3.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一个人做出的选择是他性格的反应

4.心理学让你分清错误归因,公正客观的对人对事,让生活充满能量

6人生到底有没有白走的路

一      后见之明偏误,高估自己的智慧

1、记忆扭曲

2、必然性

3、可预见性

任何时候不要否定之前的尝试和努力,客观理性判断

避免后见之明偏误方法:记录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分析决策中是否出了问题

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在某一领域中擅用所拥有的技能的信念。

如何培养增强自我效能:

1. 过去成就与表现。掌控感,来之不易的成功经历。不懈努力,克服挫折和苦难,逆境中崛起。记日记,记下积极成果的事件,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点滴成功中积聚力量,分解目标。

2. 替代的经验。偶像的力量,身边相似对象的成功有更大的说服力。

3. 言语肯定。具有影响力的人,如父母,老师等的肯定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具备在某个领域成功的品质,遇到问题更会逢山开路,遇水造桥。让身边有尊重欣赏支持你,愿意看着你进步,能接受你的状态越变越好的朋友。

4. 情绪影响对自我效能的判断,积极的情绪会增强自我效能。通过瑜伽、舞蹈、运动等减少抑郁焦虑,从而增强自我效能。

“生命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

8减少纠结

一      后见之明偏误,高估自己的智慧

1、记忆扭曲

2、必然性

3、可预见性

任何时候不要否定之前的尝试和努力,客观理性判断

避免后见之明偏误方法:记录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分析决策中是否出了问题

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在某一领域中擅用所拥有的技能的信念。

如何培养增强自我效能:

1. 过去成就与表现。掌控感,来之不易的成功经历。不懈努力,克服挫折和苦难,逆境中崛起。记日记,记下积极成果的事件,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点滴成功中积聚力量,分解目标。

2. 替代的经验。偶像的力量,身边相似对象的成功有更大的说服力。

3. 言语肯定。具有影响力的人,如父母,老师等的肯定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具备在某个领域成功的品质,遇到问题更会逢山开路,遇水造桥。让身边有尊重欣赏支持你,愿意看着你进步,能接受你的状态越变越好的朋友。

4. 情绪影响对自我效能的判断,积极的情绪会增强自我效能。通过瑜伽、舞蹈、运动等减少抑郁焦虑,从而增强自我效能。

“生命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

9如何战胜焦虑,享受生活

一、焦虑的作用

1、唤起人们对重大或危险事件的关注

2、在紧要关头促使人们做出相应的抉择(启示:适度焦虑能调动人的生理和心理积极因素,促进人的积极表现)

二、常见焦虑包含:

1、特定对象焦虑

2、社交恐惧

3、广泛性焦虑

4、强迫症

5、恐慌症、创伤性应激障碍

现代人焦虑的原因

1、对未知的焦虑

2、身份的焦虑

3、对失败的恐惧(比较,期望)

4、根本价值受到挑战威胁

三、怎样克服焦虑?

(一)正视焦虑,转换思维方式

A消极的想法B两级式想法C灾难性想法D消极读心式想法E内疚思维

(二)了解客观事实,减少焦虑(对事实缺乏认识)

        1.清楚地写下来担心什么

        2.写下你可以做什么

        3.决定该做的事情

        4.立刻按照决定去做

        领导者开会管理借鉴

              1.出了什么问题

              2.出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有哪些可行的方案

              4.你倾向于哪个方案

(三)保持忙碌,不给焦虑可乘之机

(四)理解概率,设置焦虑止损点

(五)付出行动,应对挑战

10心理学告诉你怎么避免行为上瘾

【一、为什么会上瘾?】

        1、根源是心理需求,人与体验的关系

- 不是喜欢而是渴望,渴望比喜欢更难打破。

- 受了误导的爱,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手法,更愿意追求情感上不合拍的伴侣也是上瘾。

        2、条件是环境助推

- 成功摆脱上瘾是因为脱离诱使自己上瘾的环境,环境不是促使成为瘾君子的唯一因素但很重要。

- ① 上瘾不是身体不求回报地爱上了危险药品或者行为,而是思想学会了把药物或者行为与心里痛苦的缓解挂钩,所以只有解决心理上瘾的心理原因才能真正戒断上瘾问题。

- ② 并不是有人天生是上瘾体质,而是在特定环境中上瘾。

【二、如何远离行为上瘾?】

        成年人如何改变行为习惯防止上瘾

        1、不要单纯指望意志力克服上瘾

- 通过表达情绪,人们可以从情绪中释放出来,并且获得自由的感觉。

- 意志力+净绝诱惑的方法不管用,不要净绝某种想法。

        2、用好的习惯替代坏的习惯

- 习惯的三个要素:线索(任何促使行为发生的东西)、惯例(行为本身)和奖励(大脑在重复该习惯时的回报感)

        3、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 让行为上瘾实现起来麻烦一些,就越可能戒除上瘾

        4、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 人对损失和负面事件的敏感程度远远大于对胜利和正面事件的

- 如果做了上瘾的事情就用做不喜欢的事情惩罚自己

        5、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  比如看美剧对于上一集最后的未解之谜,下一集看到了问题解决就马上停下来

        6、防止上瘾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 相信已经把上瘾抛在后面就是最容易死灰复燃的时候

        如何让青少年远离行为上瘾

        1、青少年多和同伴家长沟通,学习领悟情绪表达的能力

        2、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免疫,尝试挑战难但有意义的选择

        3、不用全面禁止0-3孩子使用屏幕

① 鼓励孩子把屏幕看到的东西与现实联系起来,学习迁移进行归纳概括

② 积极参与比被动观看要好

③ 多关注内容而非技术

④ 家长的一个“要”(关注感受)和一个“不要”(因为恐慌而过度反应)

⑤ 在精心设计的环境中鼓励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行为(预防比纠正容易)

11群体如何塑造自我

• 怎样超常发挥,释放每个人的最大能量,保持独立人格和个性?

尼采说,疯狂对于个人是罕见的,但对于群体、民族和时代就是规则。群体既能激活人们最光明的善意,也能释放人们最隐蔽的邪恶。关注个人在群体的地位,探索怎样利用好群体发挥个人的最大能量。

• 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

有人在场,有同伴和竞争对手,个人往往更卖力表现更好,社会助长。《资本论》说光是社会接触就能触发人们动物性的好斗本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但是,学习新材料和复杂的题目,他人在场,效率会降低,这是社会抑制。社会助长和抑制,在于任务的简单或者复杂,或是熟练行为与否。如运动员需要他人在场,主场效应,这是助长效应;刚学会开车的人,身边有准备考驾照的人,其表现会不如考试时好。

原因:1.评价焦虑。如果感知到旁观者在评价自己的表现,优势反应会增强。2.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的冲突,加强认知负荷,做简单任务,有余力弥补因他人分散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卖力;复杂任务时,会因他人的存在绩效降低。3.纯粹在场。只要有人在场,竞争和被评价的意识被激活。例如长跑,不管周围的人是否认识。动物也是,简单任务的能力会因同类在场增强;反之,做复杂任务的能力会降低。

启示:

1.不惧怕竞争,竞争能激活潜能,更具开创性。

2.把自己该做的练习到最好,才能在大众在场的情况下超常发挥,熟练才有资格期待奇迹。

• 社会懈怠

在团体中滥竽充数的现象,如拔河。个体在群体中的低效现象,叫做社会懈怠。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参与度高时,懈怠情绪会减少。当任务艰难时,或小组成员不可靠时,人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二种情况,小组成员是朋友,或者认同自己不可分割的群体,懈怠会减少。因此跟常常见面的人一起合作,效能比见一次面就不会再见的人合作更高。

原因:A个体的角度,两种思维方式:1.群体责任的扩散导致的搭便车效应。无论做多少,最后的成果由群体共享。2.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该做的责任,因而减少努力以求心理平衡。B宏观的角度,评价焦虑发生逆转,个体消失在群体时,个体认为努力程度不会被单独评估,责任感被分散,评价焦虑减少,懈怠产生。

怎么做来减少社会懈怠?认识合作的积极作用。1.群体中个体的贡献可识别,规范任务,责任到人。2.实行目标管理,参与到有挑战的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提供动力,促进合作。3.分头评估个人和团体的贡献,采用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公开,赏罚公平。4.珍惜挑战的机会,努力获得进步和满足,不是为了别人。

• 去个体化

群体的个体失去自我感,无意识状态,暴力和不道德行为。例如法不责众和暴民心态。

《乌合之众》作者提出“社会船”的概念。

什么条件引发?1.群体规模。规模越大,成员身份越模糊,越能引发去个体化的心理状态。评价焦虑降低到最低水平,人们会把行为归因为情境而不是自己的价值观选择。2.匿名性。互联网的网络暴民。网络仇恨和暴力战胜了互联网。网络匿名性带来的去个体化。3.唤起和分心。小组合唱、鼓掌和跳舞,减少个体意识,当看到别人和自己做相同动作时,会产生自我强化的认同感和愉悦感。

减少去个体化的影响怎么做?1.增强自我觉察(自我意识)。我们评估当下行为并与内在标准和价值进行比较的做法。镜子是自我觉察的重要环节,遵循内在价值观。2.记得自己的身份,足球体育场馆装了很多镜子,防止足球流氓的行为。应当时刻保持情境内的行为和情境外的思想状态一致。3.饮酒会降低自我觉察,失去自制力,增强去个体化的心理状态。

总结:

1. 超常发挥的前提是已经练就了该项技能。

2. 每个人都可主动避免社会懈怠。马丁路德金说,我们衡量一个人,不是看他在舒适和便捷处时身处何处,而是看他在有挑战和争议时怎样做。

3. 保持自我觉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随大流不计后果时,记得想象自己在镜中的模样。

12心理学告诉你可怕的错误是

这节课有很多结合之前内容一起理解的东西~比如本课讲述的三个主要概念:①“自我辩解”是一种认知失调,可以结合第8课“如何减少纠结”一起听;②“角色扮演”,之前姐姐用阿米艾尔的一句话讲过“我们不知不觉成了骗子,无意识成了演员”。角色扮演属于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之一,与此相关的还有之前讲过的“登门槛效应”;③“过度合理化”为自我觉知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这个理论也用于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听讲书以及看书的过程中,时常感受到从内向外的反思、观察自我,以及外部社会对自我塑造的影响,情景与个人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之下,“自我”就这样鲜活起来。

尤其是“角色”对自我的影响非常强大。一段亲密关系的结束常常让人对“我是谁”感到迷茫并因此感到痛苦,觉得失去了“另一个自己”,那是因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这件事已经与关系中的角色紧密相连,关系发生改变时,短时间内自我概念也因此变化。因此越稳定越长久的亲密关系结束,伴随而来的痛苦也常常越深刻。但如果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理解和反思,或许会更好走出来。

很多行为——无论是对成功者的成功分析,亦或是在罪案中对罪犯的分析,又或者只是在生活中细细观察,大多可以在心理学上得到印证,真的很有意思。反思自己和观察他人的过程,就是“自我”的成长了~

13心理学告诉你如何与众不同

一、从众定义和现象

因他人做出的行为或者改变

二、导致从众的原因:

#从众有两种表现形式:

1.接纳: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2.顺从: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顺通,但内心并不赞同#

a 信息影响(导致接纳)

当我们相信他人对一个模糊情景的解释比我们更准确,并且可以帮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时,我们就容易采纳他人的行为

三种情况下易受影响:

1 当我们处于危机中;

2 当别人是专家时;

3 当情景模糊不清时;

b 规范影响(导致顺从)

人们为了获得或者避免来自群体的喜欢、尊敬或接纳,会采纳某一主观标准或规范

三、从众的条件

a 一致性

群体的一致性越大,其影响力越大,越容易引发从众,相反,如果有人破坏了一致性,其影响力就会衰弱(比如皇帝新装的故事)

b 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越强,其影响力越大,越容易引发从众,人们普遍都认同自己的所属群体,并歧视其他全体(特朗普选举的例子)

c 地位

地位较高的人,其影响力越大,越容易引发从众,且地位较低的成员相比地位较高的成员更容易引发从众(最近国内一些骗子冒充公检法作案就是这种心理)

d 群体规模

三到五个人比一两个人更容易引发从众心理

14心理学告诉我们怎么避免偏见的受害者

一、偏见的本质

1.偏见的概念和本质

偏见是先入为主的负面要素,而态度是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独特结合

偏见的本质是对一个群体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而这种判断通常会使态度变的毫无根据和非理性,它通常涉及消极情感,厌恶或恐惧,还伴随着回避、控制与支配群体的行为意向

2.偏见三个要素

(1)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要素

刻板印象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果你喜欢这个群体,刻板印象是积极的,如不你不喜欢这个群体,即使相同的行为你也感觉是消极的(比如舍不得花钱,有人认为是持家,有人认为是抠门)

(2)情绪是偏见的情感要素

(3)歧视是偏见的行为要素

3.偏见的公开形式和微妙形式

外显态度可以通过教育发生改变,但是内已偏见会持续存在,除非被新的习惯取代

二、偏见的社会根源

1.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2.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也会引发偏见

3偏见一旦形成,就依赖从众而存在

三、偏见的动机根源

1.挫折激起偏见

2.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四、偏见的后果

1.确认偏误

当一个人持有某个观点的时候,仿佛全世界都在为他证明这种观点,人做判断的时候都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下结论,再找证据,我们大部分人都用律师机制思考,人们都愿意验证自己已有观念的的东西

人们不愿意相信那些不符合已有观念的证据

2.自我实现的预言

人们能够不知不觉通过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来使自己对自己、他人、社会角色和特定事件的认识变成现实。

偏见的两大后果:

确认偏误影响偏见的持有者,自我实现预言影响偏见的受害者

五、怎样克服偏见

1.增加对有偏见的群体的了解

2.保持成长心态

3.每个个体都需要学会深度、独立和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4.突出共同目标

5抵制偏见从自己做起

15心里学告诉你怎么提升幸福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