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国学印象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38人  语滔天下

小时候,我常常在闲余之时阅读一些古典著作,比如:《推背图》、《名贤集》、《三字经》,觉得很好奇,很有趣。古文一字多义,耐人寻味,涵义深奥又富有哲理: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为亲;才高语壮势大欺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同于白话文那样简捷直白。我在好奇之余还背诵了一些名句,有时还要临摹古书中的繁体字,觉得有意思,对于书中古文津津乐道,爱如珍宝。

      而那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多少年之后重新兴起的国学,只是兴趣使然。

      直至近年,“国学”一词忽然流行、兴起,才知道原来小时候背诵学习的古文便是国学。于是,更加兴趣浓烈起来,收集了很多读本----《论语》、《大学》、《易经》、《幼学琼林》……等等,四书五经、蒙学读物,开始认真专研。

      “学然后知不足”,此时才明白,国学竟是一个比世界还要广阔的知识天地,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若要通晓,并非一蹴而就。

      正当国学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许多国学社和国学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蔓延开来,形式各样的国学组织层出不穷:公益讲堂,幼儿园国学班,民间国学社,企业国学讲座,读经班、志愿者公益宣导……一时间,国学热承担起了文化复兴的重任。

      我便也置身其中:参加一些国学讲座和公益宣导活动。涌入这个色彩斑斓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于迷雾间瞭望、审视国学现象,也逐渐增多了了解。

      国学的学习、传承多见于各种讲座,便是国学讲师在课堂中为学员讲解、论述,让大家于迷茫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清晰、明了国学,接近国学真谛。很多讲师除了游刃有余地讲解之外,还会将国学理论融会贯通地运用于现实当中,做到了”知行合一”,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道德品行自然超乎常人,既有古人博才儒雅的气度,又有今人达观睿智的风采。当然,也有人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并未洞悉书中涵义,不得要领,任由自己浅薄的学识曲解国学,引发诸多争议,在国学热潮中掀起一阵异样风波,不过极为鲜少。多数国学从业者还是名副其实的博学之士,能够传达正确的国学知识。

     

      我所熟悉的众多国学组织中较为权威、专业的机构,应该是当地几家培训机构和几所国学社。其中,培训机构会承担更多传承责任,比如:引领国学发展,培训国学讲师,颁发相关证件,为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开通了长河,使其得以“源远流长”。培训机构多由国学传承志愿者发起组成,迅速于当地崛起壮大,成为了一个宣导、传承国学的代表和符号。

      我也曾经常光顾一些国学社,原因是为其儒雅气氛所吸引,也感受那种人格获得尊重的精神愉悦。

      其中,一家国学社位于市中心一座高楼的十四层,走进去便觉到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氛。各处墙壁上张贴着写着各种励志名言的挂图。学堂内的书案和板凳都是依照古时的模样做成,书案像马鞍,案面宽敞古朴,凳子呈方形,上面放一个厚厚的垫子,昭示着传统文化对于人文的关怀。

        学堂的墙壁上悬挂着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画像,每次上课前老师和学员都要祭拜先师孔子,以示其隆重形式和意义,气氛瞬间庄严起来,大家在心里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敬重和神圣之感,学习更加热忱专心。每一次讲座都会有近百人参加,仿佛一场盛典或一次隆重的仪式。

      讲师和现场的工作人员身着古装:或汉服或唐装,工作期间穿梭于会场的身影,与古典装饰映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学堂的课程大多为教化人性、激励进取的内容,比如:《家风建设》、《孝道》、《邻里和睦》等等传统文化内容。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启发,心灵得到净化,观念也改变更新。于是,学员蜂拥而至,纷纷投入到思想心智的重塑与启迪中。

      很多国学教育机构秉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对于求学者的年龄、学历并无条件限制。于是,即使文化底蕴极其浅薄者也大胆走了进来,以图博学广闻、增知长见。而国学堂则像一个灵魂熔炉一般,将学员们金子般的品质锻炼了出来:轻言、轻语,轻身起立,轻身坐下……人性在轻轻地潜移默化,每个人都变得心境柔和心胸开朗起来。人们之间的谦让、尊重、礼节多到了令人瞠目结舌。人际关系变得温和、融洽、单一,一切行为只为人性关怀,令人温暖、感动。

      读经、听讲、讨论……很多时候我会迷恋这个精神世界中的世外桃源,不愿离开,这里让人感觉到了安详、清静、柔和、恬适,远离了争纷、混乱、噪聒、烦恼。上善若水的人性在这里淌流,宁静致远的清雅在这里弥漫,一切都变得高贵雅致。

      其时,正值我思想矛盾、心神混乱,极度忧郁之时。学习国学课程之后,居然奇迹般变得心志明朗,心境豁达,不再纠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怨人”、“心外无物”、“只为快乐活着”、“吾日三省吾身”……等等,古语的教化虔诚中肯,静静地听着讲解,句句渗入灵魂,渐渐禅悟人生。从此,情感突围,找到了出路,人生变得欢畅快意。 传统文化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人不再抱怨、纠结、痛苦。

      我于学习中不觉惊异于国学思想的神奇力量,原本无意期许,却竟然寄于希望。

      渐渐地,学习国学成为很多人的必然日程,接受国学教化脱离精神苦痛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有一对家庭急将离散的夫妻,听过一德源国学社冯社长的国学讲座:《好男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好女人像泉水流到哪里哪里甜》之后,彼此反省自责,竟奇迹般和好如初,从此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对感情不和的父子,情感已经濒临破灭绝断,之间家业分割,水火不容,但是,听了《一孝值千金》后父子相拥而泣重归于好,矛盾冰释亲情再现……诸多暖人心脾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学教育扭转了人类情感危机,让人间变的更美好,也让人性变得真诚圣洁。人性的光芒勃发了出来,尊严也显得额外昂贵。人们都在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往来,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以德为荣、以和为贵,和颜悦色,以礼相待……国学让每个人成为了贵人、高人、圣人,一种超然流俗的高贵出现于世间,引领社会风气,影响人文环境。

      古训的教化直指人心,力量无穷,又

简明扼要大道至简:不患无位,患不能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句句至理名言灼人心脾,让灵魂在这里修炼,让人性在这里锻造。

      我经常聆听一些国学讲座,便是源于这样希望超凡脱俗的心愿,远离尘世,远离人性污染。每一次经过传统文化的洗礼都会变的神清气爽、心灵通透,继而兴致盎然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自然,对于国学的排斥、非议、抵拒、曲解也层出不穷。很多人以国学中的糟粕思想来论述观点,比如孝道宣扬:守孝、祭奠,论语主张:“事君,能致其身……”等等,则是愚孝愚忠,很繁冗,不够灵活。还有一些则是奴性思想教育,会将人变成弱者懦夫,也会让人固步自封,甚或有一些顽固,抑或是教条愚昧,难以应付飞速发达的新时代。

      自然,国学发展至今必有其时效性和时代实用性,择优而从,去其糟粕,纳其精华,则可顺应其变化规律。而更多原因则是我们并不能够洞彻古文古义,所以,若要用现代思想去理解,必有歧义,若要学习,须博学广闻,方可得到真正要领。

      事物规律大致如此:利弊优劣,美丑善恶会同时出现, 从事国学研究传承工作和学习国学的众多国民中,自然良莠不齐,品行各异。我曾遇到一位被请来讲学的河南讲师,讲座结束后我赠送他著作时,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无情拒绝,情景十分尴尬,如此不懂“面德”,不通情理之人,来宣导传播国学也确实令人堪忧。

        我于今年盛夏参加了青山区文学道小学与陶然书院举办的国学开笔礼活动。一场现代文化与古典仪式的交接,将古典文化的神秘在今人面前铺展开来。数百名学生和家长身着传统服装参与其中,场面宏大壮阔,让观者无不心神激荡,为之动容。每个环节认真庄严:“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师生之间多了对教育的庄重。尊师重教、爱生如子的理念植根于每个人心中,一时间,让现场的人们感觉到了传统文化的伟大与神圣。老师与学生从此必然会重视教育与学习,自然会全力以赴倾情投入。于是,一种仪式中的观念变化让人始料未及。我不由感谢刘美丽校长和王磊,他们合力为当地的文化领域发出了一次响动不大却震撼人心,规模不宏却影响了时代的声音。这样的坚定心志和圣洁情怀必然会培育一些意志坚强、浩然正气的学子。

      传统文化倡导“感恩”、“慎独”、“明德”、“知止”,让人自省,促人开悟,影响了很多人,国学研究会的吕会长在与我交往中常恐:因果相报,不愿有丝毫占有他人利益的心念,凡事皆“与人方便,让人三分”,使人觉得特别融洽,便是国学之精要之处,将人性中的杂草除去变得干净、纯正、茁壮。

      众多学习传统文化的学子中,无一不被其文化魅力感染、感动,甚至会有这样的感慨:传统文化可复情感于将倾之际!我在国学学习中看到了很多人因为学习改变了人生态度,改变了生活状况,改变了心理思维,颇为欣慰。返回来再看一些依旧停留在古旧的观念、思维中粗俗野蛮、飞扬跋扈、不通情理、自私愚昧的人,不觉哑然失笑,怎么还会有这样灵魂贫瘠的精神乞丐?怎么还可以这样迂腐?

        不如见贤思齐,一起学习国学吧。

        我想,倘若全民学习传统文化,势必会有这样一个人文景象:彼此尊重、互相礼让,不会有争纷,不再你抢我夺;行为文明、品德端正,不再野蛮粗俗,性情桀骜;言论高雅、谈吐有致,再无恶语伤人,歇斯底里;人人温文尔雅,个个雍容华贵……相处秉承礼让,往来全凭良知,行为举足爱心,处世宽仁厚道……或许,再无法度,因为无人逾矩,也许,不必再行教化,因为,人人自觉,抑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或许,奸佞妄徒道歉忏悔,痛改前非。也或许,公共汽车上不再有座位,因为,频繁让座比站着还累,世界不再有警察,因为,天下无贼……

        也许,有人会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不该在人间。但我相信:只要普及国学,人间即天上!至少,凡人皆圣贤。

      对于国学的印象,我想说:学习国学!弘扬国学!致敬国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