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前行,不忘初衷》第一章//用正确心态看待事物,让正能量照亮
文/武芳芳

悲惨的命运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调查显示,如今自杀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自己委屈、悔恨、羞惭、激愤、烦躁等种种原因,不敢面对失去,不敢面对困难,用自杀或者别的方法来回避现实问题。因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一时想不通,觉得这样自己就解脱了。一了百了,什么都与自己无关了,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
在生活中,只要遇到什么事,就想象自己是电视剧中常被欺负被伤害的角色。想象着自己所遇到的非人的待遇或悲惨的伤害,然后把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无限放大,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自己无能为力,命运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快要室息。每每回想,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
可想象和现实是两码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悲惨的角色上,那么我们的命运当然是可悲的。我们给了自己一个悲惨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会潜移默化地去扮演。我们日常所受到一点点的挫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就会怨天尤人。然后开始诉说自己悲惨的命运。当然,也许你会说,我不是你,所以感受不到你的绝望和无奈,感受不到你所遇到的事和所受到的伤害,不能感同身受,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我知道,就算再痛,也要走出来,就算再悲惨,也要活出自我。伤痛不是沉溺在自己想象中的悲惨角色的借口,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摆脱伤痛。
澳大利亚尼克·武伊契奇( Nick Vujicic),香港译名为力克·胡哲生于1982年,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他一出生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有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一出生的时候连父母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他。他从生下来就一直被人嘲笑,生活在黑暗中,绝望中。他10岁之前三次想要自杀,可是他活下来了,21岁大学毕业就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就算没有双臂和双腿,他游泳冲浪踢足球样样全能,走遍34个国家,演讲1500余场。2005年出版励志DVD《生命更大的目标》获“澳洲年度青年”称号提名。2008年至今任国际公益组织" Life Without Limbs(没有四肢的生命)" 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贝多芬5岁时患上中耳炎,8岁就开始登台演出,11岁时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30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1796年26岁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个人的苦痛和绝望。1818-1827年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在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的情况下,贝多芬用惊人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力克·胡哲和贝多芬的一生很精彩,力克·胡哲刚出生到10岁的时候也有过阴暗面。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常常也遭到父亲的打骂。可是他们没有一直把自己定位成悲惨的角色,他们选择勇敢地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努力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幸福的他。力可说:“在悲伤的另一边,有一条不同的出路。会让你更坚强、更坚定,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不要一味地把自己定位于悲惨角色,我们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而不是怨天尤人,要让自己从悲惨的角色中走出来,正面面对问题,想着要怎样去解决。我们不要整天地埋怨不公平什么的,不要只看见我们没有的,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在别人眼中,我们拥有的可能是他人所羡慕的。
不要随便就给自己定位某些角色,我们用悲惨的心态去想这个世界,不想着改变,那么生活就不会有改变。生活中的挫折,烦恼是在所难免的,可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逃避现实,遇到困难总想着,为什么自己的命运如此不堪,为什么所有人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自己总遇到不好的事,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总是怀着这种的心态的人只能永远生活在阴影下,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只有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让自己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