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自己学习的一些思考
8周
这几天,自己的状态一直不好,没有很好地进入状态,生活很不规律,学习效率低下,而且感觉非常的压抑与苦闷,今天突发灵感,同时007写作,想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思考,下面就是自己的问题的分析与反馈。
第一是调整自己的睡眠周期。过去的时候,自己总是白天起的很晚,然后晚上睡得很晚,然后经常睡前玩手机,有时候要玩到12点左右才可以睡觉,甚至有时候太兴奋可能要玩到1点多,而忘记了睡觉,导致第二天起不来,说实话这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没有太自律,一时的兴奋,必定会有一时的萎靡,今后为了养成更好的自律习惯,要从睡眠抓起,11点左右睡觉,6点半的闹钟,尽量7点起床,最迟不能超过8点,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周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尽量稍微补个觉,这样的一天会让自己体力和精力更加充沛。
第二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以为把时间放在一门课上面,肯定能够把这一门课做的很好,其实我错了,真正优秀的学生一般是每一门课都很优秀或者很良好,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学习习惯上面,而真正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往往是随性而为,心情好了突然想学一门课,心情不好就干脆不学了,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学习,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即使用了很多时间精力,还不如别人一门课学的好。要知道一份试卷,如果你的能力达不到,即使给你数十倍的时间你也可能不能达到满分,而你要做的是多花点时间,提高能力,查缺补漏,多练习,多体会,多理解,多思考,多反思,多践行。而对自己而言,花费所有时间在一门课是上面,倒不如有几门课来回的切换,让自己一些大脑管理思维部位有一些休息的时间,例如数学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英语安排一定时间学习,专业课安排一定时间学习,太累了就跑跑步,冥想一下,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然后随着日子推进,按部就班的进入状态,这样左右思维交叉换会让自己学习更加轻松,效率更高。慢慢来,所以学习还是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与思,毁于随。所以说真正的做法就是相信每天的积累,持之以恒的沉稳下来就好,永远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再不行就每天练习一点点,每天用一点点,在练习中成长,在练习中进步,而不是所谓理论熟记,死读书。所以我还是相信三个小时刻意练习,少看手机,少玩电脑,尽量做到三个小时尽量不切换任务,然后慢慢地进步,做到专注,要知道一个人做到了专注,可能效率就提高了80%,结果也就自然而然了,即使最后的结果没有达到期望,自己也便无怨无悔。
第三就是关于目标的设定。回想自己的一个真正学会到一个东西的过程,首先是表面概念的理解,其次是对于内在联系的把握(或者对公式的掌握),最后就是对于知识的刻意练习灵活运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基础。就是这一个过程,所以自己要明确知道了到了那一阶段,然后在那一阶段采取适合自己的策略学习。例如把书看一遍,目标尽量理解清楚一切概念,然后试着给自己提问问题,自己回答,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读书活起来,有了来回的互动,而不是硬啃书,或者硬着头皮读书,不要以为提问问题可能你会感觉浪费时间,这是主动阅读,当你尝试去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读书的乐趣,而且非常的轻松的进入状态,反而非常容易很快的把书看完,把不会的读完,否则一心想着今天必须读多少书,明天必须读多少书,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为了任务而任务的结果,而忽略了自己是否理解或者搞清其中的内在联系,最后的书是读完了,但是自己却收效甚微。然后对于需要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的知识唯一的收获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练习,多做题,刚开始可以把例题读懂,把答案搞明白,自己试着写一点,掌握和理解;后面做题的时候就强迫自己去思考,做题,可能你会感觉非常难,但是要知道当你做完的时候回头看非常的简单。这个世界的道理就是这样,越是想要简单轻松,最后的结果反而是非常复杂,吃力。越是前期慢慢的搞清内在关系,通过练习掌握好基础,后面的内容将非常的容易;越是想要索取,就首先就要进行奉献;越是别人理解你,越是要好好的去理解他人;越是想要别人帮助你,越是需要你多去帮助他人;越是想要他人陪伴,越是要去多多去陪伴他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自己的人生境界肯定会随着自己的践行,些许会多了些意外,多了些惊喜。
2020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而对于007写作,虽然自己一直都在践行,前期明显感觉出来自己没有用心,没有静下心来去品味自己的生活,品味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希望今天的思考会让自己读懂更多,收获更多。伴随着践行,学习能力要提高,生活能力更需要提升,人生境界更需要一点点的积累,二十多岁的青春,值得自己去试错,去践行,期待下一次的写作,会让自己收获更多。这就是我今天的思考,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也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