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简友广场读书

池塘生春草

2021-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春之原野
网图

公元422年,在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北朝时期--宋少帝景平元年。

这年,38岁的谢灵运,被贬官到永嘉郡(今浙江温州)任太守。当年冬天,他生病,一直卧床。次年初春才始愈。

一日,他起身登楼观景,托物起兴,写下了名篇《登池上楼》。

近日,我读到了这篇诗文。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结合相关解释,可以了解到:全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太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

诗句中的春天景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为名句,通俗清新,让人欣喜。

作者见到的是池塘里春草的碧色,听到的是柳树上鸣禽的叫声。大自然又恢复了生机,而自己的病也已好转,生命的生机也随春天的到来而旺盛起来。可见,作者的心情多么喜悦。

王国维评价此句“妙处唯在不隔”,意指这两句诗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自然,看似偶然天得,而没有苦吟冥想矫揉造作的痕迹。

更有后人评价此句“惊天动地至今传”、“万古千秋五字新”。

我记得“池塘生春草”这一诗句还曾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中。在当今,其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诗人谢灵运曾说此句是由于“梦惠连”才想出来的。

故事大致为:他在写这首诗时,从早晨苦思到傍晚,想不出什么好的诗句。于是他困了就伏在桌上打起盹来。在梦里,他看到了谢惠连来了,便和惠连谈起诗来。

惠连一来,谢灵运顿时触发了灵感,想出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佳句。醒来后,谢灵运便把这句诗写进了本诗中。

在他和别人谈起这首诗时,他常说:“这两句话是我梦见惠连以后的神来之笔,不是我自己能写出来的!”

后来,“梦惠连”这一典故,就被人们用来形容诗文创作时有神来之笔。

顺便说一下谢惠连。他是谢灵运的族弟。他十分聪明,十岁时便能写文章。谢灵运很喜欢他,经常和他一起谈诗论文。谢惠连才思敏捷,见解精辟,妙语连珠。

可惜谢惠连早年英逝。他在27岁时病逝。李白曾云:"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李白在《送舍弟》中也借用本诗句作一诗:“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意思是:小弟你真是我们家族的千里马,在东道处分别。也许那天做梦想你的时候,也像谢灵运一样得到池塘生春草那样的佳句。

可见,这句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来年春天,看到春意盎然,我也不会忘记这一名句了,也会将它吟诵出口了!

网图 网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