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土拨鼠名词解释手册配套拓展

新闻娱乐化相关链接|新传土拨鼠团队名词解释手册配套拓展

2017-06-10  本文已影响80人  4a7b14ea6219
新闻娱乐化相关链接|新传土拨鼠团队名词解释手册配套拓展

新闻娱乐化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即时性、互动性、信息海量等优势,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趋势,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提起新闻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一批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的出现,其内容主要是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人情味、趣味性浓的社会生活内容,其中不少新闻还带有故事情节。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伴随大众化报纸的煽情之风达到了最高点,随后是黄色新闻的泛滥。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绯闻案,是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而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此后,周末版、星期刊盛行,随后90年代中后期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的出现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

一是 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

二是 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

三是 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新闻娱乐化的负面作用:

第一,“娱乐化包装”的新闻节目为了达到娱乐观众目的,常常顾此失彼,使新闻内容传播流为表面化、肤浅化,难以对新闻事实做真正深入的分析与评论,对新闻所反映的某种社会普遍现象作真正到位的价值评判与引导;更有甚者,为了取乐于人,有的新闻可以要素不全、事实不清、新闻来源随意编造;有的可以对新闻事实局部放大、人为情节化、故事化、随意引申、类比、评论、链接;有的播报过程中语言戏谑、生造词汇。 这一切违背了新闻报道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和专业要求, 其结果是混淆了新闻与娱乐的界限, 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失去了一些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 

第二,“娱乐化包装”新闻节目办得多了,占用了不少人力物力,影响到真正专业类、严肃类的新闻节目。新闻娱乐化倾向反映了一些媒体避难就易、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急功近利的倾向。有的台甚至把新闻娱乐化当成提升收视率的重要举措来抓。这种泛娱乐化潮流从新闻节目总格局和总效应上起到了消解新闻专业化建设的作用,很不利于媒体自身的长远发展

第三,新闻娱乐化容易导致新闻从业队伍专业意识的消退和 专业素质的下降。

第四,新闻泛娱乐化也将对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1、受众需求 

媒体的各类节目,包括新闻类节目,都是为听众和观众设立的。一个没有观众的节目,无论是高雅的还是庸俗的,其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几十年来,我国的媒体在播报新闻时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导语、主体、五个W。但随着我国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国外新闻报道新理念的不断涌入,人们也迫切需要在亲切、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信息,用娱乐化手段包装新闻类节目正适应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所以,电视新闻、电台新闻纷纷以“软新闻”为主,根据观众的口味调整自己的定位,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走大众化道路,以争取更多的受众。

同样,一些报纸的新闻版面,很多报道是百姓生活的一些琐碎事情,或者是让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笑谈的文章。

受众在新闻娱乐化的地位是“催化剂”,是他们促进了新闻娱乐化进程。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容易被受众牵着鼻子走。

2.媒体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来,广告商掌握着媒体的经济命脉,决定了媒体的生存与否。而广告商是否投资一个媒体取决于这个媒体能否吸引受众,能否为他的投资带来最大的利益回报。所以,吸引受众不仅是媒体的目标,也是广告商投资媒体的衡量尺度。

3.国际媒体理念的撞击

国外特别是美国,都在强调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施拉姆曾提出:“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大部分畅销杂志;大部分广播,除了新闻、谈话类节目和广告;大部分商业电影;还有报纸内容中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娱乐的功能。”

这种新理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媒体界,他们也大胆地结合了一些符合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特色的新闻娱乐化。

针对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网络媒体从业者都要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社会责任论、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等新闻意识,应该牢记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加强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传媒从业人员应该谨记自己的社会公德以及身上承担的重任,恪守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二、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及受众的自身素质

对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入行门槛高低不齐,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由于网络新闻的双向互动性,受众可以对一则新闻进行评论,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受众的媒介素养。此外,网络娱乐新闻从业人员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多样的文化始终以健康向上为主导方向,因此新闻从业人员要肩负起舆论导向与审美导向的职责。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通过对新闻的正确把关,积极有效地引导受众。同时通过媒体正确的影响、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引导,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形成良好的网络新闻舆论。

三、完善法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督

虽然相关的新闻行业规定有很多,但我国至今未出台《新闻法》,新兴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但相关的法规却不是很健全。因此要不断完善有关网络媒体的法规,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媒介生态环境更加法制化。另外,由于网络的双向互动性,网络的大容量性,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优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实行新闻舆论监督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应用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去引导新闻的走向。因此有必要从宏观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因过度娱乐化而造成的理性缺位,更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新闻娱乐化的某些做法,比如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化等等,从客观上讲,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要求解压、追求娱乐的需求。但是,新闻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节目。新闻的基本功能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新闻娱乐化终究只能是新闻传播的一种边缘化现象。

当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硬性新闻需要趋势转旺时,以真实、迅速、客观、公正取胜的新闻应该是新闻传播的主流。作为新闻消费者的受众,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不要热衷于一些小道消息,或者是花边新闻;要不断自我充电,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层次。

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新闻娱乐化进行相应的管治。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新传土拨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