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技术-管理技术团队管理好好工作

技术管理中的“失控”

2018-09-23  本文已影响231人  thinkry

在日常工作中,下属经常会建小群讨论工作,大家默契的不邀请上级进群。做为上级的你会不会觉得被排除在外,有种失去对团队掌控的感觉?

下属这种做法的动机是什么?换位思考下,我在推进工作时,如非必要,我也不会把老板拉到群里来,有以下几点考虑:

  1. 不给上级带来不必要的信息负载。我能搞定的事情告诉上级结果就行了,如果让上级了解过程细节,对他来说更多是种无效信息,浪费他的时间。

  2. 在我建立的工作推进群里,如果上级频频发表意见,或者否定我的决定,会影响我的威信。如果上级有管理意识,会单独找我沟通,但谁知道上级是不是有这个管理意识呢?

  3. 有些人会觉得,上级在群里潜伏,从日常群沟通能知道我的不足,没法“距离产生美”。

于是建小群的现象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你做为上级,可能会有种失控感:你不知道下属是怎么沟通的,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忽略了某些坑,也无法从群沟通里观察下属。当下属花费不少时间还搞不定而向你求助时,你更会觉得,如果你在群里就能减少这些时间成本。

这是个矛盾,我们该如何看待并优化呢?

《冬吴相对论》有期节目介绍了凯文·凯利的《失控》,这本书在互联网圈比较知名。失控不是说失去控制,而是指失去强控制。什么是强控制?如果你要求每个工作沟通群都要拉你,每个任务讨论你都要参与,那这就是强控制。虽然在强控制下任务前期进展会顺利,但也容易让下属失去主动性,缺少成长历练,容易让任务的推进都依赖你,在任务后期常常会因为你的精力带宽不足而导致进度缓慢。

《失控》的一个观点是在失去强控制后,群体也不会崩塌,反而群体能自发的形成一种弱控制,以此来实现自我管理,甚至能迸发出更强的活力。这个观点为我们优化上述矛盾提供了思路,在团队管理中,管理者不追求强控制,不事必躬亲,而是形成一种弱控制,确保核心任务的质量和进度不超出自己掌控的同时,又激发下属的主动性。

可操作性的方法具体如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