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动心弦-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4-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爱写作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是上海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沪”字的来源也与编结有关,彰显了编结技术在黄浦江流域的普及。起初,绒线仅用于女性束发,但随着编结法的普及,绒线被广泛用于编织毛衣,使得结绒线成为上海女性最流行的手工艺活动。它不仅见证了中国民族毛纺织业的发展,也为女性开辟了职业发展的途径。

一、编织河流

手工编结,起源于人类的生存与劳作,最初使用野生植物纤维制作日常用品和劳动工具。江南地区因水泽众多,绳结技术尤为重要,如渔网的编结。1982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丝织品中有带状单面纬编两色提花丝针织物,是至今已发现的最早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编结艺术逐渐精致化,材质趋向使用蚕丝线,色彩和光泽更加艳丽,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明代中晚期,江南苏州的编结作坊成为民间家庭杂艺和百工匠艺的重要经济支柱。清代江南织造局成为hj服饰用品的指定作坊。

清末,在今黄浦区金陵东路和人民路之间,有一条兴盛街(今永胜路),因开设了上海第一家绒线店,逐渐成市后,时称“绒线街”。当时与淮海路南京路齐名,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

有位鲍国芳女士结成一件内衣,开了沪上绒线衣编结的先河。其意义在首次尝试用机制羊毛绒线为材质,将历来以服饰配件制作为传统的民间编结,提升至整件服饰编结的主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尚流行元素,在当时被称为“中国传统结线与国外传入的编结相结合”,意味着海派绒线编结艺术的问世。

彼时的霞飞路上,名媛影星云集。当她们身着绒线编结的服饰穿梭街头时,无数少女们争相追逐和仿效。于是,大批绒线店应运而生,绒线花式设计师和传授编结设计的学校,也纷纷往霞飞路聚拢。


二、编结名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派绒线编结艺术名家辈出,声誉鹊起,涌现了金曼南、朱蕊芳等一批高手,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黄培英和冯秋萍。

黄培英(1913-1983),上海川沙县人,出身名门,为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堂妹,从小接受传统女红教育,尤酷爱编结,曾遍访名师,技艺精进。

1928年,15岁的黄培英,即在霞飞路、华龙路口(今雁荡路)永业大楼内,率先开办沪上第一家编结职业培训机构-“培英编结传习所”,其绒线编结服饰参加当时上海市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夺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中西、市音、亚美等电台争相邀请其向市民播讲绒线编结知识,她在电台中每天推出一种新花样,广受各界时髦女性钟爱。她创造绒线服饰类别,融汇近代时装审美理念,由内衣发展到外衣、大衣、背心、茄克、披肩、帽子、围巾、钱包等,尤其女士开襟短袖马夹罩在旗袍外,更增添了女性的妩媚和魅力,此款一经面世,便风行几十年,成为当时城市女性的经典装扮。

1933年,黄培英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教学成果,撰写了《培英丝毛线编结法》初集,由黄炎培题签,陈公达、杜月笙、严独鹤、程中行等显要名流题词致贺。1956年她被聘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1978年更名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古代民间“结线”课题研究,使“结线”工艺从原有三种基本结法发展为20余种、200多个图案花样。同时陆续出版《民间线结》、《绒线童装编结法》、《花边编结法》、《绒线服装编结法》等20本著作。

冯秋萍,浙江上虞县人。十岁入上海求德女子中学,在学校受到传统女红的训练,并接受了近代美术知识教育,长于花样图案设计,在刺绣、缝纫和编结作业评比中获全校第一名,显露了个人的艺术天赋。毕业后,曾任小学美术,女红课教习,同时随外籍修女学习西方钩针编结技艺十余年,乃艺贯中西的现代女红大家。1934年,冯秋萍开办“秋萍编结学校”,培养学员1000多名,在方滨路恒安坊22号创设“良友编织社”。

冯秋萍擅于中西针法并用,设计美人蕉、孔雀翎、牵牛花等花型多达82种,被广为传播。她先后出版《秋萍毛织刺绣编织法》《秋萍绒线编结法》等,将自己设计的花型与款式公布与众,并在新建立的人民广播电台上播讲绒线编结节目,深受女性的喜爱与青睐。1956年,她被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聘为工艺师,1986年被评为国家“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三、技法如丝

海派绒线编结以彩色羊毛绒线为材料,棒针或钩针为工具,运用艺术构思,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有致,形成独特服饰风格和特色,主要有棒针编结,钩针编结两大类。

1.棒针编结:返回勾在从头至最后一排仅有一个活动环串在钩针上,新的一排可再返回勾在旧的一排上,于是线串上的环勾出无数排,形成了一片钩针编织。花样比较自由,可钩出许多花型、原型,甚至很容易钩出小型的立体织物,从头至尾仅有一支钩针与一根线,具有“露”、弹、密、柔”的艺术风格,组织结构随意性强,是任何机械代替不了的特殊手工编结工艺。

2.钩针编结:用左手小指控制进线的松紧,左手大拇指捏住线头一端,右手执钩针在线上作挑、绕、转、钩、放等动作。


3.钩针编结形式有3种:

(1)平片钩法:在编结物的正反两面往复编结,每钩一排,将织物反转一次,多用于编结裙片、衣片。

(2)筒状钩法:连续成圈,进行循环编结,形成筒状织物,多用于编结不拼缝的筒裙及手套、袜子、帽子等。

(3)圆片钩法,从中心向外加针,钩成圆片,多用于编结帽子和圆形装饰织物。


4.钩针基本针法五种:

(1)辫子针,是最主要的针法,钩出的织物形状如辫子,用于钩针编结的起头。

(2)短针,在钩成的辫子上,向上加高一针辫子针的钩法,用于编结底子。

(3)在钩成的辫子上,向上加高3针辫子针的钩法,用于编结底子。

(4)蜜枣针,在一行辫子针上将线拉长,钩出枣子形,是一种小巧的花样,多用于婴儿服装的装饰。

黄培英和冯秋萍等名师创造了数百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花样和针法,以及各种中西合璧的编结服饰,为海派编结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编结的行线结构,更是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