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说文解字话“机器人”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燧石取火

        2010年写的一篇小文,翻出来晒晒,当时关于教育,以及机器人教育的一点思考,现在看来,算是有用的废话。

说文解字


        機,是机的繁体字。《说文解字》曰:主发谓之机。汉文字学家萧启宏教授对“機”的解释概括为:

                  木制器械,幽下藏機。

                   操戈小人,控制机理。

                   机音通击,轻扣扳机。

                   一触即发,科学工具。

木牛流马

        从《说文解字》可以看出,“機”字的本意是指控制事情发生的某种机关。

        首先我们看它从木从戈。这说明,机的基础,是一种木质的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也不局限为木质的,也不局限为兵器,可以衍生成任何材质的工具)。

        但是“機”,并不指简简单单的工具,我们再仔细观察“機”的造字。“戈”上有两个“幺”字,是“幽”字的显示。幽,是指隐藏的暗处,“幽”下面,藏着一个很小的“人”字,这就是机关所在。

        这个小“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用来控制机理,控制整部机器,这是枢纽,这是开关。古代的兵器,首先在弩上出现了“扳机”这种装置,只要手指轻轻扣动扳机,“一触即发”。

        联系到我们现代社会的电子设备、机器人,那么这个小“人”是什么?无非就是它们的中央处理器——CPU,更细一点,无非就是CPU里面的一个个程序!

CPU

        古人造字,用一个“人”字暗藏“機”字其中,是有其深刻内涵的。“人”代表着作为最高等的生物,是智能的象征。那么如何将“人”的潜力发掘出来,变成一种实在的力量体现——如同扣动扳机,而箭离弦?

        首先离不开的,是人的起心动念。我们头脑里有什么样的念头,是善是恶,是积极是消极,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心中是积极的、向善的,并且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则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则是我们做事的方法,即程序——顾名思义,简单来说,程序就是做事的过程以及对应的顺序。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是我们将心中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即执行力,并有所成功的保证。

        人的起心动念,是人类对美的体悟与追求,而做事的程序,则是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中,力的体现。

        其实,这正是机器人教育当中的核心价值目标。狭义上来说,机器人教育的核心是编程思维,广义上的机器人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目标感与执行力。


        器,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本意上来说,器,是比较贵重的容器,最开始是作为祭祀之用的,所以要用犬来守护。后来器才逐渐衍生到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器。器的特点是可用以至利。器的最大特征是“形”,也就是“具体”,有“现象”的东西。所以老子讲“天之下,神器也”,是说“万物万事”,都是大自然规律作用的“现象”而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器”的造字,是四个口,中间一个犬字。按照萧启宏教授的理解,每一个口代表一个人力,而犬代表的是工具。“四口用力,一犬能及。工具似犬,灵活利器。”用犬来比喻工具、器械,是值得深究的。因为犬是人类最早的帮手,最灵活的工具。伏羲氏的伏字,就是一个带犬的人。犬在古人看来,是有生命、有情感和智慧的灵物。人类器具发展到今天,电脑、机器人的发明与运用,正是符合了我们祖宗要创造富有灵性的器具的思想。

雪橇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的说明了“器”的重要性。

        《易经》里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机”、“器”二字和在一起理解,恰好体现出了这一思想。

        “机”,体现的是人类做事的动机,以及处事的方法与策略,这是形而上的;而“器”,则是人们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之后,形成的结果,有形的东西,这是形而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我们用了“心机”,仔细琢磨过了,那产生的结果,一定是“成器”的——它是高贵的有价值的;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器”的解字基本就到这里。最后来稍微探讨一下《论语》里的一句话:“君子不器”。器,简单的说,就是成型的东西,我们做一个东西,当然希望它是定型的,甚至可以复制的。以前国家培养专业的人才,也是希望学有所成,能够转化成即时战斗力,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成为“革命的螺丝钉”。

        作为工具使用的器有三个特点:一是可利用性。人们造器总有目的,造出的器若是不能使用自然会遭废弃。二是专一性。每类器都有特定的用途,没有可当万能工具使用的器。三是被动性。器一旦定型,只能被动地任凭人的摆布和使用。器的使用特点是,没有任何器,是万能万用的,一切的器必因其形而利益有限。所以在此,可以把器理解为“利益有限的东西”。

        而君子则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君子最大的特征。但是这个不息,不是妄为之不息,而是智慧之动。所以君子于社会之宝贵,不在于他的一定的利用,而在于他的社会利用是一种能发展的,可持续的,不断创新式的无尽之利用。所以就人类利用,社会利用的“价值”而言,一切器的价值,都可以度量,都是有限的价值,而君子的价值,则不可以度量,君子因为拥有智慧,所以他是一种能够不断创造自己新的价值的东西。也正是从“自强不息之智慧创新”这个意义上讲,“君子不器”才成立。

君子不器

        形而下的“器”,是需要形而上的“道”来作为引导的。有“道”的精神(技术)内核,又有可塑性强的“器”的基本元素,这样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科技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把代表着最尖端科技的机器,称之为“机器人”,这其实是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事物与认识自己的一种内在追求。

        世界上,最复杂精妙的“机器”莫过于人。《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人因感动天地之气而生,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

        人的造字,一撇一捺,互相支撑。这样简单的一个象,包藏了人字及其深刻的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做人的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站起来。站起来时做人的第一步。人与群兽的分野,第一步就是直立行走。站起来,还有更广泛的意义,不仅是指生理上的站起来,而且是指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站立。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培养出来的人,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造精神。

        第二,讲仁爱。因为人是互相支撑的社会群体,任何人都需要互相帮助。这也是人性之本。小篆“仁”,从“人”,从“二”。“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乃亲如一体也。按“二”者有两者相容的仁厚之象,即厚以待人,故能亲。二人能相容相合,故有视人如己之意,本意作“亲”解。

        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首先要在内心里独立起来,能够体察自己内心的感悟,内心强大的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自己做人的准则,来影响其他人,用仁爱来与其他人交好。仁者爱人也。确实人若有恕人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

人类的进化

器+机+人


        “机”、“器”、“人”三字分开来看,其实体现的是教育、乃至做人的三层境界。

        首先是“器”的层面:人在社会立足,需要有一技之长,为社会所用,这也是目前教育最为重视,也最容易操作的一块。

        接着是“机”的层面:有了技术,不一定就能做事,能成事,能创造很大的价值。这就需要人有智慧,有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再就是“人”的层面:一个人活得是否幸福,是否高贵,是否会做人,其实是看他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能够自尊自立,并在此基础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来对待周围人和物。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人,才算是饱满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