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崔健!摇滚乐最后的英雄 | 维克多·崔

2021-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万嬉皮123

前几天,崔健的新专辑《飞狗》发布。看看收听量,少得可怜。

难道崔健的音乐,真的落伍了吗?

我的观点是,崔健的音乐不仅没有落伍,反而是前卫的。只不过,摇滚乐里政治性的那一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早已被削弱殆尽。

上世纪八十年代,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让长期压抑的中国人第一次从音乐中感受到了自由的美好。

作为老大哥的苏联,也有一位名字中带崔的摇滚青年。在那个信仰崩塌的禁忌时代,他用摇滚乐为Y一代人勇敢发声。

维克多·崔。被称为前苏联摇滚乐教父,“摇滚乐最后的英雄”。他是俄罗斯著名的歌手、诗人、作曲家、电影演员、“КИНО”乐队主唱。他的音乐如同灯塔,为无数迷茫青年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

就连戈尔巴乔夫也对他寄予了厚望,曾说出:“同志,为了改革和人民,需要你的力量,一起努力吧”。

维克多·崔出生于1962年6月21日,父亲来自韩国,母亲是一位俄罗斯人。从幼年时起,维克多便对绘画十分感兴趣,后来发现他的文学、音乐天分也很高。父母便把他送入了艺术学校进行专业学习。

维克多·崔的画作,极尽对残酷可怕的国家机器的讽刺

他曾组过第六病室乐队(乐队名字也是契科夫同名小说)、加林和双曲线乐队。直到后来的不断摸索,著名的电影乐队( КИНО)才正式成立。

维克多·崔 (左下)

维克多-崔一共完成了10张专辑和4部电影。但每首歌曲却都在为人民歌唱。

《血型》里,他的反战态度很明显。这首歌曲的人民群众基础相当雄厚。其中歌词是这么写的:

虽然有付出代价的手段,

但我不希望廉价的胜利,

谁的胸膛我也不想践踏,

我希望和你在一起,

我只是希望和你留在一起

勇敢奔赴理想的英雄主义气魄,这首《渴望改变》,在电吉它与贝斯的循环段中,维克多·崔的歌词如明灯坚定照着前路:

红色的太阳燃烧殆尽,

白天与它一起熄灭,

黑暗在灯火通明的城市降临,

我们的心渴求着改变。

我们的眼睛需要着改变。

还有这首《布谷鸟》!!

是谁沿着孤独的脚印走下了去?

英勇的战士在这田野、这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却无几人能够留在鲜明的记忆中

留在清醒的头脑中,

依然是铁拳紧握,立于行伍

维克多·崔去世的两天后,粉丝在墙上写着他的名字,画着和平反战符号   画着维克多·崔的俄罗斯邮票

1990年8月15日,一场车祸让这位巨星匆匆走完了一生。去世的时候,他只有28岁。死讯传来,整个苏联为之震惊,甚至有众多歌迷选择一起离开。

二十多年后,俄罗斯著名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把维克多·崔这段摇滚乐往事搬到了大银幕上。

《盛夏》——记录了夏天、爱情与青春

《盛夏》海报

电影《盛夏》并没有为维克多·崔作传的想法,反而围绕着维克多·崔和娜塔莎,以及他的丈夫麦克的三角恋关系来讲述特定年代下青年的迷茫孤独的情绪。

导演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了维克多·崔还未成名前的岁月。从维克多·崔与麦克、娜塔莎相遇成为好朋友的盛夏时节开始,到维克多·崔在秋天车祸去世结束,电影戛然而止,引人无限感慨。

导演刻意将政治失焦,似乎更想要给大家讲故事,那些所有发生在夏天的,关于爱情、回忆以及青春之殇。摇滚乐成为群体情感和时代回忆的重要载体。

用青春的肉体驱散黑暗

在列宁格勒的郊外,动物乐队主唱麦克用吉他热情高昂地演唱着《Summer》,一群女孩高声附和着,尽显不羁可爱之态。维克多·崔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音乐偶像麦克。

维克多·崔与娜塔莎初次相遇,要从借个火开始

在朋友的引荐下,维克多·崔的才华得到了麦克的赏识,麦克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加林和双曲线组合。从那以后,维克多和麦克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听着性手枪、大卫鲍伊、平克弗洛伊德、地下丝绒的唱片,聊音乐创作。

在列宁格勒的盛夏夜晚,篝火疯狂,海浪滚滚。一帮叛逆青年整晚整晚地弹吉他唱歌。每个人心开始激奋起来。男孩女孩们唱歌喝酒,脱光衣服肆意舞蹈,仿佛在用青春的肉体强势宣示着自由和美好终将到来的信念,誓要驱散掉黎明前的黑暗压抑的氛围。

柏林墙必须倒下!

冷战时期,相对比较自由的列宁格勒,纵然允许摇滚乐队上台表演。当局仍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歌曲审查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查封非法聚会、限制摇滚曲风唱片发行、演出现场管制等手段。以此来控制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维克多·崔演出前接受苏联当局的歌词审查

但这一切早已无法抵挡摇滚乐浪潮的汹涌势头。墙外无数摇滚明星的到来,早已引发了无数人们的骚动。

“站立墙边,

子弹就在头上开火,

而我们亲吻,

好似一切不会崩毁,

将羞耻抛给他们。

我们能够击败那些,

永远永远,

我们将成为英雄,

只为一天的不朽”

1987年,大卫鲍伊在柏林帝国大厦前举行了一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演唱会,当唱到《Heroes》的时候,鲍伊还特意用德语向墙另一头(东柏林)驻足听歌的粉丝送上祝福。

当时,很多群众都在高呼:柏林墙必须推倒

为了展现80年代列宁格勒地下摇滚青年的反抗精神,导演用了四段超现实画面,将主人公与周围环境矛盾更加戏剧性夸张化的呈现于大众。

线条动态勾勒出人物轮廓、被涂红的番茄,各种夸张镜头语言的使用。这些独具巧思的设计,将他们身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反抗气质生动活泼的表现了出来,让人看完忍俊不禁大笑之后,更能引人反复思考。

维克多·崔感受到了时代的暗流涌动,在音乐创作上与麦克逐渐相左,开始强调创作能够起到变革民众思想的音乐,音乐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在加林与双曲线的公开演出中,维克多·崔直接用已经录制好的鼓声打底,这让信奉传统布鲁斯摇滚乐形式的麦克非常恼火。

一场戛然而止的三角恋故事

麦克与妇人淋着大雨唱着娄·里德的《Perfect Day》

几位主人公的三角恋关系是全篇重点,为电影铺上了一层忧伤的氛围。娜塔莎向麦克提出要和维克多上床的想法。表面上果断允诺了的麦克,却在妻子与好友上床的雨夜,淋着大雨地躲在电话亭外买醉。

维克多·崔和娜塔莎,也只是以一个吻结束。再到后面,麦克带着娜塔莎去看维克多的公开演出。时间也许也许过了很久,舞台上的维克多·崔已经是万众瞩目的摇滚明星。

电影最后,导演可以将时间感模糊。当屏幕右上方出现维克多的生卒年字幕,不知情的观众看到,定会有怅然若失的遗憾。

正当风华正茂,却猝然离世,故事还未讲完,就已结束。

轰然倒下的政权,宣告夏天的结束

现实中,1990年6月24日,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圣火为了KINO乐队的演出燃起。现场10万多观众和维克多·崔一齐演唱了他最著名的那首《血型》。

唱完最后一首歌曲后,维克多·崔激动地说:“过不多久的夏天,新专辑就出来了,到时候再见。”

然而,过了一个月,维克多·崔就因为车祸离开了人世。

一年之后,那个维克多·崔等摇滚青年一直奋力反抗的ZT,也轰然倒下。苏联从此进入了历史时期。

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在《盛夏》入选戛纳主竞赛单元时,导演基尼尔·谢列布连尼科因为被指控挪用公款,软禁在家没能出席晚会。

一个ZT,总是在一次次不断混乱与压抑的氛围中崩塌解体,而维克多·崔的摇滚乐,仍然会带着无数的回忆和宝贵的精神价值,鼓舞着后世无数人去勇敢追求真理和自由。

如果所有人都在睡觉,谁会去唱歌

——维克多·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