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6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Aprilday_15ac
圣人的心犹如明镜,任何事物都能映照,所以圣人能心定遇事顺应事物的变化做出恰当的处理。现在的人们希望自己能够像圣人一样,能够泰然地处理各项事务,却只把注意力放在处理事物上,就犹如用昏暗的镜子来映照事物。昏暗的镜子是映照不出清晰的事物的,要想能够心定而随物动,遇事都能像圣人一样处理得恰到好处,要先学会擦拭自己的心这一面镜子。先知理,定心性才是当务之急,单纯的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只是舍本逐末。追求心如明镜就是追求“天理”,追求“道”,需要懂得向内寻求,明白自己的心体。如果养好了心体,真的有一个未发在心中,一旦有发,自然符合于中节之和,自然没有什么不能干的。如果没有这种心体,哪怕是预先研究过世上许多名物度数,那也与自己的修养无关,只是临时装点一下,自然也不能实行。心体的修养在于日积月累,人的私欲犹如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就又多一层,而“道”是无穷无尽的,需要人们自己去探索,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发现“道”的精深,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让自己愈加精粹纯洁,慢慢到达“上达”。“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是如此否?”先生曰:“亦是。”“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心,遇事自会有自己的解决方式,以不变的本心顺应事物的万变,其他就不必过多的思虑,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未发生,过多的思虑只是放纵了心性,增加了人的私欲。只要守住了本心,那么外在万物的变化都是顺应着“天理”在进行,无论它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发生的当下我们都能顺心着本心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事物还未发生时,闲杂的思虑是因为本心被私欲所干扰,闲杂的思虑毕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出来的。究其根本,是教人们守住本心,克己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