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逃避可耻,但有用啊!
01
“逃避”这个词,乍一听起来有些消极悲观。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逃避。
有些逃避很容易被发觉。
比如讨厌身边的某个朋友,于是便努力减少碰面的机会;又比如害怕上司或老师,因而经常借故请假或旷课。
有些逃避则十分隐秘。
但它们往往会折射在我们生活的某处。
比如争强好胜的性格,比如别扭僵硬的家庭关系,又比如屡次戒掉又没能戒掉的坏习惯。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呢?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呢?
对于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简短的解释来自于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Donald Meltzer),他说:
“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简单说来,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心理中一个普遍而必需的部分。
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保护,帮助我们解决了人类经历中的一些难题,但同时也阻碍了我们成长以及对满足感的获得。
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中,作者布尔戈就分享了许多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小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理防御机制。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运用技巧,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去处理生活中因逃避心理而出现的各种问题。
02
有部非常受欢迎的日剧就名叫《逃避可耻但有用》。说起逃避的“有用之处”,最直观的便是逃避能够让我们得到片刻的心安理得。
布尔戈就曾在书中写道:
“逃避事实也许的确会让我们在当下那一刻感觉好受些,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他认为一个人的个性或“全部的性格特征都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版的防御机制”。
举个例子。
比如,你一直想要养成健身的好习惯。但每一次去健身之前,总是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所耽搁,最后不了了之,草草结束。几个月下来,也没正经健身过几次,更没有养成目标中的健身习惯。
选择“不去健身”,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一时不去,或许会感到轻松,但长久而来,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是逐渐增大的。
“要是下一次能够按时锻炼就好了。”
“为什么每一次我都没法履行对自己的约定呢?”
这种对自己的质疑会越来越强烈,久而久之,甚至会强烈打击到我们的自尊心,产生一种“原来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想法。
那么,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我们该怎么去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三步。
03
首先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做出某些消极的选择。
比如我们不会直接把愤怒说出来或者做出攻击性的行为,而是在一些重要事情上拖后腿,倔强地不予合作,或者干脆“忘记”去做那件事。
也就是说,这些消极选择的背后其实藏着我们的消极情绪。
由于我们内心的防御机制,这些情绪又很难被我们发觉。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诚实地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去试着问一问自己,“我究竟在逃避些什么”“是什么让我不开心”,发现问题背后的根源,才有可能去解决它。
其次是允许自己拥有这些消极情绪。
有时候,我们的痛苦往往来源于对自身的过高要求。
布尔戈就曾说,“如果你坚信自己从不会生气、妒忌或嫉妒,那你只是在自我欺骗罢了。”
每个人都会产生许多难以抑制的消极情绪,比如对别人的愤怒、仇恨和厌恶等。
但如果有些人无法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承认自己自己的愤怒或是厌恶,那么这种消极情绪就很容易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从而很容易进入抑郁的状态。
那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明白任何情绪都是暂时的。
这意味着“我可能在这一刻非常恨你,恨不得要把你撕碎,但我知道这种感觉会过去,我还是会对你充满爱意。”
并且,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宣泄出来,比如向别人抱怨,又比如转移注意力等等。
最后一点,是培养出自己的成长型心态。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渴望找到一个最圆满最成功的方案,并期望它能够一次性解决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扫平所有的痛苦与悲伤。
但事实上,这个“完美方案”并不存在。
我们所处的世界,“只是一个随机的世界,痛苦的事情经常无缘无故就降临在我们身上。”
这不仅仅是对每一个人如此。对世间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彻底地摆脱那些让自己难受的消极情绪,并且终其一生都会与之为伴。
而懂得心理防御机制的好处,就在于当痛苦出现时,我们可以学会用更健康的应对方式去应对。
虽然对自己并非百分百满意,可我们仍旧可以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并且永不放弃成长的人。或许这就是“试图面对逃避”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