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题更高效?
一、二八定律
又被称为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这个道理是说出来大家都懂,一定要抓重点,但是在使用的是时候,关键是要找出这重要的20%。
我们复习努力的最终的目的是考高分,所以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每攻克一个在考试范围内的,我不会的或者会出错的题目,能够在考场上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怎么保证自己的每天的复习都是有效率的,去打击那些自己不会的或者出错的题目。
二、做题的好处
攻克考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什么?就是做题。
考试的形式就是做题,训练自己做题的时间,做题的思路,就是在训练自己考试。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尤其是真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都是考试可能性比较高的知识点。
做题把学习应该做到的环节都覆盖到了,它可以帮助你联系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的结构,通过做题完全可以自学。
三、做题的方法
那怎么做题更高效呢?
是不是越多越好
并不是。尤其是对于已经落后的同学,如果你去跟别人拼题海战术,是拼不过的,也是不理智的。因为知识点是有限的,但是题目是无限的。我们假设有一百个知识点需要学习,如果我们训练了3000个题目,但是一直在这50个知识点上打转,那么我们不会的还是不会,成绩就不会有突破和提高,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同学,一口气做了三本练习册,其中有很多都是无用功,因为,每一个练习册都有自己的编写逻辑来覆盖到需要练习的知识点,做再多的练习册,也就是重复这些知识点而已。更有效的方式是只做了1000个题目,但是可以熟练掌握这100个知识点。
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反思和总结,做一题,有一个题的效果。否则,即便你做了无数道题,做一道过一道,那么就好像吃饭的时候嚼了一下就吐掉了,能够吸收的营养是非常有限的,越努力做,做的无用功就越多。
考试中如何才能做对拿到分数
以数学举例。选择填空共16个题目,大题需要回答6个。时间是两个小时,120分钟,每一个大题包含审题,计算和写到卷子上,我们平均分配10分钟,每一个小题的分配3分钟,也就是说不思考的话,看到就会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108分钟,只剩下12分钟用来检查,或者碰到某个难题需要思考个3-5分钟,时间就基本上被用完了。你可以看到,一道小题三分钟,一道大题十分钟,出题人几乎没有为学生预留多少思考解题思路的时间,因此,解题的思路要在一开始就确定。
所以说,考试是和时间的斗争。考生考得好和不好,差别在哪里?计算的时间和抄写的时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差别就在于想出解题思路的时间。如果一个学生看到题目之后,能够迅速的想出来解题思路,直接计算和抄写,那么他就会很轻松的完成试卷。如果一个学生,被某个题目绊住,或者,他看到题目的时候反应不够迅速,总要想那么一两分钟,那么他就会认为考试的时间太紧张甚至写不完。所以说,应试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是解题思路。有人说是计算正确,计算也会出错但是概率不大,尤其是落后的同学,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解题的思路,或者解题思路来的太慢,或者解题思路是错误的。
那解题思路是怎么来的?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题目你见过,那么看到题目你就直接从记忆里搜索答案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时候你没有见过。
怎么训练快速的想出解题思路
把题目中给的条件画出来。如果说,解题思路是应试的关键,那么条件就是解题思路的关键。出题人是不会说废话的,给的条件都是你通向解题思路的台阶,决定一个题目解题思路的东西,就是条件,条件不同,解题的思路就不同。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你去迅速的思考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会做这个题,换句话说你有了解题的思路,一种是,你不会这个题目,也就是说你没有解题的思路。
(1)针对你不会做的情况:
不会的题一定要弄懂,一定要把解题思路找出来,否则,即使做一万道题,不会的还是不会,是不可能有进步的。看到这道题,首先一定要想三五分钟,把各个条件都画出来拼命想,总之,一定要自己首先动脑,不要轻易的翻看答案。当确定自己无法想出解题思路或者思路被卡住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等待更多的时间了,否则就会产生挫败感,畏难心理,对于继续训练有害无利。你可以去翻看答案。对照答案,你要想以下问题:
一是看到已知条件,联想到了什么知识点或方法?我们是怎么解题的呢?
对着条件去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然后推出正确的答案。
二是答案对于已知条件,用的是什么知识点和方法。想一下自己所想到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三是我是想到哪一步后,才想不下去的?我没有想到答案中的思路?是有不会的知识点?还是没有见到过这个解题思路或方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想的不够清楚,可以跟找一个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你们向对方去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出来这个题目,一定要说明白。如果是有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问同学老师,务必把这个知识点弄懂,然后把它照抄到整理本上。如果是没见过这个解题思路,那么同样的,把这个思路总结出来,摘抄到本子上。
接下来,趁热打铁找同类。
首先,找出几道与这个题目相似类型的题目,连续反复的训练刚学到的这个解题的思路,争取把这个套路练习的滚瓜烂熟,看到给出的这几个条件,就知道它是要考哪一个解题思路,哪一些知识点。
其次,就是找到跟这个类似但是由于条件有变化所以使用了不同的解题思路的题目,潜移默化也使用到了对比学习法。
坚持这样做下去,你不会的题目就会越来越少,会的题目就会越来越多。
(2)针对想到了解题的思路答题的情况:
当我们做对一道题目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对一道过一道,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做对了可能是偶然,可能是当时状态好,可能是灵光乍现,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出来的,当第二次碰到它的时候可能就想不出来那个解题思路了,或者需要重新想那个解题的思路,即使想出来了,也浪费了时间。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因为老师刚刚讲过你会做,然而隔了很久你就不会了。
所以,做对题只是第一步,比这一步更重要的就是,总结为什么做对。
回顾自己解题的思路时,问自己下面这三个问题:
一是我是看到那个已知条件,联想到了什么,然后想到这个解题思路的?
二是想要做出来这个题目,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三是答案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比我想的更好么?
把这个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写在旁边,如果有不熟悉的去翻书、问同学、问老师。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整理了解题思路,是什么样的条件让自己联想到了什么知识点,然后一步一步得出结果,同一个类型的题目,通常会有一个通用的思路。这样以后看到类似的条件,很容易就会触发这个思路;第二,复习了相关的知识点;第三,确定自己真的掌握了这个题目,而不是蒙对的。
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答案对照时候,看答案是否提供了更加简捷的思路。如果是,就将这个更好的思路也记在这一科的错题笔记上。
完成了这两步,一道题就被你真正吃透了。以这种方式做题,一开始会比较慢,别人做是三道题的时间,你可能只能做一道题。但是这样做一段时间后,速度就会飞速提升,会比没有这样做的同学更快。因为常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是有限的,你在反复的总结中已经熟练掌握,到后来看到一道题目,就能立刻反应出它考察的是哪几个知识点,要运用什么解题思路。这时如果你的计算准确率很高,不需要练习,这道题你就可以不用做了,只需要看一下答案,确认自己的解题思路没有错误就可以了。
四、对于题目的要求
1.你的习题必须有答案
2.一本练习册最好从头到尾做完,不要跳着做。一本练习册有它的编写逻辑、覆盖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