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2
演講稿
各位老師、家長,大家好,我姓林,字:靈,靈魂的靈,是方新燁的媽媽,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一起談談心。很多年沒再站在講臺上了,可能有點緊張,望大家體諒,當然,大家若是給點掌聲,我會更加有勇氣的,謝謝。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編寫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09-2020)》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癥檢出率為17.2%,重度抑鬱檢出率為7.4%。隨著年齡增長,抑鬱檢出率呈現上長趨勢!
小學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鬱為1.9%-3.3%;初中階段檢出率為3成,重度為7.6%-8.6%;高中階段檢出率近4成,重度為10.9%-12.5%。
或許說這些讓很多家長不能理解,但是,抑鬱癥真的離我們很近:每四個孩子里,就有一個有抑鬱傾向!
在座各位是不是對這句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夸大事實,或危言聳聽。可是,在我們父母那一代,過敏的出現也在他們心里被這樣認為的,那是經過了多少孩子的生命,才換來我們現在的常識,說個真實的事故,是的,不是故事,是事故,在我上小學時,有個小同學對雞蛋過敏,已經是醫生都確診的,但是她媽媽和周圍的親朋好友都認為孩子腸胃矯情,先少量的試,再增加量,慢慢就會好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過敏是以引起組織細胞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為主要結局的異常的免疫應答。說大白話,就是如果過敏原超過這個孩子能承受的量,會致死。這是一個由無知產生的悲劇,而且在那個年代不是少數。
現在抑鬱癥也是,雙向情感障礙也是,網絡上出現的案例也是讓人觸目驚心,我現在在這里提出來,是希望得到家長重視孩子的心里健康,但又害怕有些家長用力過猛,怕家長學習了這樣的知識后,對著這些症狀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孩子到處瘋玩,多動癥!孩子不說話,抑鬱癥!孩子團團轉,焦慮癥!
盡信書,不如無書!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性格,生長環境也不一樣,我們除了要根據書中的現象,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還要抑制自己的想像力,客觀的、科學的去觀察去判斷。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育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其他的就讓樹成樹,讓花成花吧,讓孩子在自己軌道里努力,而不是讓他在我們在制定的軌道努力,每個人的為人處事都有所側重的,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若是能讓家長朋友們能有所得,便是我的榮興,謝謝大家,祝大家平安喜樂,順遂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