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电视剧娱乐圈

跟日版比,《北京女子图鉴》到底差在哪?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185人  若洛

最近《北京女子图鉴》热播,短短几集,优酷播放量已高达5亿次,豆瓣评分却从开场的8.7分一路跌到6.2。因为改编自日本高分剧集,又打着反映真实“北漂”生活的旗号,各路曾经、现在或准备去北上广深“漂”的观众明显对其抱有极大热情和不低的期待,但结果仍不免令人失望。

朋友看了两集之后用了一个词来评价——焦虑。

女主陈可的升级打怪之路看着好累,里面每一个人看着都好累。

活在当下中国,累不累?当然累!我们整天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为了高房价焦头烂额,为了孩子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

况且,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这都是无数先烈用血泪铺成的教训。

所以,作为一部把焦点对准现代都市女性、摇着现实主义大旗的剧集,收到这种评价,《北图》可以说是很写实了。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这部名为“图鉴”的剧,似乎少了点什么。

以我的理解,图鉴,顾名思义,应该展现不同领域或层次女性的不同生活。或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或是生活状态的丰富多彩,又或是生活目标生活理想的多元化。这种参差背后,体现的是价值观的多元。

而这,正是原版《东京女子图鉴》的迷人之处,也是其精髓所在。它的戏剧冲突核心,是女性身处时代洪流中,面对种种选择可能性的犹豫、迷茫,而非单纯的满足物欲。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女主绫为了过上“被别人羡慕的生活”而拼命在职场上有所建树,同时也在尝试不同生活的种种可能;有人武装到牙齿只为成为优质男的理想结婚对象;有人看破婚姻转身离婚自主创业;也有人因升职失败一言不合就下乡种树。

这种种行为背后的逻辑,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本质上讲是为了获得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东京女子图鉴》各类角色对幸福生活的思考

但是,在《北图》里,更好的生活全部归结为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其他的,则统统欠奉。

而事业成功的范畴显然远远小于生活的满足。

于是,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导致了所有人物生活方向的雷同。如陈可在被猥琐男强奸未遂之后依然仰仗他获得了小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张超——疯狂加班的拼命三郎;甚至姚梅,跟老板发生关系后,在公司当众被老板娘打得满地找牙,依然选择回来升职工作。

这给观众带来一种不良观感,你必须拼命努力、奋力向前奔跑,否则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也导致了角色形象的区别不甚分明,陈可和顾映真,和姚梅,有多大不同?观众看了一千张脸,其实只是一张脸。

而这,跟“图鉴”昭示的初衷显然相去甚远。

不能否认,北京,或是其他城市,的确存在这样一类人。但菱形镜的一面绝对不能折射生活的全部真相。

甚至早在开播之初,弹幕就有人调侃剧名应该改成《北京男子图鉴》,因为戚哥的“后宫团”阵容实在太强大了!差一个就集齐十二星座了呢!各路男主不仅在不经意间展现了生活的千姿百态,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陈可的生活,决定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女主陈可和她的十一任男友

这也是本剧为人诟病的一点。

说好的励志成长大剧,说好的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到头来还是披着华丽外衣的玛丽苏意淫,还是脱不掉所有男人都爱我的滥俗模式,女主从头到尾靠男人上位,编剧真是对女人恶意满满。

那边厢,男人也在委屈不平呢!吃一次金钱豹要写满满两页纸的攻略?梨花带雨就能毁掉合约重新签约?提拔下属看陪睡?公司早就倒闭了好吗!编剧简直在侮辱男人的智商,要给编剧寄刀片。

看《东京女子图鉴》,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女主挎着港区男,走在广场上,接受迎面而来的女人的羡慕眼神,那姿态跟挎一个LV没什么两样。此时,男人是战利品。

看《北京女子图鉴》,印象最深的是于杨带着女主出入各大交际场,女主就像于杨手腕上戴着的一块名表。此时,女人是门面。

我们与万恶的资本主义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所谓平权,路漫漫其修远兮。

虽然连张爱玲也说,女人往前奔跑,遇到的不过是男人。不过,我们还是期待更符合时代、能够引领风潮的女性角色出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