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锯战开始了,你还有体力吗?
作者:BonnieZu寶
个人公众号:BonnieZu寶(BonnieZuBao)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我接触到的孩子当中,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上演关于吃饭——喂饭的拉锯战。当然啦,往往家长战败的情况居多。不过也有能狠下心的家长挥舞着胜利的战旗。”
[一:无硝烟的拉锯战]
我带毛毛的时候,他当时四岁,是一名轻中度自闭症加多动症的男孩。
妈妈工作繁忙,几乎是采取包办替代的方式来照顾毛毛,所以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也是让全家人头疼不已:
“他就是不爱吃米饭,对食物特别挑,我们为了能让他多吃米饭,故意把蔬菜和米饭炒在一起。但是他特别精,竟然用舌头把喜欢吃的菜挑出来往嘴里送,唯独不吃米饭。
我也试过把蔬菜放在勺子的最末端,让他一口直接把前段的米饭与蔬菜混合着吃,这才稍微好一点。
特别是吃饭时根本坐不住,吃个几分钟,身体就开始各种扭动;要么就跑到房间拿玩具。每次只有先把他喂完了,我们大人才能开始吃饭。”
毛毛妈一脸痛苦地和我倾诉着,然后把手机递到我面前。
“来,张老师,我给你看看毛毛吃饭的视频。”
[二:是你不让我做]
孩子在家中吃饭的情况,的确和妈妈说的一样,但我注意到几个细节:
全程几乎是由外婆给孩子喂饭,过程中外婆对孩子说了几次“你自己吃”,但手里却一直握着汤勺而没有给孩子;
毛毛有几次想自己拿勺子的意向动作,但外婆没有注意到,于是孩子又把手给放下了;
孩子自己用手把碗挪到离自己稍近的距离时,外婆立马又把碗挪远了。
其实我看到孩子已经有好几次表现出:他想要自己来做些事情的举动了。
但大人在喂饭的过程中,可能只想着让孩子尽快吃饱,而忽略掉了这些宝贵的细节。
恰恰是孩子做出的这些小动作,让我看到了不少家长可能存在的一个误解:孩子不会做,所以我要帮孩子完成。
的确,孩子在学习一个新课题、新技能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辅助孩子来操作。
但一味地、无节制的辅助,只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我自己是不能独立完成的,所以爸爸妈妈才来帮助我。
从而让孩子过度依赖辅助。
另一方面,我们对孩子进行过多的辅助,只会给到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们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完成。
进而导致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图片原来源网络(如侵删)[三:我做不做都一样]
还有几个细节处也是被毛毛妈忽视的:
米粒沾到嘴巴上时,毛毛第一时间用舌头把米粒舔掉;看到掉落在自己身上的饭粒,也会自己捡掉,但家人没有因此而夸赞;
孩子持续安坐在椅子上吃饭的时间,超过了五分钟,但外婆(包括一旁的爸爸)都没有给孩子进行强化;
在毛毛顺利把之前根本吃不完的一整碗炒饭吃干抹净时,外婆还是没有对此进行表扬,而是接着一碗汤端到孩子面前。
当孩子独立完成一项活动后,为了能让孩子继续保持下去,我们会采用立即强化的方式来鼓励孩子。
可在孩子做完之后,没有人给孩子做出任何的反馈,就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我做不做都是一样的,那我干脆不做吧。
久而久之,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越来越低,再加上我们的辅助越来越多,孩子逐渐被我们养成了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个体了。
图片原来源网络(如侵删)[四:原来我也可以]
“其实我也知道自己总是在帮他做很多事情,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总想着快点做完快点结束。我也发现了越是催他,他的动作只会越慢,最后又变成了我帮他做。”
毛毛妈听完我说的话,一脸自责。而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不在少数。
不如我们尝试这样——
先降低对孩子的目标难度;
然后对孩子的辅助程度逐渐降低,由全辅助过渡到半辅助;
接着把辅助频率减少,可能一个十分钟的活动原本要辅助5次,尝试减少到只辅助3次;
再把辅助方式改变,之前是肢体辅助转变成手势/语言辅助,等等。
当孩子顺利独立完成后,我们要立即表扬孩子。
也就是——
毛毛吃完一碗饭大概要十分钟,妈妈在保证碗不会摔到地上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拿着勺子吃饭。
过程中只对孩子进行简单少量的语言提示,如:勺子要拿好哦。
当毛毛如愿独立把饭吃完之后,妈妈就立即表扬孩子。
慢慢的,毛毛逐渐意识到:原来自己把饭吃完之后,妈妈会这么开心,家人也会这样表扬自己。
而且孩子也发觉到:原来我也是可以自己吃饭的。
[五:孩子本不弱]
近些年在妈妈的“局部放任”下,吃饭早已不是毛毛的难题了,而且孩子现在也掌握了不少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没有做好一些事情时,妈妈也不再说“你什么都不会”之类的话,而是平静地说“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吧”。
在面对毛毛不熟悉的活动时,妈妈也会放下原本着急的心态,耐心地逐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
同时用鼓励的方式替代原本对孩子的催促,毛毛的主动性也越来越高。
动图来源网络(如侵删)在某些情况下,我会建议家长适当“偷懒”,让孩子帮助大人完成难度较低的事情。
同样可以适当对孩子“示弱”,互换求助与被帮助的角色,让孩子有机会做一位可以帮到大人的“小帮手”。
在面对众多“你什么都不会;你做不好;你怎么又做错了”的语言打击下,别说孩子,就连成人的自信心也会被一一击溃,变的毫无自我价值感呀。
孩子本身不是弱者,是我们习惯把孩子当做“什么都不会”的个体罢了。
写在最后的话——
之前一位咨询师前辈对我说过:
“孩子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只有成人不知道。”
希望我和你,
都能不羞于求助他人,
不吝于夸赞他人。
识别关注,可第一时间收看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