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听樊登读书之《非暴力沟通》两三感悟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glueck1806
好书推荐《非暴力沟通》

    初听书名,让人想到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我们处在一个和平、文明、法治的年代,阳光正暖,花儿盛开,暴力应该离我们很远了吧?!可暴力仅是指战争、打架、破口大骂吗?其实不然,生活中还充斥有另一种暴力——语言。如果说以前我们理解的暴力伤害是指肉体,那么语言暴力带给人的更多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内容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受众的痛苦。

读书大纲

    语言暴力无处不在。最近小儿多次向我提要求买水彩笔或者黏土,我发现他的水彩笔和黏土都还很多,不过是有些颜色的用完了,但多数还是全的,就一直没给他买。他看祈求的方式不奏效,最近换了种方式跟我“谈判”,“妈妈,你要是再不给我买的话,我今晚就不拉小提琴了。”“妈妈,你要是不给我买的话,你就不再是我的好妈妈了。”……我很惊讶,这么个小孩居然也会“威胁”人了。人说,孩子身上其实投射的都是自己的影子。我反观自己,是不是我经常在不经意间有对孩子用“威胁”的语言呢?的确有时候,他不好好吃饭,我就会简单粗暴地说,你表现不好,我就不喜欢你啦,你不是乖孩子啦,或者说你的水彩笔没收啦等等,我也经常用“贴标签”或者“威胁”的方式在和孩子沟通。书中讲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其实,对于不好好吃饭,我应该立足吃饭本身,跟孩子进行沟通。你看,爸爸妈妈和你同时开始吃饭的,我们都吃完了,你却还没吃完(讲事实);听说你在幼儿园里吃饭总是吃得又快又干净,总是拿第一名,妈妈听了真高兴啊,因为小孩子吃饭好才会有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得又高又壮又聪明(讲感受);现在是6点钟,你现在吃完饭的话,还有点时间可以出去玩;如果现在不吃饭,等你玩回来后,奶奶就会把饭菜都收了,我们家又没有准备零食,到时你就只能饿肚子了(分析利弊);妈妈陪着你,赶紧把饭吃了吧(讲请求)。这样说,孩子基本就会配合我好好把饭吃了。

      成人大多将隐藏情绪作为成熟的境界,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虽然出于为了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初衷,却往往由于忽略孩子的感受,而使得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我记得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打针和打吊针,开始时候总是边大喊疼边躲在妈妈身后哭,我妈总是说,不疼的不疼的,我们敏敏是大力士,打针是不怕的,然后把我的小身板拉出来让护士给打上。我那时总是纳闷,真的很疼啊,为什么连疼都不能喊?后来我就按照爸妈的意思不喊疼了,哪怕屁股上被打成了一个个硬块,手臂上被打出一个个淤青,也坚决不喊疼,因为在妈妈看来,我喊疼就是胆小怯懦的表现,而不喊就是具备了坚强的品格,而且妈妈也经常自诩“我女儿两三岁岁时去打针就从不哭”。

    我们从小被忽略太多的感受。当一个孩子不肯将心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父母会命令道,你是哥哥(或姐姐)呀,把玩具给弟弟妹妹玩会;当委屈哭泣时,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

    其实,上述例子都是一种语言暴力。现在成人后看来,我在遇到一些人情时,总不善于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或愿望,选择隐藏和逃避,都是和原生家庭父母的语言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情绪是要被照佛的,一个人如果从小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要么变成性格内向、不轻易打开心扉,要么暴怒怼别人。最近北大学子杀母案就是一个例子。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准确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觉得你理解他,才会和你建立信赖感和亲近感。

      书中讲到,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生气的人时,哪怕你已经知道了他生气的原因,也最好描述出他生气的原因,全身心地倾听。相信对方的怒气就会消失了一半,因为他感觉到你能够理解他的感受。

    刻意练习书中讲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事实、感受、需要和请求帮助,最好还有表达感激。刻意练习,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甜言与我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每个剑拔弩张的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用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值得用一生去练习好好说话,让我们身边的人远离我们的言语暴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