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那些事儿》观后
本来不想写《鼓楼那些事儿》,因为褒贬不好拿捏分寸,说特别好,有点做广告的嫌疑,说哪里不好,自己何德何能,一个外行指摘人家内行,加之拿着编剧赠的票看戏,总有种“看了人家的戏嘴瓢”的压力。但是一番心理斗争过后,还是决定Mark一下,老话说得好“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能说上两句实话的,都是真爱看戏的。
《鼓楼那些事儿》是一部不那么“主旋律”的可爱小戏,从房产继承、夫妻掐架、孩子教育到交通事故、消费纠纷、私砍自家香椿树,桩桩件件,虽然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但透着热辣滚烫的“烟火气”,也落脚在百姓关注的法律热点上。这个戏弱化了传统任务剧“唱赞歌、树榜样”的部分,代之以“嬉笑怒骂众生相”,轻松愉悦中普了法,也达到了相应的宣传效果。
《鼓楼那些事儿》是任务剧,但它看起来更像新京味剧。从豆汁儿、二八酱、三鲜馅饺子、鸽哨等京味元素的运用,到生动地道的“京片子”台词,从青砖墙、朱漆门、硬山顶到四合院、凉亭下、象棋盘,无一不透着主创对胡同人、胡同事的熟稔和浓浓的北京情怀;都说任务剧不好写、条条框框多、所涉领域也不一定是作者擅长的,但是这部剧写得巧,编剧用自己在京味剧创作上的优势弥补了对于法官工作不熟悉造成的笔力不足,刻意着墨于数个生动的配角故事、为主角事迹适度“留白”,从而勾勒出当下北京人的群像,让观众借“晓海的一天”窥到了一个普通基层法官忙碌琐碎甚至闹心的日常生活,也见证芸芸众生在法治社会的成长与改变。
也想说说不足。个人觉得这部剧的很多配角非常出彩,比如砍自家香椿树的金奶奶、把“你问她”挂嘴边的王大爷、开电动车的洗衣店小老板等,在他们的衬托下,端端(晓海法官)的表演则略显粗糙,不像我身边的法官,某些段落让人出戏,没有《红色》中他饰演的“坎”那么贴角色;剧中赵晓海的女友遭遇恶劣天气、航班延误、企业搬迁到上海、为了和法官男友团聚选择去雄安的分公司...不知道故事原型是否确有这种经历,这多少有点狗血剧那味儿了,最后小夫妻俩在胡同口商量怎么坐高铁去雄安...我笑得嘴都咧到耳朵根儿了,“任务”的痕迹有点重呀。
瑕不掩瑜,《鼓楼那些事儿》以政治任务为皮、胡同生活呈现的人生百态为骨,北京人善良局气的精神底色为魂,打造了一部有情怀、接地气的可爱小戏,作为“任务剧”有这样的完成度实属难得!芸芸众生中,法律人的形象借由话剧进一步具象化,法官也是普通人,会被温情浇灌、也会被现实磨砺,他们的坚守中也有挣扎和迷惘,感谢国家话剧院和各位主创老师,相信借由《鼓楼那些事儿》,大家会对法官甚至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其他从业者,多一些了解和理解,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温暖、和谐。拜托,啥时候也写个公证员的剧吧!
写在最后:顾名思义,任务剧是带着任务来的。但任务完成了,它就不存在了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的。所以,文艺院团和编剧们要多一些警醒,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资源也有限,是拿奖重要还是剧能留下来重要?有才华、有担当的编剧,要少接点儿“任务”,把精力多放在自己擅长的、可以挖掘出深度的作品上,毕竟,五年、十年、五十年后,或许人没了,但是戏还在,还一直演着,就像《茶馆》、《雷雨》…那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