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沪江cctalk有个_约会

关于“中国梦”的研究资料整理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46人  a165b9721060
关于“中国梦”的研究资料整理

      “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会陌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人都做过梦。当然,梦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梦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或精神现象;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梦是他们描述人生境遇、抒发人生情怀的重要题材;对于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哲学家而言,梦则是他们进行理论反思的一个对象,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等人对梦的性质、来源、意义、内容等作了系统探究,形成了一整套富有创见的梦学理论。中国梦这一概念并非只限于生理学或心理学的意义上来使用,也有别于西方思想家的梦学理论。中国梦尽管也是一种梦想,但却没有指向空幻的梦境。它主要是指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准确把握我国近代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展望,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关于民族复兴的理想蓝图。

      首先,中国梦是一个严肃的信仰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有多种多样的划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心理学关注的一种自然梦,它是一种无法控制的虚拟意识,由于物理、生理或心理因素的刺激,引起大脑少部分神经细胞的活动,使高层次的大脑机能呈现一种最低水平的意识状态。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揭示了人类梦的奥秘———梦是欲望的满足,它潜意识地包含了各种心理机制的冲突。而梦想则完全不同,它表达了一种积极的追求,是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源泉。中国梦是一种理想,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表达了人们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梦想经历着痛苦,梦想也追逐着幸福。我们可以对梦进行分析为人们的心理疗伤,这是心理学上的梦;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梦的解析看作是分析生活的重要线索,通过积极的梦想改变自身,改变国家,甚至改变社会,这种梦想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信仰和精神追求问题。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终究是人民之梦,其实现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且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这些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体现,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起点和终点,蕴含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梦既根植于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也是近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断完善的进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内涵,其缘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演变,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无产阶级的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证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演化的成果,是有着多位一体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

      实现中国梦,内在涵义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进行的系统结合,包含着中华民族加快向小康社会的行进步伐,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追求。国家富强是我们的最高追求,符合目前发展中的中国进行传统农业社会的转型、逐步迈进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特征;民族振兴是梦想实现的具体内容,中国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用繁荣昌盛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是中国梦追求的终极目标,包括可靠的社会保障、好的教育、满意的收入、完善的的医疗卫生保障、优美的环境等等更多具体复杂的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构成了中国构的完整体系,三者之间彼此关联,辩证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励精图治的使命特点,反映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同时,政治意义上的中国梦又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号召。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

      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可能会有坚实之基础,人民幸福才会有机会和希望。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强国梦,集中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富强梦包含着国家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繁盛两个方面。中国梦首先应是政治大国梦。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人口大国、领土大国,在多极化的全球政治范畴中,对世界政治走向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大国梦,不是奉行在全球范围内到处侵略扩张霸权主义,而是着重于处理与世界各国及地区和平共处的合作关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今天,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更趋激烈、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政治格局变化多端的发展调整期,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奉行和平共处的合作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导向和影响世界的能力,努力争取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世界政治利益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理念的构建,必将更加助力于中华民族政治大国梦的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合作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梦,定然包括经济强盛之内容。近代以来,欧美国家通过经济上的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工业革命,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体制改革等方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率先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建国以来,就极为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

      民族振兴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必要前提,中国梦是全民共享的复兴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经历了五千年风雨沧桑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成为指日可待的事实。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创造了延绵不断的人类文明,为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具有强大的世界影响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梦是民族振兴的文明中国之梦、文化中国之梦,是在全球范围内重建的中华民族的形象之梦。在代表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梦”逐渐褪色以及提倡集体福利精神的“欧洲梦”正在探索的历史新阶段,中国梦作为中华文明的向世界宣示的文化标识,是对传统的中华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扬,通俗的表达了中国文明内在的文化品质,并体现出适应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普世价值,集中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走向,同时也向世界说明,这个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可以科学地避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方的弊端,从而在参与全球文化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在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中寻求更为积极的贡献。这就需要中国人民在继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吸收,并借鉴其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能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切合时代主题,对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内涵进行真正的发挥和提升,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全球认可和认同,并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展示出中华文明特有的品质和内涵,显示出持续的生机和强大的竞争力,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和平、创新、开放、理性的文化中国,早日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中国梦作为人民之梦,也必须具有为人民谋利益的内在要求,全体中国人民都共同享有梦想的果实。这说明人民幸福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构成,也成为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外在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学说。中国梦是人民之梦,百姓之梦,代表着每一个体和家庭对安全、幸福、自由、成功等梦想的企望和憧憬。中国梦最终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里所讲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个体之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具体成员,民族的利益与梦想必然包括这每一个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盼望和追求,代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呼声,无论是个人的住房梦、就业梦,还是集体的生活保障梦、环境优美梦,亦或是国家的繁荣昌盛梦、走向世界梦,这些梦想的最终实现,都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自主能动性的良性发挥,并落脚于每一个体的自有利益满足。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非常关注无产者本身的自由和权利,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应该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人民虽然历来遵循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文化传统,但今天的中国梦,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个人利益的承认和保护,其基本内涵有意识地体现了对中国人民个体的重视与关注,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传统的集体主义作了最新的诠释,强调集体和个体的辩证统一,在维护集体利益的不排斥个体的需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心为民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因此,中国梦最终人民幸福之梦,它既体现了国家层面深远的立意,也描绘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复兴蓝图,同时,中国梦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关联,体现出广大中华儿女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共同建设复兴梦想的美好愿望。

      中国梦是世界“大同”梦

      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也是世界“大同”之梦。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中国,以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与时代风貌参与到世界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向世界传递出中华民族敢于创新的历史风范和开放进取的时代特征,同时紧密切合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向,与世界和平相处,互利融合。

中国梦是中国全球化的“软实力”展示。中华文明一直在世界的历史中源源流长,从未间断。今天,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化并存,中国梦是一个既传承历史的优秀、又发扬现在光彩的文化中国之梦,以和平的姿态、尊重的态度向世界展示一个热爱和平、富于创新、既开放又理性、既富有自身物点又多元化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国,显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中国梦属于中国,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建设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中国解决好自己的经济增长、粮食、环境污染治理、科技更新等涉及全球的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朝着“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目标前进,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包含着世界各国家及地区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及经济上的开放互利关系,同时也辐射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内在和谐,具有共享战略机遇和经济利益的本质特征。中国梦的实现,标志着中国“软实力”,助推着人类整体梦想的实现速度。

      其次,中国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化历史,这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优秀的中国精神传统,不断鼓舞着中华民族前进和探索的勇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为了理想的实现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振社会的构想,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主流文化意识的重大提升,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思想成果。中国梦根植于优秀的历史传统,又与当代的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内涵,对加速世界文化融合,促进全球价值认同,加快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深厚的渗透力,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中国梦是世界“大同”梦,这个梦既是中华民族根据古代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传承,也体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平和生活幸福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们遵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梦想,这个梦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世界人民,终将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中国梦不只是中国阶段性发展目标的延续,而是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向世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存在意义。深受孔孟文化影响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自身的独立及与世界关系的和谐。新世纪的中国梦,注重在继承传统文明同时,强调中国“软实力”的增长,这有利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难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接受的问题,使中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最终使中华文明更有渗透性,更能保持活力,并使之受益于世界,让世界受益。

      这些观点,充分说明了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是维护全球和平和创造人类幸福的生力军。中国梦是世界的共享梦,实现中国梦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世界梦想。

其一,在国家、民族层面,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其中自然潜在内含了发挥伦理文化的内涵,即提高国家伦理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使中华伦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光彩。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应是综合性的目标,不仅仅包含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的繁荣进步和全面复兴,更是包含一种伦理道德层面的道德理想的复兴,而且某种程度上,这种伦理道德层面的中国梦就是整个“中国梦”的伦理文化“芯”之所在。因为,正是这种伦理文化芯,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伦理文化的现实超越性使得“中国梦”自然内含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和价值范式,能促使人们向往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渴求幸福和谐、厌恶无序混乱,追求公平正义、反对腐败特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伦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整体实力,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功能和前行方向,是推进“中国梦”的内驱力和表现力。

      其二,在百姓、个人层面,“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国民的道德理想。“中国梦”不仅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同时也是百姓之梦、个人之梦。“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代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民众希望和追求的表达。“中国梦”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这个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l o他又通俗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期盼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老百姓而言,希望的是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等,他们要圆的,是大学梦、创业梦、艺术梦、高薪梦、住房梦、健康梦等等。因此,只有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方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理想与个人梦想相互衔接起来,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菲利普·巴格比曾指出:“在整个历史上。每一种文化都由于独自的风格.亦即一套观念和价值而带上了特性。”任何一个社会的各种文化,都会作为一种制约因素投射到价值体系上,影响到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价值表达.也深受一定社会和历史阶段的各种文化(如:风俗文化、制度文化、地缘文化、宗教文化等等)的影响。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就曾说到:“事实上,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而在讨论到我们自身的文化之母,也就是知道今天仍对我们影响的这个文化时,作者和读者就更不可避免地要随时受个人意见和个人感情的影响了。”

    “中国梦”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梦想”、“理想”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是“梦”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中国对“梦”一词并不陌生,有关梦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诸如庄周梦蝶、周公解梦等,几乎人人皆知。但是,“中国梦”中的“梦”并非生理上的睡梦。而是心理上的梦想、追求和抱负。中华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追逐梦想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古代如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表达了农业社会中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望:近代诸如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说到的,“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则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期盼与寄望。纵观中华民族追逐“梦”的文化事迹,举不胜举,从嫦娥奔月的远古神话传说到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从大禹治水到长江黄河上建立的座座高峡平湖,数年来,潜伏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梦想.始终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事实上,梦想只有成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时,才能走上向现实转化的道路。“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而是一种整体性、目标指向高度统一的特定思想意识,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是全国人民追逐梦想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中国梦”的提出.焕发了人们内心追逐梦想的情感,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追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原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大的优势,能更大程度地达到“形而下”的物质期盼和“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的结合。“梦”作为一种符号。代表的是精神、价值、文化。中国自古有源远流长的“梦”文化,其中不乏有“黄粱美梦”、“白日做梦”,因此“中国梦”的提出,会让人不禁质疑,既然是梦,就并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怎能确保“梦想成真”?“中国梦”的提法是否够严谨和周全?若仅从存在国家和社会利益分化的方面来看,在对“梦”的表达和提上,“中国梦”与历史上的“大同梦”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终究是有原则上、根本上的区别:建立在“中国梦”基础之上的国家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后者则是宗法君主专制;古代社会中“梦”的推进全凭君主的“开明专制”意志,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而现下的“中国梦”的实现依靠的是广大人民,除了在价值上达成共识,还有一系列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法律制度的保证,是可实现的、可持续的;古代社会是皇权统治,等级森严,有盛有衰,有治有乱,人分为三六九等,“梦”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带有统治阶级的烙印,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虽然也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但人民的权利是平等的,经过长期努力,迸入共产主义社会势在必行的。尽管二者存在原则上的差异,仍不能否认的是,古代的“无为梦”、“大同梦”等社会理念对社会的前进作出了种种努力和成绩,其经验教训仍是值得我们在推进“中国梦”时加以借鉴的。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冉冉升起的一面积极向上的旗帜,必将在整个国际社会备受关注的同时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巨大成功和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人类历史变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世界的福祉,很大程度上具有世界属性。因此,在世界全球化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将“中国梦”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考察,在全球化的视野和背景下研究,既有助于社会各阶层认同并践行“中国梦”,也有助于国际社会认识并理解“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追梦者,“13亿追梦人实干兴邦”,因此追梦人一定是一名实干家,目的是为了兴邦。其次是个人梦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梦空前地凝聚了中国人的共识,只有每个逐梦人劲儿往一处使,有目标,有自信,有行动,大梦才能实现,大家才能共享梦想实现的成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只有从实现民族复兴角度出发的个人梦才是中国梦。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梦的实现是整个民族和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夙愿”;“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因此,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夙愿和期盼,对中国梦的讨论应更多地立足于国家高度。

      此外,中国梦的现实维度还体现在其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面。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着重强调了中国梦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他说到:“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更为简洁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来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心理积淀和集体意识的强支撑,来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现实需求而赋予的现实性、实践性及价值理性,来源于民族复兴、国家。

      在讲到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认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但很少有人深入富强、人民幸福“三位一体”而带来的心理稳定感和精神爆发力。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继承性和借鉴一切先进文化成果的开放性。

      民族复兴是中国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和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首先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责任。 民族的历史性、文化性、群体性,决定了任何国家和个体都必须在民族基础上才能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离开民族而谈国家、人民和个人,都会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

误,任何人、任何政党,任何国家,都不能超越和凌驾于诞生自己的民族之上,否则就会成为民族的“不孝子孙”。 强调和强化中国梦中的民族复兴梦,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

人民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和整体中,赋予国家、人民以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 当年有人尖刻地问毛泽东“你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是中国人”时,毛泽东机智地回答,“你这个问题好像是问我先有母亲,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明确的回答,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心中,民族永远具有优先地位。 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民族之中,才能由于历史连续性而取得心理情感上的合情合理合法性,才有民族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基于民族的广泛性、整体性和文化性而获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及动力。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核心,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之所以强调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核心,并且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完全是基于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实际及其“国家事实上已经成为民族存在发展的基本载体及形式和人民生存

发展的基本依托及国体保证”这一现实,在当代世界,无论是离开国家而谈论民族发展,还是离开国家谈论人民生存和发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脱离实际的。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上,国家一直作为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形式,作为人民和个体存在的基本依托和群体保证,这一现实决定了国家富强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中的核心和保证地位。 在当代中国,国家富强首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富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华民族的基本载体和延续,它的富强程度就决定着民族复兴的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人民的基本依托和国体保障,它的富强程度也就决定着人民幸福的程度。 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凡是希望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人民幸福的,就应当希望国家富强,就应当以国家富强为己任,并在实践中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全社会必须由此形成共识,国家富强梦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为国家富强做贡献就是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做贡献。 要坚决防止和杜绝在否定国家或离开国家的基础上谈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倾向及其行为。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灵魂,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每个个体构成的人民群众,是民族存在的最终形式,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没有人民,没有个体,民族就是虚无的,国家就沦为空壳,只有有了人民,有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民族和国家才有了生命,才有了生气,才有了活力。 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民族存在和发展是为了人民和个体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为了这个国家内的人民

和个体的幸福生活。 中华民族“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就很好地反映了民族、国家和人民之间本末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 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邓小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江泽民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要求国家、政府和社会要“保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习近平要求共产党人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执政目标,就很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关系上的科学理解和正确选择,体现和践行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讲到人民幸福时,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一个个体的幸福追求,习近平多

次强调,要创造出人人出彩的社会环境,并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中国梦作为人民幸福的梦,既是作为整体的人民幸福梦,也是作为个体的人民幸福梦。 我们不能用个体

否定或质疑人民整体,也不能用作为整体的人民忽视或否定个体,人民幸福与个体幸福是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人民就是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人民幸福就是整体幸福和个体幸福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中国梦具有鲜明特色、显著优势和强大活力的重要根源。

      首先,从提出的根据看中国梦,古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是它提出的文明传统;复兴之路的经验启迪是它提出的直接历史前提;民族振兴的强劲生命力是它提出的事业底气;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成功开辟21世纪美好未来的坚强意志是它提出的时代预期;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自觉和精神旗帜升华是它提出的现实需要。

      从提出的终极目标看中国梦,它既是社会全景的宏大述事,又是植根个人生活的百姓情怀。中国梦的实质是推进国家、民族和人民这三个层次的历史主体的全面发展,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这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那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这一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提出中国梦:既是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又是为了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中国梦植根民族、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放眼未来。

      由此可见,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既依靠人民主体的劳动创造,客体上又取向于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因而就价值主体而言,必须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凝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驾驭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叠加影响,化解当代中国诸多现实矛盾问题的混沌与偏颇,以为人民奋斗指明目标方向、提出艰巨任务、揭示特点规律、明确重要遵循和汇聚强大力量。就价值客体而言,要保障人民个体权益的丰富性和正当性,捍卫民族整体利益的根本性和神圣性。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双赢。当前,中国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既要以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形成托起中国梦,又要以对中国梦的认同来践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梦也必将由中国的成为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现实价值选择,共产主义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梦首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相统一的中国人民之梦。承载这一伟大梦想的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就道路而言,任何一条道路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目标或目的地只有与道路的方向性相一致才有可能到达。因此,道路对于目标或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关乎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两个“关乎”揭示了道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价值。对于中国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正确的道路,同时也是惟一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说:“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从一个封建帝国变成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自此,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就成为时代的主题。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居民收人显著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总之,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探索出的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梦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梦从政治价值、发展道路、制度安排、理论指导等层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为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魅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价值选择的坐标,同时也为发达国家的再发展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启示。总之,中国梦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它必将给全球带来巨大的机会,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新范式”.中国梦的理论体系的创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改革开放的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近代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制度变迁中,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文明的历史脉络中总结而成的。百年一脉,千年一理,这上下5000年中,中国梦始终是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不懈奋斗,是精神上的理想高度,思想上的理想制高点,为了这个梦,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品质,奋斗气质。中国梦的产生,首先是一种新思想的诞生。它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新的里程碑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新的历史高度,也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哲学原理上的一次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毫无疑问,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探索,其目的是要使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有尊严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概而言之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描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当前中国人民渴望和向往的幸福生活之诉求。中国梦通过一种大家认可的形式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 走向社会。因为我们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我们党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同时, 中国梦又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不仅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 让世界知道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世界人民,让世界知道中国梦与世界梦尽管不同, 但是相通的。 而且中国梦也是一个面向社会大众的话语体系, 让人民知道,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人民的梦, 就是人民期盼好的工作、 好的教育、 好的医疗、 好的住房的民生梦、 尊严梦、 成功梦。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 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 说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 并不意味着中国梦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相并列的, 而是说, 中国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坚持、 捍卫和运用, 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立场、 观点、 方法,在着眼现实问题的思考中, 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这两段话说明, 实现中国梦与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说法, 或者说同一个目标两种表述。 也就是说中国梦应该从 “树立什么理想、 如何实现理想, 树立什么样信念, 如何实现这个信念” 这个角度去认识, 而非思想体系上去认识。 不从理论体系角度定位 “中国梦”, 并不是说新的中央领导没有理论创新, 也不是说不能构建新的理论。 而是说还需要时间沉淀和实践经验,需要一段历史经验的总结, 只有到了一定时候, 实践经验丰富了, 理论认识成熟了, 就会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到那时, 想不总结、 不概括都不可能了。 说不从理论体系上定位中国梦, 也不是说不需要加强对 “中国梦” 的宣传, 作为战略思想,作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奋斗目标, 当然可以而且应当加大宣传力度, 重在从重大战略思想,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 从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角度,进行宣传。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而且也是和平梦、发展梦、共赢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幸福梦。中国梦符合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仅关乎中国命运,而且关乎世界命运;不仅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且也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幸福。因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时,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是开放的梦想,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梦想的实现,中国梦想的实现也给世界人民带来各种发展机遇、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的梦是什么?“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对“人民的梦”最真实、最朴素的描述。“中国梦”最终就是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中国梦”本质上不同于“美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美国梦”是个人的富裕梦;“中国梦”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思想基础和灵魂是集体主义,“美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梦”具有包容性,“美国梦”具有排他性。“中国梦”是根据“中国脚”量身定做的“一双鞋”, 这双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是和平之梦,而不是霸权之梦。中国的复兴,走的不是战争掠夺的道路,而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是用中华文明取代其它文明,而是要实现文明的和谐共生;不是要取代其他国家的地位,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梦”是发展自己和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统一。

      “中国梦”不仅是国强民富之梦,也是文化复兴之梦。一个能够广泛地影响世界的大国,一定是一个思想家辈出,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的知识生产中,不断推出新的整体性思想体系的国度。 “中国梦”就是要在追求经济复兴的同时,复兴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努力建设文化强国,使未来中国文化能登临世界文化峰峦。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美国加州会晤奥巴马总统时指出:“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是合作、发展、和平、共享的梦。这与美国梦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习主席对中国梦的阐释,是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世界发展态势和趋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正确判断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后提出来的,它描绘了人类未来发展的蓝图,不仅是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梦包含了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而要富强就要有经济的大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和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发展难题,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中国的新发展观纠正了西方“现代发展观”的“不受限制的经济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将人类生产和消费与自然界能力联系起来,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重塑自然以符合人类面貌的自然观,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种发展理念不仅关乎中国人的福祉、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永续发展,也着眼于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因而不仅为中国人所接受,也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国际责任担当。毫无疑问,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以中国人民为奋斗主体的梦,是造福中国人民的梦。同时,中国梦也是属于世界的,是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实现美好梦想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中国梦向世界释放出了善意和坚定意志,即中国绝不会以牺牲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牺牲他国核心利益和合法权益为代价,中国绝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干损人利己的事。中国梦的实现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梦不是霸权梦,中国既不争霸,更不会称霸。恰恰相反,中国梦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国发展了,有利于国际反霸权主义的正义事业。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十亿人的中国不坚持和平政策,不反对霸权主义,或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己搞霸权主义,那对世界也是一个灾难,也是历史的倒退。十亿人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十亿人的中国坚持和平政策,做到这两条,我们的路就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到了“俄罗斯梦”,并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国梦”与“俄罗斯梦”的对接。2013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阐述了“非洲梦”尤其是“世界梦”的重要思想。他说:“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关于“世界梦”的重要思想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梦”,都与“世界梦”密切联系着,“世界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71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我真诚希望,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因此,无论是“俄罗斯梦”、“美国梦”还是“法国梦”等多个国家的梦,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再讲“世界梦”,是“世界梦”的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已非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中国梦”的追求过程始具体化。终与世界息息相关。“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而整个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梦的推动。自从“中国梦”提出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公共场合阐释中国梦与世界梦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强调二者是密切联系着的。夯实中国梦的基础,实现中国梦,可以为世界梦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而且表明中国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样,世界梦的实现又会反过来推动中国梦,为中国梦提供一个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从这个视野看,也可以说“‘中国梦’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携手共赢的‘世界梦。中国不应做脱离世界的狭隘民族梦,世界也不应做排斥中国的“西方中心论”梦H一。自“中国梦”提出以来,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质疑之声再次响起。“中国梦”是否会成为别国的噩梦?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首先,中华民族素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在外交上也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与他国相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次,中国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并未反对他国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是鼓励其他国家与中国一起共同致力于世界梦的实现。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坚持认为中国与世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和平的发展理念是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连接起来的纽带。改革开放尤其是进人新世纪以来,搭乘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世界经济变得更加具有活力。所以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梦的实现,都不会建立在打击他国梦想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在追梦的过程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饱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国家破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剥削、压迫以及贫困、动荡的局面,期盼过上一种安定富裕的生活。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这种理想社会而奔走呼号、不懈奋斗。虽然人们对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作出了美好的设想和努力,然而却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实现国富民强的正确道路,但是他们的探索和奋斗,却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国富民强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消灭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为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美好富裕的序幕;改革开放的实施,吹响了中国社会奔向小康社会的号角。从此以后,中国梦成为实现国富民强的价值导向,它描绘出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充满着实现国富民强的百倍信心,我们更加有能力接近和实现国富民强的各项指标。我们坚信:只要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发扬改革创新和务实精神,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早在2001年4月,我们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这段话告诉我们,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追求之一。2004年3月,我们党再次指出:“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也即是说,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促发展、谋发展的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中国梦”的提出,昭示着中华民族高扬起时代进步发展的高昂旋律,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三大历史任务、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昭示着中华民族把理想追求和精神旗帜高高擎起。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融人世界发展潮流,意味着中国这艘巨轮载着伟大的梦想前行,昭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信心满怀,开启又一个新的航程、新的时代。“中国梦”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国梦”需要转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这面精神旗帜需要转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才能真正落地,才有擎起的力量,才有趋赴的真实主体。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必须融入“中国梦”,才能像树苗植根大地,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展现人生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国梦的总体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2 年 11 月 29 日在国家博物馆发表“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讲话。这一重大观点就是中国梦的总体核心内涵、集中概括内涵,它是正确理解、对待中国梦的基础和关键,已成为理论界、学界的广泛共识。

      中国梦中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方面,就是要以中国古代曾经创造过的辉煌盛世为参照物,激励和感召当代中国人民再造中华文化繁荣盛景,再创中国领先世界的卓越地位,再夺世界上最富强最幸福国家的殊荣;另一方面,它绝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这种回复是一种超越和扬弃,要“回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它包括:实现现代化、综合国力的极其强大;中华民族呈现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崭新风貌、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创造出更多文明成果、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珍爱、崭新诠释和不懈追求等等.

2013 年 3 月 17 日,刚刚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习总书记继 2012 年 11 月 29 日首次阐述“中国梦”后对“中国梦”思想的进一步阐释,是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清晰表达和明确界定。 在中国梦本质内涵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紧密相连、互为依托:国家富强是基础,民族振兴是标志,人民幸福是归依;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的必然结果,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会反过来更加促进国家富强;只有三者同时都实现,中国梦才是圆满、完美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三位一体、彼此关联、互为犄角,共同诠释“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本质内涵.

“中国梦”的目标内涵一、“中国梦”的总体目标 “中国梦”的总体目标即为党的十八大制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202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梦”的具体目标

如果说中国梦从宏观上看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三个实现”,从微观上看是每一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的梦,那么,从中观上看、从具体领域和行业角度深度审视中国梦,

它可以分解为以下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1 、“中国梦”是中国的教育、科技强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必须要确保在 2049 年以前成为全世界教科文卫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得到大的提升,公民平均寿命得到提高。全社会崇尚创业、创造、自主创新,崇尚科学精神,要确保在 2020 年以前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49年以前,中国要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之一。

2 、“中国梦”是“中国经济崛起梦”。 经济是一切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中国经济崛起梦”应该放在“中国梦”战略中举足轻重的首要位置;经济发展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其他各个领域的事情就会跟着迎刃而解、好办得多。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这个“兴国之要”不松懈,扎扎实实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和档次,力争早日实现“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梦”、“中国经济强国梦”。 中国要确保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在 2020 年以前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赢得发展主动权,注重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着力提升知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确保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 万亿元人民币,力争在 2030 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且继续快速发展前进,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全面实现“中国梦”铸就雄厚经济保障。

3、中国梦是中国的政治民主梦。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民主范围和途径也将不断拓展,民主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民众将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建设服务型政府,财政供养人员要真正成为人民“公仆”。

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科技强军梦。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为了维护本国领土、主权和发展利益,是防御性自卫力量,是为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实现“科技航天梦”和“中国航母梦”上取得重大突破,高扬了军威和国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必须建设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一支

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一支英勇剽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不被外部反动势力所武力遏制、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不被各种挑衅、威胁、霸权主义所干扰破坏。

5、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祖国统一梦。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治理一直占据着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国家的集中统一,整个中华民族才能紧紧握成一个拳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华民族就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否则就会造成内耗、相互掣肘,甚至发生内战,进而导致国力折伤,民族利益受损,黎百姓遭殃,这是全世界所有有正义感的人都不愿见到的事情。另外,倘若国家长期不统一,外部反华势力极有可能会趁机插手使绊,挑拨离间,巧妙达到“以华制华、遏制中国”的险恶用心。中国的台湾和大陆至今尚未统一,中国是现今联合国安理会5 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完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统一是福,国家分裂是祸。和平统一台湾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核心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世界华人的共同期盼。我们这代人要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方针为指引,力争在 2049 年以前和平统一台湾,完成数代中国人的夙愿,堵住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过程中最大的漏洞,排除国家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的破绽和危机,拯救中华民族的国殇、弥补缺憾,成就整个中华民族的最高核心利益,这无疑将大大加速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统一祖国,人人有责;让台湾回家,人人要行动!让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多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断增强中国的国力,为中国加分!中国的实力越强大,和平统一的条件就会越成熟,台湾就会更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爱国报国就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中,奉献祖国就在随时随地之间;为了台湾早日回家,为了“中国梦”早日实现,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我们切记要真干、实干、拼命干!为了“中国梦”,我们在行动!

6、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社会和谐梦。 社会和谐就是社会不断促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逐步缩小,各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以保障和改进民生为重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群众维权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政治文明,社会管理有序,公民个体才能、素质全面发展。社会各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和谐有序。

7、 中国梦是“美丽中国”梦。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却遭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人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人民同样不幸福。“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一口号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美丽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自然、舒适、优美的环境当中,呼吸清新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到安全的食品,看到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原、茂盛的森林。李克强总理已经发出了号召,要求全社会要像对贫穷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治理大气、水、食品、环境等各种污染,坚决取缔高污染拒不整改企业,发展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经济,保护生态家园,净化生活环境,建设一个清新自然、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

8 中国梦是中华文化复兴梦。中华文化将在 21 世纪进一步创新发展,发扬光大,与异域文化、世界各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中华文化生产力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人民将享有更多文化权益,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必将逐步增强,中华文明造福全人类。

中国梦的多维度内涵;

中国梦”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社会时空的各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其丰富的内涵;不过,这也有可能出现不同角度的内涵存在犬牙交错、甚至部分重叠的情况。

1 从中国梦的承载主体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个人的;但是中国梦应当首先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是国家的“中国梦”、民族的“中国梦”。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是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的幸福才有保障;如果国家危亡,民族遭受欺凌,个人的幸福自然无从谈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此,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把国家、民族层面的“中国梦”建设好,“个人梦”的实现方能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当“个人梦”与“中国梦”相冲突时,“个人梦”必须服从“中国梦”。“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老母猪肥则小猪肥”等俗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从中国梦的实践主体看,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梦的辉煌必须构筑在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的美梦成真基础之上。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工人们的优质产品梦、农民的丰收梦,是企业主的致富梦、大学生们的就业创业梦,是银发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梦、莘莘学子们的大学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3 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基于我国历史方位、基本国情,涵盖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向度,承载着历史奋斗、反映了当下诉求、昭示着未来前景,是对当代发展进步中的中国在目标和路径上的总体规划和科学判定。

4 从价值维度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国强民富、民族振兴的光辉理想,是当前号召全体中华儿女迈向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和精神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和真理曙光。

5 从“地球村”的维度看,中国梦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是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梦,一个日益强大繁荣的中国带给世界更多的是福音和正能量。

6 从不同的视域空间看,中国梦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视野来理解:宏观上是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实现”,中观上是指本文第 7—9 页所述的八个分目标,微观上是指每一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的个人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不同于以“个人主义”价值理念为基础,以追求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中国梦”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理念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核心,以个人成功和与他人共同幸福为目标,是全体中华儿女为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求索奋斗的共同梦想。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角度看,“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国家的角度看,“中国梦”即是“强国梦”。“国家富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殷切期盼。在过去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都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入新台阶。2011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7.3 万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4[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与进步,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提出中国梦,不仅传承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的价值取向,也深化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根据具体国情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更是对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重要原则是共同富裕,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国家富强、共同富裕,还不能采用全国人民同步走的办法,只能采用分步走的战略,以“大多数民众的共同富裕”作为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标准和标志。“国家富强”体现的是中国梦的大国特质。从民族的角度看,“中国梦”亦是“复兴梦”。“民族振兴”是五千年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长期以来,作为华夏民族基本的文化心理之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品德和优良传统。所谓民族振兴,是相对于历史的曲折性而言的,它首先是全面的复兴,即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重新回到世界领先地位。其次民族振兴根本上是文化的复兴,即让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悠久文明与世界共享,以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并不意味着类似他国的大国崛起,而是在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优良品德基础之上,置于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包容共生、共同进步的民族基本文化心理之上的大国情怀,其要表达的是“以中华民族振兴,促世界发展进步”的雄心壮志。“民族振兴”体现的是中国梦的文化特质。从人民的角度看,“中国梦”也是“幸福梦”。“幸福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幸福观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的体现。其涵义不单包含使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上感到满足和幸福,也包含使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感到有信心、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充分表达了我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自身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5[1]

。“中国梦”的实现与否,“人”无疑是关键因素,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也是其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中国梦”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想汇聚而成,每一个个人的具体梦想则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个人梦想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每一个中国有志青年的个人梦想也必将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实现。

历史上的中国梦就是梦,因为那是无法变成现实的。今天的中国梦在本质上已经不是梦,关于梦的说法仅仅是一个文学意义上的概括。这个所谓的梦已经像东方升起的太阳,普照中华大地,已经是每一个中国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要把中国梦真正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还要经受很多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揭示和认识中国梦的本质,对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追寻的是百年复兴、民族振兴的民族梦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大国梦碎,西方肆意欺辱,无数先辈用鲜血不断的探寻,希冀实现民族振兴。110 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之近。 我们追寻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60 年的建国历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上下探索,有过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的坦途,有过“左倾”、“右倾”的挫折,我们在深刻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在深刻总结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实事求是、艰难探索、大胆创新,找到了一条合我国国情和建设需要,符合广大人民对美满幸福生活追求的道路。历史告诉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无数先烈追寻的百年复兴、民族振兴的民族梦。

我们追寻的是让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复兴不是为了强大自身而去侵占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再次迸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只是重拾昔日的荣光,更是为了让这个近百年饱受列强欺侮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让一度迷失自我的民族找到前进奋斗的方向、为了让备受欺凌的人民过上生活美满和谐的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有着更强的民族自豪感、更强的民族自信心,更强的民族责任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更加民主法治、更加公平正义;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有更好的工作环境、

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医疗保障,实现百年追梦的先辈们追寻的民族复兴、探求的国家富强和渴望的生活幸福。

二、探求的是繁荣富强、国富兵强的国家梦

近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国家主权旁落,国家安全惨遭肆意践踏,国家尊严受人肆意欺辱,人民生活惨不忍睹,随便一个国家都可以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随便一个外国人都享有欺凌中国人的特权,除了政府是中国人,海关是外国的、铁路是外国的,国之不国。两个甲子前的甲午海战,更是把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深渊,中国洋务运动比日本明治维新早,北洋水师舰队总吨位强于日本海军,但北洋水师用全军覆没的结局告诉世人,国之不国,追求武力却没有战力,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没能实现,国富民强更加遥远。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四分五裂的中国,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经历多重磨难,国家独立、繁荣富强显得弥足珍贵,成为了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百年抗争、百年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百废待兴的中国,人民生活依然困苦,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2012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国家繁荣富强是宏观条件下实现中国梦的显著标志,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国富才能兵强,才能独立于世界,不被人欺凌。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抢抓机遇、化解风险,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探寻的是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人民梦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探寻的中国梦,就是要每个人共同享有富裕安康的生活、梦想成真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改革开放之初,打破“大锅饭”,选择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中国梦的提出,则开启了让所有人富裕起来的时代,它是属于全民的富裕梦,属于每个人的富裕梦。梦想激励人民前行,实现更需脚踏实地。当前,国家高速发展,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国家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质量获得了较大提高。 我们探寻的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人民梦, 其实质就是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每一个人的奋斗,每一个人梦想的实现,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个人梦的实现来共筑、来推动。每个中国人都过上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实现了中国梦。

习总书记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定义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是“中国梦”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具体要求,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次厘定出“中国梦”的轮廓。这三个方面又紧密相连、相互统一,共同统一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要求之中。

(一)伟大复兴的民族梦

“复兴”,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为之魂牵梦绕,不懈奋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为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从纵向上看,中华民族 5000 年的历史中,以汉唐时期最为兴盛,宋明则相对较弱,但是即便是在相对贫弱的宋、明时期,中国也依然是全球最大和最强盛的国家。直到 1820 年,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仍高达 30%以上,仍属全球之首。明朝中叶以前,世界 300 项重要的科技发明,中国发明了 175 项。清朝乾隆末年,世界上 10 个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中国占据了 6 席位。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厦”开始崩塌,中国这只昔日东方的雄狮开始失去了往日威武,成为了列强蹂躏的对象。正如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

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如何恢复中华民族的昔日辉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寻的梦想,如何让已经病入膏肓的中国健康起来是每一个中国人责任,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中国梦”所阐释的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中国梦”中所阐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是恢复汉唐时代亦或是回到康乾盛世,我们所倡导的“复兴”之梦是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基础上,汇集中国力量,凝聚中国精神;是要凝聚 13 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共同推动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让中华民族重新成为引领世界的“雄狮”。我们所向往的“复兴”也并非一些“小人”眼中的倚强凌弱,甚至侵犯他国。我们所向往的“复兴”是一种“和

而不同”的君子精神,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同于西方带有侵略性质的“复兴”,相反我们所定义的“复兴”是对整个世界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复兴”。新中国 60 年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用现实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韧性、有耐力、肯吃苦、有作为的优秀民族,中国人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一度红遍全球,为世界人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金融危机中“人民币”一枝独秀,坚挺的撑起世界金融市场,我们用现实告诉世界中华民族的价值所在。然而,我们的价值并未真正发挥,我们的“复兴”之路也才刚刚启程,可想而知当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之日我们所带来的价值将何其巨大。这正是“中国梦”中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也正是民族复兴的真正内涵。

(二)国家富强的国家梦

“中国梦”第二层含义是国家富强之梦。对于国家富强最简单的理解即为国家富有并且强大,“国家富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也必将成为“中国梦”永恒的主题之一。国家富强之梦,不仅是“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更是推进我国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国自古就有“富国强兵”的政治理念,这一理念最早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后不断发展,《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国家富强中的富强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厚,理清富与强的关系对于实现国家富强至关重要。富是强的前提和基础,放眼世界,平穷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强国,国家的强大总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依托。但同时富有并不意味强大,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因资源而富甲一方,人均 GDP 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却未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原因何在?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只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是否强大的一个方面而绝非全部,真正的强国不应不单纯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应该具有权力资源支配上的显著优势,这种权力资源一方面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所必需具备的物质资源,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存储量、国防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指非物质性资源,例如文化认同度、价值观的影响力、政治制度等软实力。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与之配套的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在 2013 年世界人均 GDP 排名中,中国仅仅排在第 89 位,说明实现国家富强之梦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正视自己,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在骄人发展成就的背后是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距离真正的富强差距还很大,实现真正的富强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过。同时,改革开发三十年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今天让中国经济屹立不倒;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法律和制度,使社会主义自身的优越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如何更好的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题。答案是必须坚持“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动摇,戒骄戒躁、稳步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三)幸福富足的人民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习近平主席论述的“中国梦”三个层次的内涵中,人民幸福这一层次的含义格外引人注目。“中国梦”三个层次的内涵当中,人民幸福成为了“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幸福的角度谈“中国梦”充分深化了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是我党坚持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现实的生活中,唯 GDP 论普遍存在,重视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发展的代价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过分追求物质使精神空虚;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使部分人开始迷失方向,逐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唯有转变观念,树立起新的价值导向,才能使人民真正幸福。现今的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一种价值观念的引导,而“中国梦”正是最具说服力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理论将人民的幸福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利益统一在一起。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推动发展,“中国梦”所勾勒出的良性循环是中国所愿,更是中国人之所愿。所以说,“中国梦”既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家梦”,也是普通百姓过上富足、欢乐生活的“小家梦”。

对“中国梦”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梦”泛指在中华大地上生活

过的历代人民的共同希冀;狭义的“中国梦”则多指自列强入侵以来近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理

想,即实现习近平同志概况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的背后包含十多亿中华儿女

的共同期盼。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灿烂的文明积累,对世界贡献卓著,长期居于

世界发展前列。据有关推算,18 世纪末以前,我国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①。但是近代中国却在列强侵略下,倍受煎熬,并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为了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华儿女开始了对“中国梦”的艰苦探索。 本文的中国梦特指狭义的“中国梦”,其内涵概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中华民族”是该目标的主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本文暂不讨论个体的中国梦。而“伟大复兴”则是该主体的目标,复兴并不代表回到之前的“汉唐盛世”,而是以更快、更稳定、更健康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使整个国家重新占到世界前列。具体来讲,杨宜勇,谭永生认为应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民生方面的指标②,除以上五个方面外,孙来斌、刘进认为中国梦要实现的指标还应有科技方面的指标③。不难看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含义是实现国家社会各个方面的长足持续进步,进而实现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自 1840 年起,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不同阶级的有志之士对中国梦进行了多方探索,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更是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当作追求目标,就当前来讲,中国梦两个明确的时间点和目标就是两个百年目标和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梦里的“梦”字是梦想的意思,梦想是指人类对于一切美好的东西的向往。有时候,人的梦想是飘渺、不着边际的,因为它往往包含了人类最纯真、最无邪的愿望。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可是让我们痛心的是:梦想在大多时候都不能发展为现实。只有当梦想本身能够提炼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并使人能坚定不移地践行的时候,它才能转化为现实。当一个国家的梦想,上升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并化为具体行动付诸实践,这时的梦想就达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力量,并且创造出令整个世界艳羡的辉煌成就。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整体愿望,体现着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正在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它使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个让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真正可以付诸实践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人民群众毫不动摇地走

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用实干实现中国梦。所以我们说:中国梦是能够实现的“梦”.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8]所以说我们党在今后时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也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梦”这一理论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他不仅分析了中国梦的三个方面的内容,还重点说明实现中国梦与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三者的关系。这就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目标并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既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发扬了社会主义精神,并且为我党

和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提供了新的精神支柱。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突破。由此可见,中国梦思想从理论内容上来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梦思想中的“走中国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思想中的“弘扬中国精神”,就要求我们即要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又要具备时代精神,在全体国民中严格落实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思想中的“凝聚中国力量”,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动群众,汇集起 13 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而奋斗。 中国梦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系统地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的根本问题,明确了党和政府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背景下对深化改革和发展建设的新要求。因此说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国家富强既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任务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实际上就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要挨打,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必将失去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就更谈不上民族复兴了。国家富强,从字面意思来看包涵“国富”与“国强”这两方面: 国富相对应的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201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虽还不能称为经济强国,但也可称得上是世界经济的大国,这就

为“中国梦”的提出与实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100 年奋斗的目标,这就为实现人均收入的翻番,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就代表了大多数民众的共同富裕的达成,我国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富”。

国强不仅包含了国富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国家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当今中国面临着众多来自陆上和海上的领土争端和威胁,因此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积极应对周边的威胁,才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更多表现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因此只有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才能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掌握自主权,才能在非常时期不用受制于人;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因此只有拥有文化、制度等意识形态上的吸引力,才能抵制住来自国外的和平演变,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稳定。 由此可见,国家富强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所以说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第一要义.

“民族振兴”的思想不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它与古代的“家国思想”一脉相承。早在南宋末年,爱国画家郑思肖就写下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企盼,希望能有明君带领百姓抵御蒙古族入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由此可见,这一思想的背后,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国家天下”情怀,反映了中华儿女传承至今的思想倾向。

再度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长达 100 多年的屈辱历史,“民族振兴”显得尤为迫切,中华儿女一直在殷切地追寻着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这是因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具备着绝对的政治和军事优势。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无论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还是文化上的发展一直是遥遥领先的,并且以其自身的繁荣引导了世界潮流的走向。因此全体中华儿女对祖国有一种先进性的认知。但回首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列强侵华,人民饱受饥寒、备受奴役,民族危亡空前加剧。爱国志士纷纷以国家存亡为己任,体现在针对青年提出的“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号召,也体现在对全体人民一起“振兴中华”的呼吁。我们党就是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并且不断完善自身,力图领导全体人民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斗。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它们在中国梦的框架下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物质保障,民族振兴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由此看来,无论是实现富强的“国家梦”还是取得振兴的“民族梦”归根结底都统一于人民的幸福。因此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价值旨归。 人民单从物质层面得到满足,不能体现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它还需要人民在

精神层面感到满足。践行人民幸福不仅仅是关注 GDP 的增长这一单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努力为人民打造舒适和安心的生活环境,使普通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靠人民来实现,并且为人民造福。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振兴,亦或是人民幸福,都要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奋斗才能达成。所以说人民幸福是发展之本,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实现幸福。 真正把“人民幸福是发展之本”落到实处,就必须突显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只有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只有这样人民才会自觉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其次,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确保人民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权益保障,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环境等日常生活方面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所以,只有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加快实现中国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