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美文连载风华岁月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0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46人  室静兰香a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0

              --当年那些事(二十)

      交通落后,上街奔城,不是小船伊乃,(注1)就是一根扁担,两条腿。肩不离担,手不离锹。

      上下几千载,风雨多少年?日日如此,年年依旧。老百姓过日子,尚未完全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种田为主,各业跟上。

      以草为业,粗放形的,将草弄熟锤软,一家几口,不用灯,不用火,就靠一双手,不停地动,谓之搓绳。绳有粗细,细的手搓,粗的先制作成股,三股一并,谓之三股绳。五天一聚,赶节头子,逢到有需求的买主,也就换得个洋油洋火钱。

      细活非打草鞋、蒲鞋、毛窝子莫属。

      我队的王大妈属高手。她从事此行当多年,且得其母真传。王大妈本姓孙,嫁到王家,随夫而名,就叫王孙氏,后来不管男女老少都叫她王大妈。

      王大妈出身苦,除了农活,就算毛窝子、草鞋打得好。每年秋季,管草下来,王大妈就开始紧张地备料。不是所有的草都能编毛窝子、蒲鞋的,一定要糯稻草,不遭天,筋骨好的才行。农村称这种草为管草,齐头子,铺在地上,洒适量的水,用石滚辗压,直到秸瘪草扁,吹干后,一捆捆地收起,随时可用。

        筹备麻线、布条子,倒是大费周折。一是物少,麻要钱买。

      后来,发现田里长的一种草,大团叶子,杆子粗长,一人多高。立秋后,杆皮成色渐老,将其连根拔起,去叶成捆,放于水中沤个十朝八日。取出时,皮与杆已自动分离。将皮晒干收好,可当麻用。杆子烧锅。

        至于碎布条子,王大妈逐戸登门求要,一般人家多余的,没用的布条等,都肯给她。给得多的,王大妈心中有数,冬天来时,以毛窝子相送。

      当然,只要有一点点用的布条子,人家是舍不得的。要用来糊骨子,纳鞋底。

      说到蒲,倒不是稀罕之物,通榆河边上就有大片的昌蒲,另外还有个几亩田大的方塘,水不深,捞起裤脚子,就可以下去割。不过,里面蛇多,胆小的不敢去,王大妈不怕。遇到蛇旁边挑挑,大捆小捆的蒲往家背。

      家前屋后塞得满满的。脚头子踢不进去。王大妈开心。今年有指望,但愿天冷,集上卖个好价钱。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0

                        草鞋

      草鞋不值钱。一角钱买一双捞一双。打草鞋不难。可栽耳子有讲究,草鞋上的耳子,就好象皮鞋带子,栽得不好,位置不对。不仅不跟脚,走路还不利爽。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0

                    茅窝子

王大妈打草鞋,就有这个本事,脚大脚小,穿了养脚。价线不贵,买的人多。不过穿草鞋的都是乡里人,乡里人腰里没铜,摸不出几个钱,卖草鞋只能算是带载(注2)。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0

                      蒲鞋

      三九连四九,神仙难下手。大河冻,小河封。西北风一吼,剌人肌骨。昏沉沉的天,大雪来时之前兆,树上的鸟儿也不见了踪影,水冷草枯,没一丝生气。

      每至此时,家家翻出瓷盆,做火笼子。下面垫上木屑、大糠,甚至棉花碗子。上面取灶堂余烬,烘手、烘脚。孩子们见状,连忙跑到草堆旁,尽找黄豆杆子,棒头杆子,以求残剩在上面的黄豆、棒头粒子等。找得越多越开心。

      回得家来,断两根粗些的柴当筷子,在火笼子里炸花花,一边炸一边吃,又香又甜。吃得兴起,还塞一个到大人嘴里。也算是一种天伦之乐吧。火笼子定时勤翻,不会熄。晚上上床,可用来烘被窝取暖。

      王大妈没这个闲功夫。麻雀子望秋天。

      一大早,王大妈前背后驮,一大撸子毛窝子、蒲鞋、草鞋,压得王大妈喘不过气来。赶集的路上,只见一大摞毛窝子缓缓向前移动,不见王大妈孱弱瘦小的身躯。

      若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孩子,又有几人能吃得了这个苦?受得了这份罪?

      王大妈打的毛窝子方圆几十里,穿过的人都知道,一是跟脚,二是暖和,三是结实,四是不克脚,口压得好,妥帖。所以买的人多,有好价钱。

      天寒地冻,城里人也喜欢王大妈的底掺麻,口缝布,芦花密实的毛窝子。有人一买就是几双,说出汗了,晒晒换着穿。城里人就是奢侈,会享受。

      蒲鞋也不错,质地软而不松,轻而不散。不一会儿功夫,卖得光光。

        王大妈高兴,生平第一次买了一角钱水果糖带给儿子。

      更令他兴奋的是,居然有人订她的毛窝子,还要先给定金,王大妈吓得直朝后缩。

      没东西给人家,收人家钱,平生没听说过。

未完待续

注1:伊乃,摇船样子。

注2:带载,附带的意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