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不住的鼠年春
2020年2月4日,立春,小雪转晴。
托新冠病毒的福,我已经无压力连宅12天了。
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照例是查看昨天新增确诊病例:3235例。继昨日的新高2829例之后,今天破了三。翘首期盼的拐点还没来到,好在治愈人数已经超过了死亡病例,且逐步增加,心里宽慰和踏实了一些。
我还在平复起床气,妈已经利索的穿好了衣服去了厨房。
妈:“早上想吃什么?”
我:“有什么呀?”
妈:“大米,小米,杂粮米,白面,挂面,方便面,萝卜,土豆,大白菜,鸡蛋,洋葱,西红柿…”
我:“妈你这是囤了多少粮食啊?”
妈:“吃一两个月没问题的”
我:“随便吧”
这些贮存过冬的粮和菜反反复复吃上半个月,难免不厌倦,但还是尽量不出门。没有新鲜蔬菜,让做饭的人想花样也着实难为人了。转念想想:虽然这段日子过得像一场清理冰箱和存粮的家庭活动,但我也少了很多出门怕病毒和不出门怕挨饿的挣扎...忍忍,再忍忍...
照例打开电视,关注疫情,和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一样开始一天的紧张心情。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10天时间,240个小时,一所容纳1000多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从一片沼泽里拔地而起,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参与者全力以赴创作的奇迹.打心底升起的除了敬佩和感动,还有骄傲,温暖和信心。
2月3日,成都发生了5.1级地震。看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不禁揪了一下:对于成都人民,这个特殊时期再来一次地震真是雪上加霜。没想到天府之国地杰人灵,成都人民完全没当回事。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接收首批新冠肺炎病人。和火神山雷神山建造直播一样,接收病人也在全程直播。看着穿着白色、蓝色、绿色、黄色的医护人员,整齐的排在病区外,等待救护车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来。他们戴着防护用的手套、帽子、口罩、面罩...看不到眼睛,分不清谁是谁,甚至连男女都辨不出,但我却移不开眼睛。在电脑前看了很久。
妈照例追着参加各场新闻发布会,我一边看囤了好久都没时间读的书,一边听妈在耳边唠叨着:
钟南山院士80多岁了,第一时间去了武汉...
李兰娟院士70多了,也带团队去了武汉...
张定宇院长是个好人呐....
这个捐口罩的小伙儿挺可爱...
80多岁的大爷都治愈出院了...
医生护士真是玩了命的....
......
外面的雪越来越小,太阳光明晃晃的,照在床上,地板上...
我说:妈,今儿立春,咱中午吃春饼吧,我帮你打下手!
(所用图片转自他处,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