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术墙大学生活我的大学

我采访了1000个90后,终于知道他们存款为0的原因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19人  大学生学术墙

最近总是能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扎心的标题:

《我,27岁,没有存款》

《我月薪两万,吃不起20块钱的盒饭》

《985毕业一年,我连治感冒的钱都没有》

文章的故事大多是诉说着90后的现状:多少人一边活得光鲜亮丽,一边又过着不如狗的生活。

但有一点很奇怪。

大多90后在奔三的路上,承受着无可厚非的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但似乎没有把它当回事。

比如不存款也心安理得,负着债也不慌不紧,炒掉老板也炒得毫不犹豫。

有很多人就看不习惯了,这代人是如何做到一边过着吃泡面的生活,一边还能心安理得地超前消费的呢?

我采访了1000个90后,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你一跳。

1

习惯了方便

哪里还习惯得了节俭

“能打车干嘛要去挤公交,能吃有机蔬菜为何要屈就外卖?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方便最重要,时间最重要。”

这是一个创业八年的90后男性朋友说到的话。听着带些任性,但又不能说没道理。

2017年,一份名为《90后消费趋势数据分析》的报告出炉,从渠道的角度分析,发现90后最喜欢“送服务到眼前”的消费方式。

那么,每次都宁愿多付些钱来图便利,一个月累积起来就是不小钱了,哪里存得住钱?

因此上一代就说了:这代人不懂勤俭的美德。

事实证明,O2O为这个时代带来巨大的便利。而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早就适应了花钱省时间的消费习惯,哪里还受的了省钱花时间的消费模式?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都在表明一样东西:人们的生活会也应当越来越便利。

任何商业模式和商业产品的出现,都是为懒人服务的,一旦消费者适应了这种东西, 结果是不可逆的。

因此,90后存不下钱不一定是任性,是我们都想在这个时代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2

什么都没有

心情不能没有

一位刚踏入大学99年的学妹曾分享说:

“吃好、穿好、玩好、住好才能精力充沛奋斗,前人都说了,会花钱才会赚钱。

一个踏入职场三年的90后白领,最近因为升职而组织了一场饭局,深度交流后她便分享了自己的职场心得:

“25岁前最不后悔的就是不省钱。省钱太扎心,什么都不能没有,但心情不能崩盘。

新时代的女性,钱赚了是要花在自己身上的,美和时尚不可舍弃,只有这样才能升职。”

一个 97年的男孩,尚未踏出校园就已经创立下自己的公司,和各种圈层的人打交道,衣着名牌就不用说了,关键家里还摆着很多中高端的私人定制保养品。

“现在大健康产业和数据都日趋成熟,一方面我可以找到行业切入点,一方面也是觉得好好保养自己的颜比追求房子车子来的实际。钱是花去了,但看着帅,多少钱都花得值。”

我最熟悉的一个90后女生,平日里也爱买名牌包包和衣服,但并不沉迷,因为在这些外物上的投资其实远不如她在知识投资和人脉升级方面花的多。

“网络课程、线下私房课、还有一些付费社交圈,才是我每月消费最大的地方。但有什么办法呢?那些地方也是我收入来源最多的地方。”

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上海心理学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曾在华东师大演讲中分享到:

“90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

“人一孤独,思考能力变强,不思考饭,不思考钱,而是过早地思考一个人生哲学 —— '活着的意义'。”

因此,对于大部分90后来说,天塌下来,心不能塌下来,万事不能影响心情。

3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

是人死了只剩下钱

记得很久之前听过一个关于中美两国老奶奶的故事:

中国老奶奶存钱存了50年,临死前终于有钱买一套房子。

美国老奶奶买了房子,临死前终于还清了100万。

这个故事的梗很讽刺,有很多人也能从中明白理财和房产的重要性,但有一群年轻人却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了这两个事件的本质:钱不值钱。

来了解一下负债一族的痛:

你想对他们说早知当初,何必如此?

可你不知道,他们有一套特立独行的经济价值观:

现在的钱不花掉,一是委屈了现在的自己,二是委屈了未来的自己。

这估计是新一代年轻人最大的思维转变。

如果对金钱没有足够的概念,“钱不值钱” 的观念当然会演变成一种极端思维,久而久之就会对钱产生一种厌恶感。

越厌恶钱,钱就会离你而去,这是不可取的。

但如果对钱有足够的概念和理财规划,“钱不值钱”倒是会为年轻人带来正确的投资方向。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师姐,她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看房子,在26岁那年就已经在郊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我的原生家庭很一般,结婚买房父母都没出钱,我是靠投资给自己出的嫁妆和首付。而我的投资就来源于我研究生毕业那年买的房子。

读研究生的时候,周末我就经常去看房子,做好规划。钱不值钱,穷就穷,必要的投资还是要有,至少婚前买的房子还能保值。”

普天之下,还真不知道哪个90后是不负债的。

只是每个人的负债是幸福的负债还是摧毁性的负债,取决于每个人的财务规划。

4

80后治不了老板

90后先来治,剩下的交给00后

前些天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个段子:

微博上也有人发了一句特别精辟的话:

不要大声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看到这个段子,我不否认那个起不来的女孩辞职是不负责任,是不懂世事艰难。

但我曾看过一个关于 “90毕业生一言不合就辞职引发关注,有人闪辞有人慢就业”的视频采访,底下的留言触及心灵:

“喜欢画饼,事实上又没料,这样的企业80后能呆下去,我们呆不下去。”

一个工作不到两年就换了五六家公司的90后说到。

辞职、不稳定是当代年轻人的常态的。

他们生在一个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有着很多抗争的天然底气。

遇见不公平的委屈的,羊性一些的会忍一阵子,难保以后会做出什么吓一跳的事情;而率性一些的,炒掉公司连招呼都不给说一声。

为什么穷?

90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心大于钱。

为什么任性?

90后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心大于钱。

5

我每个月也要还这还那的

但我不怕,能花钱就能赚钱

一位27岁从事印刷行业的90后跟我分享到:

我每个月也要还这还那的,还借给朋友钱,但我不怕,我相信能花钱就能赚钱,我一个月不工作也能赚1万多。

你看,哪怕是穷,哪怕是有问题,但他们心态不会轻易崩盘,他们相信并且确实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位刚辞职创业的90后跟我说:

“在公司干死干活换来的不过是一份退休金,我还不如用10~20年的时间达到财务自由。心是舒服的,哪怕现在吃馒头也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底,90后之所以又穷又任性,其实是更加关注内心的自然和自我成长。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某个特别的特征,不能说他们丢失了中国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反而应该说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90后若能逐步提升对金钱的认知,刻意训练自己的财商,那么就算现在的是图方便消费模式还是顺心意消费模式,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你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尽早地意识到财商这个问题,那么你能随时辞职的底气和能力只会停留在短暂的时间,未来你也会成为那种有车有房有娃不敢轻言辞职的憋屈市民。

退一万步来说,现在最大的90后尚未及30岁,无论是财商、情商、智商都还有发展空间,还需要经历更多的企业训练才能得以成熟。

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90后还有极多的机会去经历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