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到中年

2016-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maryzhongshan

       读研三年,班里三十多个同学,十几年后仍保持密切联系的只有两个。我们同在广州生活,时不时小聚之余还建了个微信群,叫“三八帮”,生活中遇到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心事和劳骚,就在小群里互相吐吐苦水,求得纷繁浮世中的一点安慰。

       那天,大家心情都不太好,我刚从老家回来,再次为小城市生活的舒适便利和大都市的喧嚣压抑感到失落,又因老公一贯的不守时引发的紧张被动和他大吵一架;琼指责老公是“轻度渣男”,打个喷嚏都恨不得全家围着他嘘寒问暖,应付完老公的无理取闹还得被女儿青春期各种问题搞到焦头烂额;慧则为儿子太大意错过了托福考试的时间,从而浪费了全家筹备半年之久的留学计划气愤不已。

       聊天之际,我正走在体育西路,太古汇万菱汇天河城维多利广场,满目所及,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就是各大品牌光鲜亮丽的Logo和展示厅。这里,据说二十几年前还是一片田地,现在却已经是全广州乃至全广东最繁华的购物中心。有时城市化进程之快,让身在其中的人都有被裹挟着前进的无力感。想起十几年前从家乡初到广州求学,也是在这个地方,各类商场写字楼已初具规模,因为距离学校不过几站路,我们时不时也会来这里购物。说是购物,其实大部分时间是window shopping ,穷学生每月就那几百块钱可供支配,什么也买不起。那时候,天河城吉之岛(现在改叫永旺这么接地气的名字了)的榴莲香是最难抵御的诱惑,每每经过都要猛吸几口聊以解馋。那时的我,带着浓得化不开的学生气和小地方人的自卑感,每每抬头望向那一幢幢高不可攀的住宅,心里总想着:这么多的房子,将来会不会有一间是属于我的呢?自卑之余,又有难以抑制的兴奋,似乎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且并非遥不可及。如果那时的我看到今天的我,仅从外在判断,应该也是会满意的,打扮得体,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存款,想买什么也只是舍不舍得的问题。如果今天的我遇到当年的我,一如眼下从身边走过的这些青涩的小男女,一样会有淡定的表情和充满羡慕的内心,只是那些当时的“我”还未能窥见,这些今天的“我”是如何疯狂地羡慕甚至嫉妒着她的无限可能。和手机那头的两人说了,她们竟也有同感。

      慧是工作后有了孩子才从内地小城考到广州的,年纪比我们都大些,但因为老公宠着,很多方面却又很单纯。她要来广州读研,老公也就辞了工作带着孩子举家南迁,从最初一家三口挤在三四十平方的公寓房到如今坐拥珠海新城的豪宅,生活水平自然是今时不同往日。但她的焦虑压抑却比我更甚。她说那时候只是凭着一股想融入大城市的冲劲,觉得不管怎么样,既然走出来了,明天就会比昨天更好。可现在该有的都有了,担忧和牵挂却更让人抓狂。担心老家独居的母亲无人照应,担心儿子学业规划不佳误了前程,担心股价房价波动投资失败,担心老公工作变动收入下降,总之是握住了已有的却时刻担心会失去些什么。老公虽是呵护备至她却也有诸多不满,觉得两人算不得是灵魂伴侣,一心想着下辈子还是要找个能让自己“仰视”的才子。

       琼读研是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的,专业研究方面比我们另外两个都更有天份。她也是典型的居家必备型好老婆,节俭持家,任劳任怨。快毕业时经师姐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那时他还在深圳工作,琼毕业后却留在广州的高校教书,两人相处的机会不多,却很务实地觉得双方差不多这样就行了,直到女儿几岁了,老公才终于在广州找了份工作买了房安定下来。琼怀孕时我去看她,还住在学校分给员工暂住的过渡房里,典型七八十年代的职工宿舍,简陋寒酸,她挺着大肚子自己照顾自己,却也没有什么怨言。可是如今夫妻团聚了,女儿也长大了,她却不如那时开心。每天不是和女儿吵就是和老公吵,工作上因为不善言辞受了委屈也不好意思为自己据理力争。“能好好睡个安稳觉不至于白天没精神”是她现在最大的愿望。“至于你们说的那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她说,“我还根本就顾不上。总之,还是不结婚最好!”。

       有时候我也隐约觉得真是委屈了自己。为了老公,离开自己喜欢的城市到这石屎森林的一角定居,人家还不领情,口口声声都是“我让你重回大都市”的自豪。以为对方是可以托付一生的人,却越来越不能忍受他和自己的三观不合。说我矫情也好,功利也好,扒开心往里看,我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它剥夺了我一些权利,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补偿。开心快乐的时候不是没有,却越来越稀罕,稀罕到不需要记得也不会忘掉。或者在他心里,我也并不是理想中的伴侣吧。

       生活过到这个年龄,只剩一地鸡毛。套句最俗不过的大实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身边这些看似圆满契合门当户对的夫妻,走近了看也是千疮百孔。所以,我这点委屈其实也不算得什么。有篇文章说“最好的婚姻,就是彼此崇拜”。我并非不认可,只是理解的太晚。其实就算理解早了,要在这世上找个能让自己崇拜的身边人也难,更何来相互崇拜?那些单身多年的优质男女,想必是过早领悟了个中精髓吧?

     人的一生,前半程总是在展望未来,如雏鸟脱壳般努力摆脱现状的不完美。后半程能得到的都得到了,得不到的也无力再去争取,就会开始怀念起那壳中的温暖舒适。正如我小时候,走在街上卖包子的小贩是邻居,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是亲戚,恨不得在路上摔个跟头还没等走到家爸妈就知道了。那时想的是“我将来要去的地方,是可以自由地坐在路边哭泣也不怕有人打扰”,如今我坐下,在大都市CBD的中心,默默流下泪,身边车水马龙,也真的没有一个人会为我驻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