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在哪里你就在那你
经常有人和我分享,你看那个人好讨厌,这么年轻都不给旁边的老大爷让座。你看那辆车撞了人还不赔钱,被撞的那个人好可怜呀。诸如此类的语言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一点都不具有任何价值。

据了解社会上有很多人在不断的人生体验后,拥有了非常多的人生经验。最近刷新短视频的时候,看到有很多明星被粉丝从批到赞的经历像坐过山车,粉丝对他们的看法也会由媒体以及各种曝光视角的不同,变得人云亦云。真想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都面对一个老师,但是每个同学学到的知识不尽相同。是老师给某些同学提前补课了吗?当然没有。每个同学的头脑关注的老师讲的同一句话,我读书时常常以为自己很弱智,为什么呢?因为我往往在课堂的环境下听不进去,只有下课了一个人复习才能把知识点学习到。大家都以为我反应特别慢,现在我才知道每个人之所以想的不一样,那是由于你只关注你认为重要的事,当年也许我只关注少女时候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吧,到下课后,我会立刻回到现实,然后一个人复习,结果学习效率非常好。

举个例子吧,我的父母观念很传统,在他们那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就很不容易呢,子女的教育问题只能跟着感觉走,如果孩子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走,他们就会打骂一通,当然啦,我当时是非常抵触甚至憎恨父母的行为举止,觉得他们是给了我无比的伤害,他们太过自私了,现在长大了同样做了父母以后,站的角度也不同,发现原来父母的辛苦工作是小孩子没办法理解的,起早贪黑的去工作只为了家人们过得非常平稳安逸,但是父母也会累,精力也会不足,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关注到我们这边。渐渐地我和自己得到了和解。原谅了父母,同时原谅了自己。
再分享一个小事情,我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之后,曾经最讨厌的同事,现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她,他之所以会和我针锋相对,说话那么的刻薄,完全像是一个随时站起来保护自己的狮子。也许她的背后是一段没有人保护自己的感情,所以她的生活一定不幸福,听过一段话:幸福的人,说话一定是温和的,举手投足是带着微笑的。当我知道这一点后,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和一个只想着发泄不良情绪的人计较,于是我选择了沉默,不做被发泄的对象,至于错与对,当然是日久见人心。
还记得我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朋友,每次他拍的照片都非常的让人意想不到的美。明明是同一块天空同一个美景,为什么他却能抓住那么美的瞬间呢,这个问题我后来才想明白,每个人的看待问题的视角都不一定是一样的,就算恋人之间再怎么亲密无间,也都会有自己看一件事的角度,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大家可以看向同一个方向,就像我的那位摄影师朋友,抓拍最好的画面,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许就是避开自己的角度后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然后在不伤害彼此的利益下寻求共识。

好像挺复杂的样子,就像一根打结的绳子,理清楚以后,就可能事半功倍,我想我会用广角去看人,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