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大侠记

从焦虑到淡定,聊聊娃的数学

2021-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DasBeste

2021第一篇

娃三岁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给他做数学启蒙,我最理想的是希望他边玩边学。可是怎么玩,老母亲两眼一摸黑啊,放眼我圈,还真是有数学超棒的牛妈,于是我请教她怎么做的启蒙,他们家的启蒙之路全都是超级生活化的,出门的关注点都是跟数字,数学有关的,比如去到陌生的场景,她就会引导孩子数数,比大小,而我呢?我的关注点都是周围的环境,装饰,引导孩子观察的都是类似,你看这个好有趣,你看这个像不像一直猪,这样的;我那位朋友在教孩子数数时,引导他倒着数,跳着数,我呢,就是教她正常数数;我那位朋友呢,在读绘本的时候也选择了很多数学绘本,就算读普通绘本,她也会引导孩子主要绘本里面的数字信息,我是压根就没留意过。还有很多很多生活的小细节,吃饭数菜豆,出门观察形状大小pattern, 花钱,玩玩具拆分整合,我朋友的一系列操作让孩子小小年纪成了我们朋友们眼中的数学天才,让大家羡慕不已。

于是我开始跟这位朋友学,从数数,当娃可以数到100了,我就说我数一你数二这样,然后告诉他我数的是奇数,你数的是偶数,不得不提我家娃数数开蒙也是晚的,他可以数到100是封路期,我嫌他太闹腾了,让他静坐,数3个1-100数出来的。再说会基偶,其实数玩后,他也是不知道什么叫基数什么叫偶数,我着乐高给他演示,能拆成两个一样高的,就是偶数,不能就是基数。

然而我发现我一点都不擅长游戏,也不总是留意不到生活的数学点滴,因为我本身就是数学大学渣,于是把这锅甩给了队友,你教!

队友其实也是两眼一抹黑,他是农村喂鱼长大的,小学才开始学数学,他说他最爱的就是刷题,越刷越爱,刷题有成就感,于是我们就开始去了解这四岁的娃做什么数学题。这时候另外一个牛妈给了我idea,她用了一套叫math u see的教材,她就是每天带着儿子刷一点,跟教材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费脑,学习还会很系统,关键这套教材最大的优势是数形结合,有配套教具,也算是有趣的学习。

我一下就种草了,到处找这套教材,新的本地有没有卖,最近的是要从澳洲或者菲律宾买,封路期间,这实在太困难了。之后我到2手网跟Google 上碰运气,花了一笔巨款买到了别人用过的。

买回家队友就开始研究里面的视频,把书拆散,扫描复印存档,感觉他听到2价格后就打算当成全家宝一样守护了。接着他就开始用教材习题教娃了,开始真是信心满满啊,结果娃总是用懵懂的眼神看着他,我也总是听到队友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看着着急,我的个性比队友更急躁,一出口就是训娃,为什么你不好好坐着,扭来扭去,不认真,你不认真所以不会,娃总被我训得哭闹不止。

我感觉被打击到了,心情不好,就跟那位推荐我这套练习册的牛妈吐槽,说我娃这还没刷到简单运算就刷不动了,牛妈觉得非常惊讶,她看了一下她娃以前做题的记录,然后告诉我在我孩子这个年纪已经会做.......我虽然知道她是想帮我找找问题,但这也是这无形中巨大的打击。跟队友一说,队友倒是冷静理智,告诉我,咱家儿子可能脑子发育还没跟上来,他不理解的,强教没用,只是在训练记忆。

我们皆因各自去深耕自己领域,暂缓了教材学习,后来我发现娃好像自己会学习,比如他看number blocks 这个动画,看完就拿着他的block自己演,随便问他关于Square 的问题,他一下就说出4,9,16,25,36.....一串数字说他们都是Square. 哇塞,我一下就惊艳到了,可队友说那都是机械记忆,我倒是觉得能记得也不错,他还自己会用乐高拼了出来。

后来我在规划恐龙主题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的看了要读的绘本,发现绘本里面好多数字信息,身高体重长度都是,还有单位,这不就measurement吗?于是我在主题计划学习里加入启蒙measurement这个目标,读绘本的时候引导他关注这些数字跟单位,让他比较哪个大哪个小,还用他自己的身高体重,大人的进行比对。家里也有一本关于measurement的翻翻书,他翻得可起劲了。

之后我跟队友还计划了一下他的数学启蒙,一直同意少教运算,少刷题,以及多读书多玩。然后队友也开了主题学习,关于时钟,pattern, 百数板等。 我们就以先读绘本再玩,做手工,然后做题的模式来学习了。我发现以这样轻松的方式,再也不纠结到底要怎么学数学,到底要学会什么了,家中一片和谐啊。而且我们也有更多心思跟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我家队友发现scratch 这东西非常好玩之后,给娃写了个猜pattern 的小游戏,娃玩得超级开心,真的大家都有收获呢。

说了这么多,来个小结吧。

我踩过的坑:

    1.不尊重娃的智力以及语言发育

    2.关注于会不会做而没有注重理解

    3.忽视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培养他的观察能力

    4.没有客观的参考别人的经验,别人的经验都很宝贵,但是用的时候没有注意别人家的客观因素。

我对刷题与练习册的看法

    1. 其实不只有我队友喜欢刷题,好多人都喜欢,还会上瘾,我觉得如果我娃语言能力好的时候,不用我读题了,文字理解能力加强也加强了,我会让娃多刷题。

    2.在目前他这种表达一般般,理解能力一般般的情况,我们还是以玩为主,阅读为辅。


队友写小程序让他玩 自己摆弄pattern 下飞行棋 下蛇棋 手工时钟

    3.每一套练习册都有它的优势,别人家用得好的,自己家并不一定,或者是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时机不对,我买的那套巨款练习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math u see官网,国内应该非常冷门,可能要翻墙才能了解更多信息。油管有一些教学视频,我们看的时候觉得非常易懂,但是用在娃身上却达不到效果,这其实跟我们自己本身不会教也是有关系的,卖我2手的人跟推荐我的人两人都是老师,我想教材教材,老师这专业的更容易抓住要点吧。

    4.现在网络免费资源真的很多,我自己也下了很多,最初有种挑花眼的感觉。后来我就干脆遵循一个原则,用颜值最高的,因为孩子还是喜欢颜色鲜艳的。

    5.练习册一直刷没有拓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即便教会了,也可能是机械记忆而非真正的理解。

以此记录,愿我一如既往的淡定下去。

小花生花友可以搜索 I'm nobody 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