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王小波作品中发人深省的十句话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雅兮

      结束了连续半个月寒风苦雨的阴冷天,终于迎来阳光灼灼的日子,顷刻间便炎热了起来。昨天还在穿羽绒服,今天就只需要穿短袖,广东的春天气温变化也是如此陡峭。闲暇的时间继续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即使你对作者一无所知,我想你也会深深的被他的文字和深邃独特的思索而迷住。很喜欢他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认知和解读,现摘录其作品中的一些句子以警醒自我。

01 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

    曾以为世间一切皆与金钱有关,读了王小波这句话,终觉自己的粗鄙浅陋。凡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皆来自于思索。苏格拉底的哲思、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包括现世的支付宝、共享单车、互联网、高铁等无一例外都是智慧的人思索和创造的结果。金钱只是思索产生的结果之一。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之所以这么有名,我才其原因之一大概是展现出了人类的一种思索之美。

02 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的胸襟之高远,使我终生佩服。

    王小波笔下的这位老师的胸襟及气度也让我由衷敬佩,我们往往执着的追求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却忽视了知识的本真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和思索的结果。“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不失初心,方得始终。

03 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

    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但也需要创新和新的创造,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只能走进死胡同。活着的意义之一就在于用头脑里的智慧给人希望。

04 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比起积极的投身于战斗和奋斗的热情当中,在此之前做到明辨是非最重要。王小波在文章中很喜欢列举了萧伯纳的作品《巴巴拉少校》的例子:安德谢夫先生见到了平时很少见的儿子斯泰芬,就想要考量一下儿子问他能干点什么。儿子回答干什么都不行,自己的特长在于明辨是非。这位老先生把儿子狠狠的损了一顿,说道:“你说的那件事,其实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明辨是非虽难以做到,但是它决定着我们行为的指向,指向高尚或卑鄙,指向光明或黑暗。

05 我想,假如这位万事通先生知道这一切,也不会对同性恋作出轻浮、赶时髦这样的价值判断,除非他对自己说出的话是对是错也不关心。

(王小波在此处列举了自己做社会学研究时有关同性恋的例子,一位万事通先生在澡堂里发表宏论“同性恋那是外国的高级玩意儿,我们这里有些人就会赶时髦......这艾滋病也不是谁想得就配得的!”言辞激烈满是鄙夷,而此时他的一位调查对象就在一边坐着,告诉这位学者他的同性恋倾向是与生俱来的,既不是想赶时髦,也不是想得艾滋病,生为一个同性恋者是世间最沉重的事。)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如今的网络喷子,不明就里的大肆在网络上中伤攻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肆意的指手画脚。早前韩国女星崔雪莉罹患抑郁症在最美的年纪里自杀身亡。至于她为何自杀,难以定论。但无法掩盖的是她曾深遭网络语言暴力的事实。在身前的节目当中,她曾恳求“都是很善良又可爱的朋友,感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也更加了解我一些,观众朋友们也请疼爱我一些吧,记者们请疼爱我一些吧。”但她依然没能阻止迎面汹涌而来的言语暴力和抨击。有句话说得很好,“你没有走过别人的路,没有吃过别人的苦,就不要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生而为人,请善良。”正如王小波所说,无论哪个领域,“你也需要先明白事实才能下结论。”

06 不管你学物理也好,学数学也罢,都得想破了脑袋,才能得到一点成绩;假设有一个领域,你在其中想都不用想就能得到大批的成绩,那倒是很开心的事。不过,假如我有了这样的感觉,一定要先去看看心理医生。

    求学时期,我们深知唯有勤奋刻苦、上下求索才能收获学识,既是这样去想,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有的人一进入社会,就不自觉的会产生一些旁门左道的想法,企图有捷径可走,妄想不劳而获,又或者是希望自己的一点点投入就能换来丰厚的回报。不排除也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但终究只是极小极小的概率事件,正如王小波所说,当你有上天主动掉馅饼在自己口袋里的这种感觉时,先去看看心理医生。不然,还是把脑袋想破了好。

07 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的一个漫长的时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

  经济社会里,很多人不管做点什么,首先想到的总是做了这事对我有没有什么好处,包括读书这一项也是如此。因此类似《年入百万的秘密》、《教你搞好人际关系》、《如何成为职场大佬》的有关成功学和技巧型的书特别畅销,诚然这些书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好处,但非此类书不读便又是太极端了。这让我想到古代哲学家庄子和他的好友惠子的一件事,惠子将魏王送给他的大葫芦种子种下,结果结出了硕大的葫芦,但惠子却因此犯难:用它盛水,却因为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当瓢,又大又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不是嫌它不大,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惠子回应说:“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说它无用,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知识,终究浅薄了些。为此社会上曾经一度还掀起过“读书有用论”和“读书无用论”的激烈争执,虽最终结果难以知晓,但卓越的人从未停止过学习。

08 我靠写作为生,有人对我说:“像你这样写是不行的啊,你没有生活!”我虽然长相一般,加上烟抽得多,觉睡得少,脸色也不大好看。但若说我已是个死尸,总觉得有点言过其实,人还没死,怎么就没生活了呢?什么样的生活叫做“有”,什么样的生活叫做“无”。

  你是否也曾如此定义别人或者被别人定义“没有生活”呢?每个人的内心都对“生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如你询问一个日夜忙碌于工作的人这样的生活值不值得,或许他会回答你“我这不是生活,而是生存。”显而易见,你所认知的生活别人只是觉得那是仅是生存而已,完全和生活搭不上边。思想差异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不要轻易的定义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因为被别人的定义绑架而苦恼。曾经认识一位女孩子,不爱化妆、不爱打扮、不爱健身、不爱旅游,当然也更不会进出美容院,唯独喜欢花大把大把时间看书。有一位大姐为此很不解,就问那个女孩说:“你这一天天的,也不买件衣服,也不去做做脸,也不蹦蹦极什么的,这哪像年轻人的生活啊?这就跟老太太生活似的”。我觉得她这样的表述甚是不恰当,老太太当中着装精致、游山玩水的大有人在,而年轻人有自己的喜欢和爱好没什么不好,不随大流而已,哪能称得上“没有生活”呢,借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看似平淡的生活,但也不能说“无”。爱自己,从拒绝别人的定义开始。而爱人,则从不定义别人开始。

09 忍受地狱毒火的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忙碌的现实生活中,闲暇的时光很难得,但很多人一旦闲下来又会觉得特别无聊。这是让人很矛盾的地方,觉得闲了时就立马给自己找点事做。像苏轼那样夜游承天寺,与友赏月饮酒吟诗写文,高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王小波看来虚无与空虚比烈火煎熬还要可怕。可能有些人不认同这种想法,觉得被烈火灼烧那是多么惨痛的事情,我只能说这两种痛苦一种来源于肉体且是不是真的存在地狱难以定论,一种来源于精神且真实存在。

10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了一件事,逐渐地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

    做成一件事会让我们收获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就感,但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要太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往往会让人急火攻心,乱了分寸和阵脚,拔苗助长就是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也是一个沉痛的例子。只有当逐渐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之后,我们才会收获伴随终生的笃定和自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