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读后感可以这样思考!

2022-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张俊红

一、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首先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因为是书上的习作要求写啊,因为老师让我们写,因为考试要写啊,最讨厌的是——放暑假也要写啊!

那么,如果你只把写读后感当作一次任务,可能一开始就已经不愿意去写了。既然心里有了抵触情绪,还怎么能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受呢?

其实,我们不妨这样来想一想,生活中,每一天我们都会产生无数的感想。

看见大自然的不同景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我们会有感想;看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会有感想;听到一些好或不好的新闻信息,我们也会有感想;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我们自然也都会产生感想。有了感想,很多时候我们就想去和别人交流,所以,写读后感,其实也是一种交流和分享。就是把自己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感想,梳理清楚,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和别人进行交流。

二、从哪些方面产生感想?

同学们,“写读后感”是现在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

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对“读后感”是怎么解释的——这一段话告诉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产生感想”。

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道理。

这几个点其实都是互相有连接的,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所感触最深的方面也会有不同。

比如读《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的天真烂漫、淘气顽皮、有强烈的好奇心、善良有爱心会让有的同学感受很深,而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爱孩子、非常有耐心的小林校长也会让我们深有触动。

也就是说,如果是书中的人物让我们有感想,那就需要去从细读中分析出人物特点,让这个人物形象立体起来,仿佛在我们眼前真实可见一般,这样才可以真正对这个人物有属于自己的“感想”。

还是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还能从其中的故事中产生感想。如写小豆豆和同学们到学校礼堂里去搭帐篷,虽然不是真正的露营,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从心底感到真正的满足。不少同学就会联想到自己也曾经去野营等类似的经历,从而感受很深。

这时,我们通常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或者和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经验产生联结,产生一种代入感;或者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书中的描写产生向往和渴望,这也是一种感受上的连接。

读完整本《窗边的小豆豆》,我们还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很多不同的感悟,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童年应该单纯而美好”,有的同学也许会想到“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等,这些也正是这本书所蕴含的教育哲理、人生哲理。

所以我们在写读后感之前,先要清楚自己“有最深的感”那个点是什么,不可面面俱到。

找准一个点,去细读、去深挖、去读出更多不一样的感受,你的读后感就真实可信,就能让读到读后感的人也产生同样的感受,这就叫“共情”。

三、先把一本书读透、读懂。

那么,刚刚说的如何找产生感想的“点”,其实应该是属于“读后感”的“读”这个字。如果我们把“读后感”三个字拆分开来去理解,就能很清楚完成一篇读后感的步骤了。

首先是“读”,读完之后,再去写下“感”。

“感”包括感受、感想、感触等。

有不少同学接到写读后感的任务,首先就开始想“我有什么感受啊?”,或者在书架上一本书一本书地找,看哪一本书自己好像有感受。其实,这样做恰恰是忽略了最应该花时间去做的“读”。

因为“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发的。

“读”是“感”的基础。如果只是粗略的浏览、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书中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呢?读得浅,当然也感不深。只有读得认真读得细致,才能有深入的感受。

所以,要想写好一篇读后感,首先应该先深入地去读,读得透彻,感得才深。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定要读懂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怎样把一本书读厚、读透、读深,有很多方法。以一本小说为例,建议同学们至少要读三遍。

第一遍完整通读一遍,先从整体去概括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知道有哪些主要人物,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第二遍要拿起笔,边阅读边批注,读到有想法的地方就及时在旁边写下来,还可以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录下来。

第三遍可以针对某个点去细读,如读懂人物性格,明白人物命运故事的精彩源自人物形象的塑造,才是真正好的文学。

科幻小说家《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个小细节的观点:不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而是人物形象直接引导着作者走向故事的结局。

所以故事的精彩,来自饱满的人物形象,你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这个人物了吗?

写读后感,我们不妨从以下做起:

第一步,点明自己的观点。

一篇读后感的开头要开门见山。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

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要绕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即可。

可以是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者直接引用原文中的经典语句,接着很快引出“感”的内容,亮出自己的观点。

例1:直接写出读的是什么书,以及自己的感受。

这几天我在读《80天环游地球》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仿佛是刚刚经历了探险而归来,既感到紧张、奇异,又觉得轻松、有趣。

——读《80天环游地球》有感

例2:使用名言引入主题。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贫穷的压迫,而《最后一片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这些都是写读后感常用的开头方法。不过,也有同学觉得这样的开头看得太多,有点审美疲劳,能不能换种形式来作为读后感的开头呢?

例3:用疑问开头,吊起读者胃口,引起阅读兴趣。

你有过冒险吗?是一次多长时间的冒险?一趟只有两分钟的冒险,会是怎样的历程?暑假,当我捧起《两分钟的冒险》这本书,不禁被这奇特的名字深深吸引。

——读《两分钟的冒险》有感

你看,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就能深深吸引住读者,让人情不自禁想要往下读,想要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其实,一篇读后感如果能让从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也产生了很想去看这本书的愿望,它就是一篇成功的读后感了。

第二步,概括作品相关内容。

可以概述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呈现某个独特的有代表性的情景。这是为了让读者对你所读的文章或者书,有个初步的感知。但一定要记住,内容的介绍必须围绕主题来展开,这也是后面写感想的依据。

很多同学喜欢把作品的内容写得非常详细,用大量的笔墨介绍书或文章的情节、场景、细节,甚至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部分都摘录下来。这样的话,留给写“感受”的部分就非常少了,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字数凑够了,感受写一句两句也没关系。

这就本末倒置了。读后感,重点要写的是“感”。

在概括作品内容时,要简练,并且要重点体现出你特别有感受的那些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

还是以《两分钟的冒险》这篇读后感为例——

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小悟,他是班上的“吊车尾”,却想成为像降龙骑士那样的人。因为帮了一只黑猫的忙,而被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只有找到最可靠的东西才能回去。而在这个世界,小悟意外地发现了已经不认识他的同学们,他又和其中一人——香织一同前往龙之馆,与龙战斗。在他俩的引导下,大家共同打败了龙。小悟终于明白,原来,在任何地方,最可靠的就是自己。而这一切结束,小悟重回现实世界,愕然发现才过了两分钟。

一本十几万字的小作者只用了一百字不到就概括了出来,抓住“找到最可靠的东西”这个点,在后面写“感”时,正是从这个点去引申开来,写自己的感想。

第三步,以索引内容为基本点展开,发表议论,谈谈感受。

读了这本书的感想,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开头最好先讲一两句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想,接下来的部分就围绕这句话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很容易让读者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对内容的分析与议论,都要围绕“有感而发的点”,前面说过,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较新、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感悟点切入,这样才不会泛泛而谈,空洞无物。

第四步,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更进一步写自己的感想。

这样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有说服力,也更打动读者。

读后感最重要的就是“议论”和“联系实际”这两部分。可以先围绕感想、观点发表议论,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先举实际的例子,然后再发表议论,还可以把叙述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我们再来看《两分钟的冒险》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这两部分的——

看到最后,我也豁然开朗。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可靠的都是自己,因为没有看清自我,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觉得可靠的不会是自己。我也一样。

从幼儿园开始,体育运动一直都是我的弱项。因为不喜欢运动,所以我一直都反感体育,尤其反感跳绳。但是幼儿园要达标,上了小学跳绳要比赛,那根跳绳就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一般,我怎么跳,都跳不过这个坎。后来,妈妈给我报了羽毛球班,我开始渐渐发现了运动的乐趣,但我的跳绳水平仍没有提高,对跳绳的抗拒也丝毫没变。每当看到别人跳绳时身轻如燕的样子,我都格外羡慕,也有过“我真没用”的想法。

我想逃避这一关。

直到看《两分钟的冒险》这本书,书中香织的一句话,猛然点醒了我——“你一定是因为打败龙才来到这里的,接下来你就要回去,去打败你的世界里的龙。”是呀!每个人都要面对一条龙,那是一头对自己来说“极为可怕”的龙,而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打败它,才能成为真正的降龙骑士。对我来说,跳绳,便是我遇到的“龙”。成功,只会留给那些不懈努力、从不放弃希望的降龙骑士。

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降龙骑士。当我再次握住那根跳绳,我感觉就像小悟一样,手里紧紧抓住的是那柄“降龙宝剑”。一次次绊住、再一次次将绳甩过头顶,我不再害怕,不再急躁。能连续跳十个了、二十个了、三十个了……当我第一次一口气跳了一百个都没有被绊住时,心头瞬间涌起一股狂喜。腿酸胳膊疼都算不了什么,关键是我终于打败了自己心里的“龙”,这头蛰伏了几年的“龙”。

在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路上,还有无数头这样的“龙”,我想,我不会再惧怕它们!

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小作者采用的是夹叙夹议的写法,把读到书中内容的感想和自己的实际体验穿插着来写。当然,这样写更加考验作者的写作功力,也让这篇读后感更加真切生动。

第五步,总结升华。

读后感的结尾应当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并收束全篇,可以是首尾呼应,也可以是归纳总结,还可以是进行强调。

不管是这样的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成为一个整体,不能显得非常突兀,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

《两分钟的冒险》这篇读后感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让我们勇敢地举起手中的剑,准备好与“龙”战斗吧!在克服重重困难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是降龙骑士!

这个结尾不禁突出了整篇读后感的重点“找到真正的自我,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更是一种升华。

(链接:《两分钟的冒险》读后感完整篇)

最后,看看怎样给自己的读后感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课本上的建议是可以用“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为题目,这也是最简单明了的。不过这样的题目没有什么新意,也显得过于单调。我们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一个主标题。

主标题可以紧紧围绕要表达的感想来拟定。

这样就可以让读者既清楚你的话题中心,又明白话题的来源之处。

怎么样,现在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读后感了吗?找一本好书去认真地读、反复地品、用心地写吧,你会发现写一篇读后感其实并不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