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意
“在爱与被爱的能力上,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当看到新生儿的第一眼;在陷入爱河的那一刻;朋友的倾听所带来的温暖,和帮助别人时所体会的自我实现。所有这些爱与被爱的感受构成了我们生命的意义。是的!爱是我们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一幅蓝图》: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博士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比较合适的写作教学序列,应该是先从语篇的深层运思入手,先让他“写出来”,然后再到句子的深层运思,让他“写清楚”,最后讨论段与段句句之间的连接贯通,让他“写顺畅”。
著名学者马正平教授提出:写作应注重作者心灵背景的建设。这是决定未来写作发展方向,整体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格局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有技巧的人”,而是要提升“人的技巧”。
让精致化教学来得晚一些吧。起步阶段的写作教学,应去学科知识填塞,主张活动型,参与式,游戏化;应解除“一学期八次”的固定思维,主张生活常态化,随机化;应避免对语言表达结果的刻意追求,尊重童趣、童真、童心;应杜绝成人化的审美评价标准,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欣赏他的创造力;应避免对“文章式样”的单一认识,允许他通过各种各样自己认为适合的,擅长的,非语言的方式呈现与参与写作。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小孩“一接触就爱上写,一接触就感到我可以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