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叙述的力量
20190426 叙述的力量
下午在本应午睡的时间里看完了《罗摩桥》剩余的一点部分。
好的叙述让人感受不到叙述的技巧,投入其中,笑闹随文字走。这些不炫技的文字背后是一种天赋,郑宸有种天赋,就如同村上春树一般。
尽管叙述是平铺朴实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屡屡被文字打动,并开始思考要如何才能写出这么自然而流畅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种讲故事的能力,不如说这是一种叙述个人生活的能力。我之所以会在阅读之后想到了村上春树,是因为《罗摩桥》的故事兼具了村上作品中常有的现实感和虚幻感。在个人陈述的过程中不停的穿梭于现实和虚幻之间,描写和叙述克制而客观,但对话中的妙语和故事结构性的处理,会时不时的让人擦擦眼睛去怀疑:这怎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嘛!因为我们所认识的现实盛不下这样的转折和丰盛啊。
单纯的记录一段旅途中的趣事和随想于我而言是可能的,但要把这一系列的事的前后转折,每个人物的对话和反应都体察到并串在故事中,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尽管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故事。
我第一次萌生叙述的念头是在高一时参加姐姐婚礼的那天。那一天的喧闹足以让我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一场婚礼上的百态。当时回家以后第一次拿出了本子兴奋地想记下当天发生的一切,现在记得的片段却唯有在婚车上,姐夫说诶这个显示屏上的speed是什么意思,我插话说是速度。姐夫和姐姐说“这孩子学习真好”。日常是无意义的,日常又是有意义的,那些现实的日常尤其难以评判他们的意义。纯现实的叙述是平乏无力的,但是往往靠着对现实的精准记录再添一些精巧的虚构,会对读者的现实性理解产生巨大的影响。《罗摩桥》中的拉古到底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念想呢?关键在于通过在构建了现实性之后置入的那一点虚构表达了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对,叙述的情感通过那一点虚构倾泻。
如何把握叙述的力量呢?没有上过写作课,但是最近愈发从喜欢的叙述中体会到两件事的重要性,一是观察,二是练笔。观察近乎基于本能,稍有敏感心思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只是现代人更多会以简短的文字片段表述(常见于朋友圈或微博),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记录,但太简短的篇幅根本难以直起腰来施展拳脚。因而对一件事情的完整叙述的刻意练习非常必要。也是我现在正在实践的功课。
在叙述的过程中,总在斟酌,对字词的搜索、对表达的重述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昨天看到一句话:“阅读和写作是这个时代最简易的冥想。”有一定程度的认同。阅读更多取决于阅读内容的质量,所以不那么明显。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提笔或开始敲击文字,思维一定是一以贯之的。好像一条河流,在流向它应当前往的地方。这个过程,内心会达到高度的平和和愉快,我感受到了表达的力量。这是一种对外发声,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在没有受众的心境下,又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受众。世界在静静听我说,说我的秘密生活,说我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在那些偏头沉思的瞬间,感受到了一种被偏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