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看喜欢你的亲戚啊,不行就找个战友
文/彭温婉
图/堆糖网
前段时间微博看到一段话:亲戚是你一生下来就为你选好的。
同学是你选择的学校为你选好的,室友是你分配的宿舍为你选好的。
同事是你投奔的公司为你选好的。
甚至有时候,你的伴侣都是父母为你选好的。
只有网友,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朋友。珍惜网友。
我竟然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一晃今儿就初七了,亲戚也都拜访的七七八八了。但是今天是这个农历新年第一次见到我哥。我非常喜欢的哥哥。
早在大年初一早上六点的时候,我哥的电话就打到了我们家,是我爸妈起床接待的新年第一波客人,而我抱着周公睡到12点起床吃午饭。
之后就是各走各的亲戚,直到今天饭局约在他家我才见到他。
他不是帅,也不是高,或者没什么第一眼就能吸引女孩子的特质。但我觉得他是个很可怕的人,和他呆久了会很难不喜欢。
前两天看到一篇关于陈道明发火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我只记得个大概“男人身上最有魅力的点就在于经验,而恰恰很多女人很吃这点。”
但说教的嘴脸最讨嫌,跟年轻人讲经验也是最没用的事情。
我哥他呢,大小道理都懂,工作生活经验也都有。但他从不主动说,别看一百好几十斤的人,给人感觉倒是如沐清风。呆在一起毫无压力,几乎所有只能对朋友开口的事情都能对他说,且没有后顾之忧,且能解决烦恼。
小时候觉得哥就是大四岁的普通的哥,长大后见的少了,反而粘乎他。
举个例子,之前他在合肥工作,我从学校回家从合肥中转的时候就非得在合肥住一夜,让我哥带我吃个饭逛个街,第二天精力充沛的走。
这两年他去了南京,巧了,我考完研正好和朋友们安排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南京......
这个真不是我故意啊,不过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个亲近的人在那儿等着你欢迎你的话,自然也是倍感亲切的。
今儿下午我姐问我,弟弟和哥哥哪个更偏理想型一点。
弟弟是那种又高又瘦的有点花美男感觉的小帅哥,皮肤又白酒量又好,带出去倍儿有面,大概是会受很多17 8岁的小女孩青睐的那种类型。
哥就是成熟稳重男子气概了,壮壮的,看着就有安全感。
我是欣赏我弟那样的,喜欢我哥这样的。
这些为了说什么,很多身边的人你其实没法选择,但是你会发现和这种人做亲戚真的不赖,甚至很棒。
现在很多人除了恐婚还恐年。一年到头在外工作,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团圆却也宁愿一个人在外呆着也不回家,或者回来吃个年夜饭就立刻走,不在家久呆。
这大概不是不想爸妈不念家,或许是在害怕七大姑八大姨?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大家庭能大规模的聚在一起,也就在新年里正月间了。这种情形下,你作为家里的一个小辈,成为镁光灯照耀的中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男/女朋友谈好了吗?”
“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啊!”
“在哪儿工作啊?工资怎么样啊?”
“城市怎么样?”
这种出于对你自身的关心也没有很难应付,下面这种就很烦躁了。
“工资那么低啊!那城市有什么好,物价又高,还不如在我们家门口厂里面找个事做。”
“啊,你今年升了主任啊,那以后你弟弟/妹妹/侄子/侄女的工作就靠你了啊,你要帮衬一下啊,咱们都是一家人。”
“工作累?你刚毕业的时候我们说了让你不要找这份工作你就是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这种种真的不胜枚举。难得年底回家感受一下家庭氛围,尝一下妈妈做的家常菜的味道,也久违的见见亲戚,但是谁允许你们指着我的鼻子嬉笑怒骂的?
一年见不到两次的人挑拨人心情的本事倒是高明,永远知道怎么说话最让人讨厌呢。
也不是讨厌“亲戚”这群人,可是真的讨厌顶着亲戚这个名称就肆意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的人。
也别动辄“我们小时候......”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对你的历史没兴趣。又或者“你小时候,我......”我对七岁以前的记忆都没什么印象,你也别来谈我的过去。大家都在向前走,你对我的感情都停在“我小时候”那个时间段可怎么办才好?
讲句难听的,远亲还不如近邻呢。这不是远水难救近火的那个远。这不是指长短距离,是心的距离。所以别一见面就给我上纲上线啊,你们这样我以后恐家的话找谁说理去?
可转念一想,虽然国家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但大多数我们这一代还是独生子女的。以后到了年边能拜访的人就更少了呀!
现在这种成为众矢之的的情形确实不那么好受,但稍微转个思路,亲戚们也没完全都是对你梦想的不屑一顾和目空一切的自以为是啊。说话再难听,一年也就见两三次,忍忍就好了嘛。
春节文化这么多年经久不衰,充分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亲戚这个群体没和恐龙一样灭绝,也绝对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反抗不了他就接受他,接受的下一步就是享受了,恭喜超神达成。
要能明辨是非,要能调节情绪,要能乐在其中。要在亲戚群中找到合拍的那一两个人,然后肩并肩,迎接能言善辩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唾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