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东山文库国学与传统文化

蒲松龄丨我为天下寒士造梦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625人  萧生一介

公元1659年,淄博淄川。

商人蒲槃端坐中堂,满面春风,接受四方友邻的贺仪:19岁儿子蒲松龄县、乡、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的奖誉一一名藉藉诸生间。蒲槃本是读书人,科举失意,弃儒经商,忝列小康。不料易代之际,诸多不易,家道中落。他无力延师,亲自课子。诸子中惟松龄勤于功读,文思敏捷。在一片祥和的恭喜声中,蒲槃仿佛看到儿子松龄正大踏步走在科举的阳光大道上。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蒲松龄却屡应乡试不中。他在科举道路上挣达了大半生,年年却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1679年科举落榜后,他立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桥头,他的内心如波涛翻滚,想到创作巜枫桥夜泊》的张继后来高中,两鬓斑白的他此生可能与科举功名无望了。想到孔孟那俩祖师爷,也是求功名无成退而著书。他决定开始创作,那晚寒山寺的钟声见证了他的无眠。

著书是一件不容易的苦差事。搜集素材,查找文献,字斟句酌等方面都不能马虎。蒲松龄有时也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想到一生来世间沒有留下一点印迹,不是白活了吗?于是,他撰写一联,以历史上两位曾经绝望过后来成就霸业的人勉励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写作者的心情往往是行文的内驱力。两鬓斑白的蒲松龄在聊斋中整理着自己的文稿,想着自己一生困于场屋,穷困潦倒,一介寒士而己矣,不觉黯然神伤,想着天下孤寂失意犹如萤火的寒士又有几何。于是,他内心笃定:我要为天下寒士造梦!

于是,他建构狐鬼世界,以意淫的笔调自遣自慰,以近乎白日做梦的幻想给予怀才不遇者天真的安慰。你看,宁釆臣们读书山寺,总有聂小倩们悄然而至,或吟唱或嬉戏,聊解寂寞。更有甚者,狐鬼花妖的出现使书生大受鞭策,不日便功成名就⋯⋯

可这些梦境中,有两个梦境美得足以让寒士们不愿意醒来。

一是《婴宁》的纯真无邪之梦,二是《娇娜》的高山流水之梦。

婴宁,婴宁!就听听这名字,就像看见《边城》里跑出的翠翠,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爱花爱笑的婴宁,似乎是误入凡间的精灵。她"拈梅花一枝,荣华绝代,笑容可掬",王子服对她怎不会一见钟情?"大哥欲我共寝",哈哈,整一个原生态的天真烂漫。无奈人世浑浊,岂容世外清质?婴宁在婆婆的讥讽下,顺理成章化为木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女人如花花如梦,哪个寒士不想拥有一个梦幻般的花仙子,《围城》中的唐晓芙永远是方鸿渐们的梦中记忆。掩卷遐思,我们借王子服"目光灼灼如贼"般双眼再看一看婴宁的笑颜一一如花儿开在春风里。

有人说,松娘还是娇娜?这是个问题。巜娇娜》篇,营造的是红颜知己合欢梦。孔雪笠娶了松娘,可他全部的眼神和心思都在娇娜身上。所以,娇娜被雷𩃀劫走时,孔雪笠能以文弱书生之躯急跃离地以剑击救。娇娜获救,见孔生毙于旁。一句"孔生为我而死,我何生矣"实在让看官们为之动容。动容之后依旧动容:娇娜"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在旁的松娘情何以堪已不为重,世间的美丽有时存在于错位:不是斩华雄前的那杯酒不够暖人,而是"桃园三结义"在前,但终归奏响了"华容道放行"的义薄云天的绝响。何处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时此地此人!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娇娜》之梦,奏响高山流水之音,寒士得此一梦,怎不温暖一生?

杜甫旅居四川成都时,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雨脚如麻长夜沾湿,杜甫却喊了一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呜呼哀哉!这是怎样的博大胸襟!推己及人。凡经大苦难而不失本心者,皆有大同情之心,以惠己之心惠人!杜甫是这样,蒲松龄也是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