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困难到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你一直都有选择
早上4点多起床。在还未完全清醒的时候,练习了“非评判”的正念冥想。最近好像总是围绕着“评判”这个主题在转圈。昨天听了一个老师分享,正念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保持非评判、开放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每一天,允许每一个念头的发生。
随后,阅读《了不起的我》,先用王者速读法阅读了一遍,感觉文字特别对胃口。有时候,想想就觉得有趣,我就是个“标题党”,这个“了不起的我”的标题或许是我最想让人看到的吧。而且,因为豆瓣得分那么高,也让我有了更强烈的兴趣。
我对过去的自己是不满意的,我对过去养育我的人是不满意的,我对过去经历的是不满意的,但是过去无法更改了。怎么办?那就从现在开始改变未来。所以,这本书的封底写到“每当你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翻开这本书!”
翻完第一篇——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附带的“自我发展之问”是这样的:回顾一个你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困难处境。思考如下问题:
l你有哪些选择?你又作了哪些选择?
l通过这些选择,你获得了什么?又回避了什么?
l当你作了某个选择之后,你有想过“我没有选择”吗?为什么。
回顾我做过的选择,很多很多的困难,最令我自豪的是,当我要用学习改变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当我想要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我是如此的坚定,如此的执着,如此的非做不可。虽然外界的阻力一直都有,内心的障碍也会捣乱,可是,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
正如我给孩子说过,每件事都有至少五个选择:上上策、上策、中策、下策、下下策。所以,有时候并不非要选择最好的策略,只要让最终结果达到自己想要的就行。
比如,逃避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后果就是回旋的余地十分有限。今天,当我意识到我也常常是用逃避不去直面问题。所以,我选择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今天,因为太阳能上水时,联动的传感装置坏了,结果浪费了很多水。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两天了。我也是想着拖一天是一天。
今天因此又和孩子的爸爸争执起来。起初,他原本也想逃避解决问题。在争执的过程中,我想到学过的行动清单。于是,我拿出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也得参与。同时,我给的理由十分充分。起初他不想做,还拿各种借口推脱,于是,我就说,要么你说出第三个方案,要么就从我提出的两个方案中选一个。
当他看到我非要今天解决不可的决心时,他选择了自己去监督维修人员,防止对方糊弄我们。
虽然后面还有小的波折,总算把问题解决了。
我们每天一醒来,就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选择,而是常常希望做出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最好是天时地利人和那样的。
我们反观那些最终功成名就的人,在他们成功的路上,理想的条件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地在做调整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如果我们的选择不是为了找一个原因,而是为了推动改变,那就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更不是一味责怪自己,而是思考“有没有用”。因为对最终结果负责的,始终都是我们自己。
#每天400字以上的自由写作# NO.5
让我们一起来读——《了不起的我》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