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
上周,师太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看冯沅君的爱情三部曲,讨论,有自己的观点
《旅行》《隔绝》《隔绝之后》
三部曲不长,竖着排版的繁体字,64页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子跟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故事,具体的来说,就是四五十年代一个有婚约的家境不错女孩子,和一个有妻子的家境贫寒的男孩子的故事。
故事结局两个人死了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从一开始就注定这不是两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个家族那个时代的故事。师太本意大概是想表达女性独立意识,自由意志的觉醒
这本该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却读出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教唆男的为了所谓的爱情抛妻弃子
教唆女的为了爱情插足别人的家庭
教唆那些不得祝福的青年男女选择死亡
可能我的观点比较奇葩,接下来,就跟你谈谈我这奇葩得观点
来啊,造作啊一、《隔绝》
《隔绝》是一封20页的情书……
是故事的女主人公被母亲软禁后,写给男主人公的信,与其说信我更喜欢说成是情书,整整20页黏腻腻的情书
一对在外面读书的青年坠入爱河,消息传到了女主人公母亲的耳朵里,她认为这是行为大逆不道,丢尽了祖宗的面子,便把女主骗回家,锁在一间屋子里。(女主已有婚约,对方是地主家的儿子)等到男方刘慕汉(地主家儿子)归来后,就成婚。
《隔绝》就是女主在被软禁的屋子里偷偷写给男主士轸的信,倾诉她的至死不渝的爱恋,并希望自己的表妹把信送给他,并告诉他房子的窗子只隔道墙就是一条僻巷,可以翻过去,并让男主晚上十二时在墙外候着。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热恋中的男女被迫分手,嫁给一个不爱的人,这样做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对活在梦里的痴男怨女!
《隔绝》这封20页的信,写的都是什么呢?
书的第一句话是:
再想不到我们计划的那么周密,竟被我们的反动的势力战败了!
一个“反动势力”,就把那些反对他们在一起的人,都说成了坏蛋
怎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是神圣的,高尚的,纯洁的,而他们却看的这样卑鄙污浊!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爱情是神圣的,是他们的信仰,别人都是自私的不理解反而要拆散他们,尤其是女主的母亲。把自己的女儿关起来,逼他嫁给一个不爱的人,无论女主怎么哭怎么悲痛,心就是坚定的很。
你可能会觉得她母亲思想太传统,都是封建思想惹的祸,但是老话又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她家人为什么这么反对呢?
接下来,就用《旅行》这篇细节,好好的跟你说道说道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二、《旅行》篇
1、家境相差大
女主从小就家境好,是家里的老幺,母亲和哥哥姐姐们最疼爱的人,而男主却家境贫寒,在当时人们看来门不当户不对。即便在今天,我们也强调势均力敌的爱情,婚后因双方家境差别太大最终不欢而散的人不在少数,再者说,谁愿意自己宝贝大的公主跟一个穷小子受苦。
2、相处模式
女主说:
我总是不喜欢他出去,无论是买东西,或瞧朋友。这里边的原因一方面是怕他跑的心野了,荒废了功课,他当面实为我自己怕受怕独处的寂寞。
有次男主晚上九点多回去,她就生气了,男主各种哄,哄到一两点,各种方法都用尽了,最后还是女主退让才和好。
exm? 难道非得男的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好做寸步不离的守着自己才好?
现实中,你不工作不挣钱养家,全家喝西北风?不过是出去买点东西或者找朋友坐坐就寂寞的要死要活的。嗯,可能我活的太汉子了。
一个太爱粘人,一个又需要自己的社交圈,时间久了总有一天要吵起来的。
3、男主是个心机boy
两个学生以学习为名住在一起,在旅馆明明订的两个房间,‘他那一间房简直就是做样子,充其量是个会客室’,虽然住的地方远离平时的生活圈,但还是有一起讨论文学的人,旅馆的茶房小哥,住旅馆里的人,进进出出。饮食男女是人的本能,虽然两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可这话说出去谁特么信。
在四五十年代,即便你有意识的想去冲破世俗的牢笼,可这样做未免也有些太不顾女主的声誉了,自己的朋友进进出出的前来拜访聊天,在他们眼里,女主是什么样子,况且已经有人小声的嘀咕了。你以为延续几千年的世俗观,说变就变的啊,还什么因为爱情,可拉倒吧。
其次,决定去旅行住旅馆的时候,男主‘只带了一床很薄的被同一条毯子’,大冬天的傻子都看得出来用意。
最终还要女主向自己的表妹借被子给男主做样子,以向外人表示他们没住在一起,被表妹撞见男的被子在她那里时,女主还要向自己的表妹撒谎。
我就想说你累不累,你做什么样子,都住一起了你还怕别人说不成,怕别人说干嘛要住,还要做样子还要对自己的家人说谎,敢做不敢当。
3、男主渣的一比,女主是个绿茶婊
女主已经有婚约,这男的也都结过婚了!中学刚毕业就娶过媳妇了
自己有媳妇儿还跟别的女的出去住,还整天的谈文学谈爱情谈生活?
“ 我素来是十二万分反对男子们同别一个女子发生恋爱,就把他的妻子弃之如遗……我以为这是世间再不人道没有的行为,甚至亲自做过这样的剧本……到现在我觉得那人是我的情敌,虽然我知道他们中间只有旧礼教和旧习惯的关系,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不可分离的程度,而要减少他在法律上的罪名与我们在社会上得来的不好的批评,只有把他们中间名义上的关系取消。”
这女的也是,自己还写过反对男的抛妻弃子的剧本,最后自己又跟人男的不可分离,还想取消人家妻子的法律名义减少自己被骂的几率 ???
这跟现在社会小三到处嚷嚷着,“在爱情里不被爱的那个人才是小三”的言论有什么区别?
抛弃自己的妻子跟家庭,家境贫寒还跟别的女人旅行住旅馆谈情说爱,这跟搞外遇有什么两样?
说什么爱情在我们看来是神圣的,高尚的,纯洁的,去你的狗屁爱情吧
打着爱情的旗号,冠冕堂皇的插足别人的家庭,如果放在现在,估计跟“南京小三事件”差不了多少。
说什么反对的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母亲自私狭隘,如果母亲真的同意了,怕是脊梁骨都要被人戳破了。
爱的人家境贫寒没什么,可是爱的人都有媳妇了,而且自己被软禁的时候他做了什么,书中对此一字一句都未提及,还是女主让表妹传话说让他夜里十二点墙外等她……
呵,我的傻姑娘啊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三、《隔绝之后》
“身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人们要不知道争恋爱自由,则所有的一切都不必提了。”
这是在《隔绝》那封情书里写的,所以在《隔绝之后》这篇文里,就照应了。
第二天早上就是女主出嫁的日子,在众人的劝导下,女主假装回心转意。女主母亲突然胃疼,一家人忙前忙后,夜里三点多大家才睡去,就因为母亲生病一家人在忙活让女主无法在约定的十二点逃出去,女主就服毒自杀了……
服毒后还写了一封信,让人把那男的找来
“亲爱的阿母!我去了!我和你永别了!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最景慕的人。少年抚育之恩未报,怎肯就舍你而去?但是我爱你,我也爱我的爱人,我更爱的意志自由……现在因为你的爱情叫我牺牲了我的意志自由和我所最不爱的人发生最亲密的关系,我不死怎样!……你也不要难过……”
你也不要难过,你也不要怨我,我也不怨你……
“我爱你,我也爱我的妈妈,世界上爱情都是神圣的,无论是男女之爱,母子之爱。”
试想想因为所谓的爱情六七年不回去跟六十多岁的老母亲见一面,现在有了可以亲近她老人家的机会,还是一点归志没有,果然是爱情高于一切?
我最后在向你求件事,必待你实行之后,我方能瞑目。……叫士轸来看我,咽最后一口气!
自己的闺女因为这个男的死了,死前还让这男的来看自己,自己才能瞑目。
我就只有一个问题:
求女主妈的心理阴影面积
最后,男主看女主死了,自己也服毒死了……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四、自杀是最拙劣的逃避
一道墙将两个相爱的人如牛郎织女般隔绝在银河两岸,男女之爱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空间的阻隔,因为爱情需要的是零距离的接触。
这对年轻人以生命作为爱的代价,在他们眼中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他们相亲相爱,相拥相吻,甚至突破禁区,由爱而性,这种做法在当时无异于离经叛道。全凭着一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
在那个年代,完全是惊世骇俗的,所以这也就成了那个年代争取恋爱自由的范本,成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争取意志自由的典范。
可是啊,在现在,在我看来,他们为爱情而死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沙雕的事
1、理想中的恋爱与现实总有差距
校园里的爱情故事永远都是浪漫而美妙的,但是现实世界也永远充满着无奈。故事中的男女爱情远离社会现实和喧嚣,但是他们毕竟经济还没有独立,也没有社会经验,假如不给他们任何经济来源,让他们出去住个仨俩月,追求艺术般的爱情与填饱肚子之间的矛盾,足以让他们喝一壶的了,哪还有时间考虑什么死不死的。
2、对于不负责任的人说爱,就相当于说你看那乌鸦真白
女的有婚约男的有妻子,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负责任,还谈什么神圣的爱情,对自己已有的家庭不负责,怎么就能保证以后对现任就能好好负责,即便跟自己的妻子没有感情,你不会把事情处理好在说爱别人么?
卓文君不顾一切跟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红了以后还不是想要纳妾,若不是卓文君有才气写的了《白头吟》让他想到了以前跟着他吃过的那些苦,说不定纳的妾都可以打麻将了。
3、爱你的人不会让你受委屈
不顾女主的声誉,说得好听是因为爱情迷了心窍,说难听点就是个智障。如若真的不顾一切在一起了,活在世俗的世界里,就不可避免的接触世俗的眼光,女人远比男人受到的伤害多,同样也给家人带来不可回避的伤害。
假如真的爱,就请处理好各自的事以后再来谈那所谓的神圣的爱情。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五、喝酒喝到八分醉,爱人爱到七分情
“爱情”在女主眼里高于一切,是神圣的,在与母亲的爱情和与恋人的爱情中,她努力的寻求双方的平衡,既想要爱母亲,又想要爱恋人,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在类似“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倾斜向了恋人。
在后来又在母亲的激烈反对下,迷失了自己失去理智,陷入一种“迷狂”,爱情就是她的全部她的一切她的生命……
女主的痛苦,与母亲之间的怨恨都是来自于爱情,来自于她自我解读的爱情——激烈的决绝的爱恋。
男女主人公都死了,故事在继续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无非是家人痛苦,两家之家恩怨不断。倘若两人未死,冲破一切阻碍在一起了呢,恐怕也会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娜拉出走后怎么样”类似吧。
爱,是双向的,男主只是给予了女主他们相处期间幸福而美满的爱情,却未必能负担得起女主人生的爱情,所以故事选择在爱的激烈之处做结,用死亡来留住他们对彼此的爱——那飘在云端的爱情神话。
师太说,不要说那个女孩子傻,因为你现在置身事外
可能爱情就是令人盲目而疯狂的吧
在那个时候,他们该是无计可施了,但是啊,在今天,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凭自己的努力总是有口饭吃的。虽然“物质”这个词并不是什么褒义词,但是没有这个词的爱情多半夭折在柴米油盐里。
假如差距太大,就加把劲赶上来
都说喝酒喝到八分醉,爱人爱到七分情,可谁又不是喝酒喝到吐,爱人爱到哭
师太以前的同学,为了男朋友要跳楼,结果呢男友说你跳吧,于是这个姑娘就跳了,跳了?!
最后没死成,腰部以下瘫了,到师太毕业都没有出院,男友呢,在学校又找了个女朋友,活的潇潇洒洒的。
所以说啊,遇到类似的事情别先想什么死不死的,冯沅君笔下的女主为了爱情而献身,但是他还有一个同样也可以为了她而牺牲的人。你就那么肯定你选择死亡对方就也一定会这么做?
再说了,真正爱你的遇到这样的事第一选择是为了你们的未来努力尝试而不是跟你约着去死
就像这文中的女主,不想葬在刘家的坟里(地主家),你都死了,葬哪怎么葬你管得着么。
死是最不值当的方法,是用来逃避现实最卑劣的手段
死亡很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尤其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字,可能我是个正儿八经的愤青,个人拙见,不同意也没关系,反正我也不会改
在不被家人认同的爱情里,死亡是最卑劣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