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那些故事人间烟火话语空间

欣慰和儿子还是心有灵犀的

2018-02-17  本文已影响405人  福二姨

2017年,我和儿子的关系前所未有的不愉快。说起来好笑,原因竟然是因为我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几篇文章。

儿子的观点听起来言之凿凿,我甚至辩论不过他,其实还是比较幼稚。但人都是这样,若非亲历一些事情,很难改变自己的固有看法。于是我们娘俩相互为对方痛心疾首起来。

儿子见改变不了我,就想结束这种讨论。他叫我在家织织毛衣做做菜就好,别搞得先天下之忧而忧似的。他说以后再也不跟我讨论这种既不当吃又不当穿的问题了,没有任何意义,还伤感情。

我一听这话可生气了。一直以来,我的追求就是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儿子曾经也一直和我相谈甚欢,我也引以为傲。可是,儿子工作两年后,竟然希望我成为他曾经不屑的同学妈妈的样子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把与我心有灵犀的儿子偷走了?

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我们只能微信和电话交流,他的工作又比较忙,我只能抓住非常有限的时间和他争论,我锲而不舍地想把我的思想灌输给儿子,结果引起了他的反感,我们越聊越糟。他一见我的信息就头大,而我不给他打电话就难受,一打电话就谈崩。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我深知不能强迫别人认同自己观点的理论,却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每每思及,悲痛不能自已。

转眼到了春节,以往儿子要回来,我是多么高兴啊,可这次,我却有了一丝紧张。我不知道和他说什么。只谈吃喝,不谈观点,我觉得异常郁闷也异常尴尬,可如果见面再谈这些话题,再谈崩了怎么办?我怕亲情出现裂缝也会很难修复。

儿子回家后,我兀自叹气,未语泪先流。儿子一下被软化了,笑着说我:妈,你怎么就变成武则天了呢?你看看,现在一句说不得了是不?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儿子的观点改变一点点,无奈而心酸地强辩道:“当今社会,一个正常的家庭,难道我不该是这样的地位吗?可现在倒好,我都不敢和你说话了!”

看我悲戚又失落的样子,儿子心有不忍,就像哄小孩一样地逗我:“耶!凭什么你就得当我们家的女皇啊?”

“凭什么?凭我是咱们家唯一的女人啊!”

“切!那我还是我们家的独苗呢!你得让着我才正常。”

“呸!天下有这么大的苗苗么?”我夸张地比划着儿子的身材笑骂道。

“哈哈。”

几句玩笑下来,气氛倒是缓和了,可我还是忍不住红着眼圈儿。

“好了好了,你也别再装可怜啦!我错了还不行么?我以后继续和你交流思想,这下该满意了吧?”

看我那体贴暖心幽默的儿子又回来了,我心大慰,趁机提要求:“那你怎么和我交流思想呢?争论不休,无济于事。你看妈妈写了这么多文章你都没有兴趣读一读,你连我的思想都不关心还怎么谈爱我呢?如果你写了文章让我看我会是什么态度?我还不屁颠屁颠一字不漏地细细阅读啊?看一个人的文章是了解他思想的捷径,你是我儿子,我爱你,我肯定会想了解你的思想,这很正常,对吧?”

“对对对!很正常,我从明天开始就看你的文章,趁这个假期,我把你的文章全看了!”

“从明天开始”,那是儿子拖延的惯用伎俩,但我装作没注意这词,我认真地计算儿子有几天假期,一天得看我几篇文章才能看完,如何才能保证他阅读的质量。

一番盘算后,我毫不掩饰我的得意和狡黠,眯着眼睛和儿子说:“你每天得看我八篇文章。我那长篇武侠先不看,因为我得修改三遍才能见人。可是,等我改完,你的假期该结束了……而且,我后面还会再写文章呢……”

我的声音从得意转为犹豫,犹豫中透着几分失落,儿子则全盘洞悉我的狡黠后大笑着保证:“假期过后我再看你的武侠,你说什么时候可以见人了我就看,你以后写的我都看。这下可以不用装可怜了吧?”

“哈哈,谁装可怜了!我是真可怜好不?我感觉儿子都没了还不可怜啊?你回来了我当然就不可怜了。明天开始,不许赖啊!还要评论,要不然我怎么知道你看了没,怎么知道你没有一目十行?”

“好,我给你点赞加评论,绝不食言。”

第二天开始,儿子果真以一天八篇的速度评论,绝不超阅,我也主动承诺,对他的评论绝不回评,以免再引起争执。

中国式的家庭,沟通往往很少,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发扬的优点。亲人之间,经常交流才能有更多共同的观点。我不求人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思想,但就某些问题持类似观点,确实会让双方爱得更深切更愉快的。我追求这样的人生幸福。

让儿子看我的文章,不得不说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对他的其些评论,我也很是赞赏。

欣慰和儿子还是心有灵犀的

看了我《投诉电信,我错了》,儿子主动和我交流:“妈妈在这件事中,肯定也会存在不足的,大家都是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困扰和焦虑,一句话可以让事态发展,一个念头也可以平息风波。2018,我也要让自己变得更柔和一点。去年和分部一些员工沟通时,我也觉得怎么那么蠢呢?可是我骂了他们却解决不了问题。”

“对呀,我也反省了自己,这件事上我确实还是少了点耐心和爱心,如果我忍一忍,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其实我们自己也有很蠢的时候,那些我们看着很蠢的人也许就是我们曾经的自己,我如果真正从内心爱他们我就不会这样处理事情了,说明我还是没有大爱。”

“嗯,对!明年我得用爱的态度与那些人交流。我得爱他们……”

看儿子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真的非常欣慰,这样的交流,会让我们母子都得到收获的。

在看我的《孩子的爸是个快乐的流浪汉》时,儿子笑了:“妈妈,你的打油诗没我写得好。”

“是吗?你也写了打油诗?拿来我看看!”

“我一三年就写的,和你的内容差不多,在QQ空间里,我找给你。”

我把儿子的打油诗一读,一直在旁偷听的老公笑了:“哈哈。你妈是抄袭你的。”

回忆起来,儿子写的这个我还真是看过的,难不成我真受儿子影响了?

我和儿子的打油诗,有一碗热茶的差异,这是本质的不同,也是我们历次争论的深层原因。可两首打油诗,从用词和风格上,都非常相似,毕竟是母子啊!我还是深感欣喜。

附:儿子的打油诗:

                      哑巴

这是个哑巴

他不会说话

整天咿咿呀呀

总是笑靥如花

你是个哑巴

你不会说话

你把世间看成童话

你却活得像个笑话

你只是个哑巴

你又不会表达

你指望谁把你记挂

你不过只是个傻瓜

我是个哑巴

我不会说话

我不会表达

这世间不是童话

没人会把我记挂

我虽然是个哑巴

但我却还能观察

这世界如此浮夸

那何必学会说话

既然我是个哑巴

就别想着去表达

世间那么多谎话

还不如泡壶热茶

饮下

任凭时间去冲刷

        2013.1.14

        成都


后记:

简友扶青老师指出我和儿子的诗并非打油诗,米老爹晏老师说是现代诗。我觉得现代诗这名字太高大上了,不敢用在我们的作品上,因此文章未作修改。我说的打油诗就算是打酱油的诗吧。

欣慰和儿子还是心有灵犀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