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9478/ab2f20559fb09e57.jpeg)
曾经有一次几个同学組局聚餐,上菜前服务员给每个人分发了一套餐具,这时,有位女同学从坤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小盒里是一双精致的筷子和一把汤勺。
众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意味深长。这时,女同学侃侃而谈,说她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西洋视频介绍,一些小饭店的餐具卫生不达标,建议随身携带一副餐具。而且,还不忘记提醒大家也效仿,下次记得自带餐具,以免病从口入。
众人微微点头,却无一人附和,席间出现短暂的尴尬,尤其是那天做东的同学,面有不悦之色。
同学小聚,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这个小插曲,让气氛冷了场,在后面的谈话交流中,我们这位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女同学受到了冷遇,没人主动跟她聊天。
我不知道她是否有所觉悟,作为一个情商值正常的人来说,那顿饭应该是吃得味同嚼蜡吧。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因为人家是做保险行业的,情商就无需多虑了。在下一次小聚时,我发现她再没使用自带的餐具。
在公共场合就餐,有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我是支持的。只是,还需要分场合。
如果你是独自,或者跟家人在外用餐,自带餐具并无不妥,还应该发扬光大。但如前所述的聚会则需要另当别论。同学邀约你是出于善意,不能伤了人家的心啊。国情讲究的是客随主便,你是嫌弃饭店的档次不够吗?
西方人的卫生习惯分享错了吗?那倒不是,是因为人家的用餐习惯不同,他们习惯分餐制。显然,国情的不同,导致了水土不服。试想,一桌人筷子伸进同一个盘子,你的筷子再干净,又有何用?总不能你一个人分餐吧,那就真成众人眼里的怪物了。
还有被很多人诟病的AA制,咋那么别扭呢?若在沿海开放的发达地区,可能还容易被人接受,内地受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确实难以接受,除非几个人提前商量好,但这种场合如果强拉硬拽,再道德绑架,那就更加离题万里,想必这也不是西方人的初衷,那岂不成不土不洋,不西不中?
生活中不合群的人也不少见,多是比较清高,愤青,看不惯张,看不惯李,就是不知道别人看不惯他。或者也知道,但依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动。这样的清高,在我们身上多多少少总是有的,心态好的能及时调整,自我修正,否则很容易被孤立,边缘化。
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当中,在这个日益强化合作的世界,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合作无处不在。相互之间都有依存关系,有情感关系,有利益关系,当然,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立场。但无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