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女子被父亲3次烧毁录取通知书,40岁考上大学?

2021-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大怪

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属常规操作。

二十年前,也就是千禧年之后,我大堂姐拿着通知书去学校报到,去学校几天之后,因为大伯一直没有缴学费而面临着退学。

退学后,大堂姐去了武汉打工,这个被迫的选择改变了她一生的人生轨迹。

孩子们因为家里不支持,而无法继续读书,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儿。我大伯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迟早要出嫁,所以也就不愿意多花钱在女儿身上。

在我们村子里,有些家里甚至让姐姐们出来打工,供弟弟读书,给弟弟们买房子,这种闹剧数不胜数。没有谁为了谁而活着,身为女儿身,并不是她们的错。

二十年后,每每触及起这件往事,大伯都非常懊悔当初的决定,因为他和女儿的关系在这二十年里一直不曾缓和过。

大伯也算是旧社会思想的被害者,因为爷爷从小就是这么教育,言传身教,他也被影响了。

尽管他在兄弟四人之中读书最多,却并没有成为混的最好的一个。爷爷一共生四个孩子,除了大伯读过初中之外,剩下的三个孩子都只读过小学。

二伯和小伯伯都不喜欢读书,小学三年级没有读完就辍学了。

我爸和大伯都热爱读书,可是爷爷也没有多余的钱供应两个孩子一起读,就决定让其中一个孩子回家帮着做农活。大伯的成绩一直不如我爸,最后爷爷却让大伯继续读,让我爸爸回来做农活。

爷爷的理由是,“长子为先”,其实我爸每每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总有些意难平。

据后来我爸说,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是8毛钱,但就这八毛钱,我爷爷也不愿意出,家里确实穷的揭不开锅,四个小孩等饭吃。

如果按照成绩,应该优先给爸爸读书。

爷爷却选择送大伯读书,那时候爸爸刚考到镇中学,大伯已经在读初二,再读一年就毕业了,而我爸还要读三年。

儿子们少读一年,少花钱,可能也有这种原因。

我爸大概是觉得如果多读一些书,如果有学历,自己肯定比现在混得好。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我们家里不管多么贫穷,我爸也要拼死送我们哥俩读书,如今我们家出了俩个大学生,别提我爸有多高兴。

大堂姐如今37岁,初中文凭,只生了一个女儿,拼了命的送她女儿读书,小外甥女学习不认真,他妈经常棍棒教育。她对读书有一种执念,可能是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而寄托在她女儿身上。

当年初中读完,她可以读县城的中学,分数还多了十几分。但是,大伯因为家里太穷不愿意让她读书,最后只能在武汉当一个营业员。这上半辈子大堂姐她过得比较辛苦,一直在零零碎碎的打散工。

丈夫不争气,还出手家暴她。

18岁的时候,她因为怀孕嫁给土著的武汉公子哥,小学还没有毕业,经常各种吵架和打架,一度闹到离婚的地步,却因为女儿而不得不妥协。

大堂哥也就堂姐的亲弟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当初中考差十几分,大伯花一万块钱给他买指标进了大堂姐当初考进的学校。

高考,大堂哥却只考了一个专科,毕业工作后大堂哥专升本,提升了自己的学历,这些年,他来一直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你大伯还是太偏心,做他的女儿一辈子没有讨到好。”这是我长大后,来武汉大堂姐跟我讲的心底话。

堂姐结婚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也没有给什么嫁妆,在姐夫哥眼里,就是我堂姐高攀了他们俩。但是,我大堂姐也很傲气,不愿意向他们一家人低头。

这些年大伯生意越做越好,大堂哥在大伯的支持下在武汉买了两套房,生活确实越过越好。

但是,我堂姐却一直过得不幸福,曾经一度闹到离婚的地步。

这些年,每次去大伯吃饭,女儿大堂姐是不是总是要旧事重提,感觉大伯的当初的决定,是她一辈子过去的坎儿。

对比我二堂姐,可能大伯就能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有多么错误。

我二伯虽然读书少,但是对女儿却是非常好的,二堂姐与大姐堂姐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当初二堂姐中考离重点高中查了十分不到,二伯花了一万块钱给二堂姐买进去了。三年之后的高考,她考进了南京医药大学,然后顺利在本校保研,如今在南京一家药企工作,福利待遇都非常好。

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男生,育有一子,婚姻也比较完美,我的两位姐姐的人生轨迹简直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