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马贞晓
阳光照耀在树阴上,总有几缕穿透眼帘,小哥家前院荒废,凹凸破败但绿意昂然。神秘又不意查觉,让我和小哥亲手打造的小屋在其间如世外桃园般片刻脱离大人的唠叨,刻意的恬静、惬意。
只是几行砖,尝试几种不倒的方式交错,我们也甚至打过地基,木头太重,不遮雨,所以我们选了块铁皮算是屋顶。两人躺进去大半截身子在外面,一个夏天就在这过去了。
20多年后,我躺在为儿子搭建的床上帐篷里,依然感觉安全,平静。为他搭建的不仅仅是儿时的梦想,也是二十年前的自已送给他的一个儿时的礼物和对这个年龄深刻的理解。
婴儿脱单母体是用哭泣表达自已对偌大世界的生疏与不安,所以怀抱同爸爸妈妈的发音一般世界通用,它所给予的就是安全、呵护是与生俱来的。
世界上和睦的国家是小的,小让沟通没变的层次繁杂,和谐的村子是小的,小让邻里走动的更频繁,于是家应该也是小的,小到我能望到书上的尘土。
孩子的家应该是小的,小到他能感觉到安全,小到你躺进去刚刚好能听到他对你平等的说岀他所看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