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说春联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临近春节,校园的书法家们又开始忙着为社区居民写春联、送春联。“龙吟春正好,燕语日初长”“龙跃神州千里锦,春回大地万象新” “梅雪三春飞雏燕,炎黄一脉是神龙”……看书法家们现场泼墨挥毫,不免让我肃然起敬,同时也勾起我有关父亲说春联的记忆。
记得小学五年级那年除夕,父亲写完春联让我们姐弟猜一则谜语,“姊妹两,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放红光,年年报吉祥。”我们谁也没猜出来,最后父亲笑着揭开谜底:“春联。”可不是春联嘛,上联下联一样宽长,红纸黑字内容不一样,过年家家贴在门上就是图个吉祥。
那天,父亲不但出了春联的谜语,还讲了一个与春联有关的故事:说有一年除夕,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并张贴于自己的门上。不料其春联张贴出来没有多久就被偷了。王羲之又不耐烦地重新写了一幅,意料之中的是,没过多久这副新写的春联又被偷走了。于是王羲之灵机一动,重新写了一副春联,这副春联的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没过多久,小偷又来了,当他们看到这样的内容之后犹豫了,如此不吉利的春联,偷回去也不得好报,于是他们就没有偷走这副春联,而王羲之则睡了一个安稳觉。
大年初一的时候,村民们路过王羲之的家,看到他门口张贴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春联时都纷纷指点,议论纷纷。而王羲之却并不当回事,而是拿起手中的笔,在原来的春联下边空白处补上完整的内容:“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邻居们看到后纷纷鼓掌赞叹王羲之的才华和才智。
自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是村里写春联的行家。那些装
在肚子里的“墨水”全都变成春联,拿起毛笔在大红纸上一挥,就会很流畅地“淌出来”—— “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福满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有的下联为“春回大地”;也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打三江”之类经商的春联,这是为做小生意人家写的;更多的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等毛泽东主席的诗句。
留在少儿时代的记忆中,春联写好后,父亲让我们去贴春联。父亲告诫我们不要贴错了,以仄声为结尾的是上联,以平声为结尾的是下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先右后左是贴春联的顺序。最短的叫横批,贴在顶端中间的位置。父亲叮嘱要贴牢点,这样对联可以保持一整年。
大年初一,父亲还借助拜年之际,让我认春联,发现好的还要抄下来,天气寒冷,手冻得僵硬也要抄,从庄头到庄尾。初二初三,带着我到街上看春联、抄春联,因为街上人的文化水准比较高。一边读,一边还评议春联的文字和书法水平,户户不漏,差的也指出不足之处。父亲喜欢说,看春联,主要看形体、结构、看笔势、看来历。有一次一副春联让父亲特别欣赏,驻足很久,吩咐我一定要抄下来:“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横批“逍遥人家”。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跃然纸上,反映出这家人悠然自得的心态和对此种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在当时是多么的新鲜别致。
马上到了贴春联的时间了,那么父亲现在哪里,父亲肯定在天堂!天堂里也贴春联吗?谁家的春联文字水平高,谁家春联书法水平高,谁家的春联需要抄下来,父亲你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