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既然阶层如此牢固,我们又为何要读书?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飞5
读书的意义何在……

                    以下是正文

                            ↓

一直以来都坚定的认为考试与读书不同,考试是被动的功利行为,而读书是自主寻找内心疑惑的过程,功利的考试让人压力难受,而为解惑而主动的读书则能给人以释然的幸福感。用当下流行的话说,一个是活在别人眼里,而另一个是按着自己的性子活。

读书与考试不同,这一观念早在古代就曾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议,其中数朱熹与王阳明两派的声音最大。朱熹主张通过考试测试学习者的能力,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因而朱熹门下的众多弟子大都是为科举考试而读书。

与朱熹功利性的读书相比,王阳明则截然不同。就如他儿时所说,“我读书不是为取考状元,而是为了成为像孔子、孟子那样的圣人。”由此可见,王阳明主张的读书是为解决个人内心的疑问,让个体更加通透。正是因为有这一观念所以王阳明年少时读书都极为自由,从不因考试而强逼自己读一本不喜欢的书。

如今是终身学习的时代,考试与读书两者不同这一观念也普遍为大家认可。回想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自中学,那会儿正是韩寒与郭敬明的天下,二人的青春小说弥漫整个校园。

因为韩寒当时颇为社会争议,于是带着好奇读了他的《三重门》。虽然这本书在当时乃至如今文学性都不强,但是小说中关于应试教育种种弊端的揭露却深深的影响到我,后来更成为我反感考试的最大理论依据。

考试有用吗?因为对应试教育产生怀疑,所以学习态度也越发消极,开始不用功,到后期只能勉强凑合应付考试。

现在想来,那时觉得考试痛苦,多半是青春期的叛逆撞上了束缚个人学习方向的考核制度。直至如今,考试的形式也未改变,还是被动的学别人规定你要掌握的内容,然后被考核,但它唯一的好处是效用能在短期内见到。

同样,那时除了考试也偷读闲书,被搜缴的小说可以填满好几个抽屉,但直今好多情节依然能记起。有些书当时读不懂,后来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逐渐体悟到。

常说成绩好的人不一定真正有学问,这句话有它的道理。成绩好的人可能只谙于考试套路,却并不一定真正把知识思考掌握透彻。毕竟试卷中一道题背后往往藏有诸多知识点,而由于考试的时效性考生无法快速把所有涉及的知识无限延展下去,提出有主见的新思考。这样对应试者而言,知识只是机械的临时记忆,因而测试结束后,迅速遗忘也就情有可原。

要真正掌握一些知识,还得不带功利的读书,这就要求读书人抛开杂念将书中疑问一步步追寻下去,直至找到答案。因此读书人得有一颗坚定的内心,不畏尘世污染,不跟风,并长久坚持下去才可能取得点滴成效。

如果将考试比作快消品,那么读书则是艺术品。快消品能决定一时,却最终无法决定你的一世。

应试考试之所以功利性强,这也与它诞生之初的本质有极大关系。考试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起到打破社会阶层的作用,所以要进阶还得靠读书。

最近,看凤凰新闻上一篇报道,深刻的揭露在阶层日趋固化的当下,靠读书打破社会阶层会越来越难。所以文中出现一句丧气话,大意是:读书只可能是改变阶层的途径之一,无法彻底保证你未来能达到某种高度。

作者还就结合当下博士、硕士与富二代、官二代进入社会之后的资源为例,现实而深刻的揭露出这一问题,让更多读书人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在知晓残酷现实的情况下,还能够安心读书之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王阳明解惑修心似的读书。

阶层如此残酷,往往别人的起点才是你的终点,又为何要读书。我们看到万层高楼,知道高楼起于垒土,打破阶层这事也不是简单的一代人就能轻松完成,往往需要几代人奋斗。

把社会比作永动机,阶层不会彻底固化。只要奋斗每个家族都可能进入高层。我们中的每个人,虽然出生时代不同,所处阶层不同,但仿佛都是家族机器的螺丝钉,只有不停运转,才能保持现状,获得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的进阶机会,所以即便我们最后无法见证机器产出零件的那一刻,也还要努力。

光辉可能不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但我们也要做好家族垫脚石,将一丝光亮留给后人。这可能也是一种奋斗的意义。

                        ――over――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