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峰:从CHO到陪练顾问的转型之路

2023-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首席组织官

前言:光阴似箭,一转眼加入首席组织官已经整3年时间。本文算是我过去三年转型的思考与探索的小结。希望能为企业HR、或正在思考转型为乙方顾问的HR人士带来一些启发。如有帮助欢迎转发,让更多的同路人看到。

我于2020年4月初加入首席组织官。很多朋友问我为何决定加入一个乙方公司?当时的几个思考:在宝洁工作十几年经历了不少HR岗位;然后在本土创业公司做过五年多HR一号位,自认为“不知道的事”已经不多了;其次,从业以来从未涉足过乙方工作,人生还不算完整;另外想探究一下,老房一直说的偏 to C的“人力资源视角”和偏 to B“组织视角”是怎么一回事。和老房也相识多年,也非常认同公司“赋能领导团队,共创美好组织”的创业初心,见了一面聊了聊就加入了。

我的职业转型过渡期比较顺畅。从20年5月开始和老房连续出差,借着公开课和企业内训的机会, 初步掌握首席组织官的系统性组织方法论,主要包括《组织创业与创作》、《如何塑造文化?关键是中三路》和《打造真高管团队》。之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渐也能讲一小部分课程内容。

当时《打造真高管团队》公开课已推出半年多时间,学员对七要素框架非常认同,但也表达了回去后如何落地的困惑。所以6月底时,老房交给我一个任务,作为产品经理将《打造真高管团队》公开课转化为特训营产品,通过一号位+核心高管的团队学习,促进客户向真高管团队进化。

这是我加入公司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回想起来,反复打磨、迭代特训营产品的过程,难度超出我的预期,真切感受“痛并快乐着”,是我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至今犹记20年8月28日北京首发《打造真高管团队特训营》的场景。之后公司不同顾问持续对它进行迭代、优化,到今天这个产品已交付21期,服务了一百多家企业的一号位及高管团队。

在承担《打造真高管团队特训营》小组引导师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很多企业面临一些类似的困惑和挑战:

这一个个很具体的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对组织建设工作的扰动很大。我在一次特训营结束后回访某客户,建议继续为他们提供一些主题内训,得到的回复是, “我们觉得光培训还不够,你能不能陪我们一段时间?”

这个反馈给我的服务形式带来启发。客观地讲,为客户提供一个内训、引导一场V模型工作坊,从交付内容、责任上讲是非常清晰的。但如果想真正帮助客户学以致用进行组织创业&创作,不能缺少“下场一起干活” 的陪练动作。这也意味着与内训/工作坊相比,需要思考更多不同的维度:

在为客户提供陪练服务的过程中, 慢慢体会什么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才理解为何需要保持“谦逊”。我或许算是某些领域的“熟手”, 但组织作为一个复杂社会系统,有限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在所有场合都能从容应对,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组织方法论之外的知识和技能。

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选择对以下几个能力/领域进行刻意学习和实践:

此外,陪练顾问的角色感/定位非常重要。如何减少服务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来的评判心?如何真正保持中立?如何把控好节奏,正心诚意地为客户提供一些真实有效的输入/帮助, 而不是拔苗助长?

到目前为止,我参照首席组织官的十大组织系统(参考阅读:《十大组织系统的功能及目标》)及V模型这两个基础组织方法论,为多家客户提供近2年的陪练服务。 

在此初步总结一些经验和心得:

陪练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并不存在标准答案(解决方案的不可复制性)。好在组织的挑战性问题存在一定的共性,区别在于不同客户的切入点选择和推进节奏的把握。于我而言,也是一个持续摸索、修炼的过程。抱着“客户现场有神明”的态度,多与客户讨论、共创解决方案。双方默契配合,逐渐实现组织系统与业务战略的“匹配”。

总结一下:思维框架、方法论相当于实践知识,理解和掌握是走向实践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客户输入一个有质量、经得起推敲的方法论本身有其价值。但仅停留在知识、方法论层面还远远不够。想起丘吉尔的一句话: “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只是开始的结束。”(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This is just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通过外部陪练的介入与客户内部管理团队的配合,给予决心和耐心,或可完成从知(实践知识)到行(实践)的跨越。

与诸位共勉。如果你也是一位行动实践者,欢迎交流探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