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写作经典研究写作技巧我的书单

写小说,你会不会构思故事结构?

2016-05-02  本文已影响8216人  近凡

大家好,我是久世一,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小说结构的搭建。

那么在探讨小说的结构应该如何搭建之前,我们先想来了解一下小说的定义,什么是小说?

小说呢,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这是小说的定义,那么这个定义里有一个重点,就是区分小说和其他故事形式的重点。就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那么,什么是故事?

故事,更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这个就是小说和故事的区别。你看过故事之后,印象深的是故事的情节,而看过优秀的小说后,让你印象深的应该是小说里的人物。

像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我们看过之后,会记得皇后对着魔镜问谁这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会记得森林里的七个小矮人;会记得最后王子给了公主一个吻,让公主醒来;会记得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不会记得公主是怎么样的……对不对?公主,就是公主吧——这就是故事。

而我们看过阿富汗籍作家卡勒德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之后,我们会记得阿米尔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我们会记得哈桑的善良和忠诚。我们会为阿米尔最后的自我救赎而感动。我们会记得在天空地下, 哈桑对着他的阿米尔少爷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就是小说。

所以,区别小说与其他故事形式,主要看作者有没有着重去塑造人物形象。那么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呢?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等。可是,当我们按照这些方法去写之后,我们就真的能完整的刻画小说的人物形象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等,都是塑造人物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该如何运用,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写一个人的自我救赎,通过各种各样的描写方法就能成功吗?所有的描写方法,虽然能塑造出人物形象,但是我们还需要创作出能承载这些描写方法的容器。对不对?

这个容器,就是小说的情节。

而一个又一个连着的情节所组成的,就是小说的故事,也是小说的结构。搭建小说的结构,就是安排小说的情节,然后依靠着我们所安排好情节,再进行描写、叙述、抒情,最后达到完整地创作出一篇小说。

那么之前也有朋友说了,有的作家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似乎是不需要提前想好小说的结构的。确实是这样。小说的创作方法千千万万,今天我们所分享的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你还不会写小说,如果你心里有一个故事可每次想写的时候都无从下笔,抑或者每次下笔后总不能让自己满意。那么今天这节课,就给这些小伙伴们提供了众多搭建小说结构的方法中的一种。

如果有的朋友已经学会写小说,已经能够完整地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小说的话。那么今天这节课,也给这些小伙伴们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试着看看其他搭建小说结构的方法,相信诸位也能从中获得新的观点,以增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说,以人物为中心;故事,以情节为中心。所以搭建小说的结构的时候,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不是情节,而是人物。小说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特定人物展开的。

这是一个难点!

可能写过小说的朋友会明白,当我们将主要的精力用在搭建故事、编织情结时,往往会忽略了小说人物的塑造。就是,写着写着,写跑偏了。比如,你本来想写一个好人,可是写着写着,为了情节流畅、为了让故事能够自圆其说,调整来调整去,最后写完一看:哎?这个人,看起来也没有多好呀。

因为小说并不是一次性从头到尾写完就完成的。当经过我们不断地修改之后,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对于刚开始写小说的朋友,想到一个好点子,光是讲述一个逻辑比较完整的故事,就已经很难了。可能已经没有余力再去兼顾小说的人物塑造了。

那么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你并不是没有余力兼顾小说人物的塑造,而是你在搭建结构时就错了,才导致无法完成小说人物的塑造。换句话说,你在设计小说时,没有搭建出一个能够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结构。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搭建小说的结构,如何搭建出围绕着人物来展开故事的小说结构。

小说情节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我们设计小说的结构时,最先考虑的是哪里呢?

昨天在群里,有朋友说自己无论写短篇还是长篇,总是无法写到结局。我说构思的时候,应该从结尾开始构思。另一个朋友说,有次自己从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开始构思,最后依然无法完成小说。

其实我所说的结尾,不是说一篇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而是整篇小说最后的高潮和结局。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因为最后的结局,必须是高潮所引发的!这里是重点,最后的结局必须是高潮所引发的。不能高潮过后,有出现新的元素左右结局的走向。

那么其他类型的故事,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电影、电视剧什么的——但是小说不能这样设计,不然人物形象会崩塌。为什么会崩塌,我们等下再讲。

先说一下一篇小说最后的高潮和结局,所必须符合的要求:

首先,这个高潮和结局是不可逆的。小说情节的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多次可逆或不可逆的情况。但最后的结局必须是不可逆的。我们不光不能主动去逆转这个结局,也不能留下任何可能逆转这个结局的可能性。

比如《甄嬛传》前半部分里,是华妃和甄嬛在斗,前面几次,甄嬛让华妃陷入危机之后,华妃又解决掉重新获得皇上的宠爱。这个情节就是可逆的。

而这个部分的结局,华妃最后死掉,就是不可逆的。

细细分析华妃之死,华妃开始还是觉得皇自己跟皇上还是有情分的。但当甄嬛说出了欢宜香的秘密、说出了华妃之所以生不出孩子的秘密。我们迎来了华妃这个部分的高潮,即,华妃心里一直坚持着的皇上其实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这件事,瓦解了。结局就是她撞墙自尽。

这里,皇上不爱华妃这件事,就不能有任何一点可以逆转的机会。如果甄嬛告诉华妃欢宜香的秘密,华妃也明白了皇上真的早就不爱自己了。这时皇上突然跑进来说:“其实我还是爱你的。”

这样,不光破坏了结局,破坏了整个故事,更破坏了华妃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最后的高潮所引发出的结局是可以逆转的话,那大家长久以来的争来斗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这样。

其次,这个高潮和结局必须是唯一的。不能有第二种可能性!还是《甄嬛传》华妃之死这集,甄嬛在告诉华妃欢宜香的秘密时,她早就已经通过多方查证确认此事了。比如华妃当年的小产是皇上的意思,以此来确认欢宜香里的麝香,真的是皇上故意不让华妃怀孕而加在里面的。这是前面的铺垫。如果没有这层铺垫会怎样?

甄嬛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件事吗?难道她要说,“皇上赐你的欢宜香里有麝香哦,至于为什么有,可能是皇上喜欢麝香的味道,也可能是故意让你不要怀孕的。虽然我也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不过我觉得很有可能是皇上怕你怀孕生出年家的孩子,而故意放里面的。为什么?女人的直觉啊。”

如果这样演的话,就不行啊。故事没有完啊!

所以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在构思小说最后的高潮和结局时,必须将结局的其他可能性封死

之前说了,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写作时,我们应该还听过另一种结构的分法,就是起承转合。

碰巧都是四个部分,感觉可以一一对应呢?

那就错了!

小说的高潮和结局,对应的不是起承转合里的转和合,而是起承转合里的——合!高潮和结局一起构成了——合!

那么转在哪里?

转,是高潮之前的转折点。

在刚才我们举的华妃之死这集里,甄嬛进屋后,两人一直在吵。而当甄嬛说出欢宜香的秘密,接着故事进入高潮。这个说出欢宜香的秘密这个部分,就是“转”。这个“转”,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却是整个甄嬛传前半部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有了这个转折点,一直坚信皇上还是爱自己的华妃,对皇上终于死心。一直飞扬跋扈的华妃,终于飞扬跋扈不起来了。

所以,这个转折点,不光是故事的转折点,更是人物的转折点。最后的这个转折点一旦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彼此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所以,我们搭建小说结构的时候,最先设计的是高潮和结局,其次就是与高潮连在一起的转折点。这三个部分搭建好之后,只要你不提前抖出转折点,前面的部分随你写!就算你写到天边,这篇小说也不可能写跑偏!也一定能够写到结局!从结构上看,人物也不可能塑造不成功!

所以转折点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在于前期必须要隐藏起来最后的人物真相。像皇上不爱华妃这件事,华妃不能从第一集就知道,对吧?也不能中间知道。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但就是得到最后的时候才能抖出来,不然后边就无法转折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转折点。

一个好的转折点,第一,必须让主要人物面临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比如打篮球的故事里,主人公在离队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全力以赴,然后就在最后还有两分之差时,他因为救球而摔倒导致腿部受伤。这时他的教练、队友都告诉他,要好好休息,下面的比赛就由别人替他上场吧。

可是其他候补队员的实力都很弱,上场的话,肯定无法逆转最后的两分之差。而此时他觉得伤不是很碍事,自己上场的话,还可以有逆转的机会。

这时队医告诉他,如果他勉强上场,虽然可以打完这场比赛,但是受的伤会变得更严重,以后可能永远也无法打篮球了。如果现在下场,好好养病,就算输了这场比赛,可是以后还有机会再打篮球。

那么在这个故事里,转折点就是主人公腿部受伤了。主人公面对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从一场比赛的输赢,变成了以后这辈子还能不能打篮球。

第二,这个转折点必须是在主要人物的行动中发生的。就是说,我们的主人公有一个愿望,并且他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个愿望。而高潮前的这个转折点,是出现在,他想要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的。

还是这个打篮球的故事。如果主人公不是在场上为了赢得比赛而受伤,而是坐在休息的板凳上,加油的时候被人撞伤了。

或者是他自己上洗手间的时候,地滑,摔倒了,腿断了。这时候,他告诉大家,就算他以后都不能再打篮球,他也想要和队友们一起赢得这场比赛……这个故事可以这样编吗?

当然也可以这样编,但故事就变得很不给力了。对吧?

因为主人公是在被动状态下受伤的。这个,虽然也是转折点,但作为高潮前的转折点,就很弱。弱在哪儿?

弱在缺乏代入感!

面对一个被动的主人公,读者只是一个旁观者。此时,面对主人公悲惨的命运,读者只能给出一点怜悯和同情,而不是与主人公紧紧相连的共鸣。

对,你在洗手间摔伤了还想要上场比赛,我们很感动……但也仅此而已了。如果是为了赢,在比赛中受伤的话——这时读者的注意力是没有断开的。

什么意思?

我们在高潮结局和转折点之前,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铺垫,读者总算跟我们的主人公有一种相连的感觉了。此时,主人公的心愿,就是读者的心愿。当这个心愿,在主人公放松的时候,被另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打断,比如上洗手间摔倒。打断这个心愿的同时,也打断了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共鸣。

而当我们的主人公主动完成自己的心愿时,发生了意外。所有的读者,都会等着我们的主人公做最后的决定。此时,读者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当主人公再次选择重新上场的时候,所有的读者都会跟着他一起,期待着他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是设计最后的转折点时,需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高潮结局和转折点的设计,那么接下来说一下开端和发展。

开端,是故事的起因;发展,是故事的经过。

按照时间顺序的话,是先有开端,后有发展。不过如今在创作小说,乃至其他故事形式时,很少有成熟的创作者会把故事的开端写在开头。(篇幅短小的小小说除外)

之所以不写在开头,有很多种原因。不过主要原因,是因为以开端作为故事的开头,进入情节太慢了。

这个年代的读者们的注意力都很散乱,如果我们一上来就磨磨蹭蹭讲起故事的原委,那么在开端完成之前,读者很容易就放弃我们的故事。

马年春晚有一个开心麻花的小品,叫《扶不扶》。相信大家看过的话,都印象深刻。

这个小品开始的时候,是沈腾衣着破烂、鼻青脸肿,推着自行车上来,嘴里“哎呀哎呀”的叫着。等他走到了舞台中间才开始说,刚才他追尾了一辆车什么的。

之后马丽扮演的老太太之所以摔倒之后,会误以为是沈腾撞的自己,就是因为沈腾刚刚真的撞了一辆车。所以在遇见老太太之前,追尾那辆车,这个部分,才是整个故事的开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是先演一段刚才的追尾。而是由沈腾上场,直接表演追尾的结果。先激发了观众的兴趣,等他走到舞台中间时,才由他口头讲述刚才发生的事儿。

最后他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以后再也不帮人忙了!

至此,故事的开端结束。

写小说的时候也是一样,大部分故事的开端都很无趣,基本上是真正要演绎的故事的背景介绍。这个部分一定要简短,能不写的地方就不要写,能放在后面写的就托到后面不得不写的地方再写。不要一次性交代太多的信息,让读者找不到重点而影响阅读情绪,乃至放弃阅读。

最后,我们再用这个小品,复习一下前面讲的内容吧。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小品高潮前的转折点在哪儿?

这个转折点就在交警出现!交警出现之后,沈腾将遇到一个重大的危机,于是他急中生智做出来一个让全场叫好的选择——就是躺在地上装受害者。而这个选择之后,就是整个小品中,全场掌声笑声最热烈的一句话——交警对老太太说:“您骑得也太快了!”

这句话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笑点。为什么能让全场爆笑和鼓掌?因为这句话有一个结构上的意义。

前面沈腾这个角色所受的一切误解和委屈,都是高潮前的铺垫。这一切,都在这一刻,因为交警的这一句话,而得到了宣泄!

在这一刻,这句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之前所有的情节累积出来的情绪,都在这一句话里!

这就是一个好的结构可以带给大家的效果!

好的,这就是我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谢谢大家。

(本文为讲稿,2016年2月28日,讲于微信写作群。)


全部课程已经整理成系列课程,并从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成功举办五期。

前四期售价499元,附两项作业。(点击可查看:1.学员课程总结;2.学员小说作品

第五期不再收作业,售价399元。第五期全部课程课可用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进行付款。至此,本课程到此结束,以后不再另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