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鹏汽车看汽车零售服务的以客户为中心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兔小吱

从小鹏汽车看汽车零售服务的以客户为中心 2020款小鹏G3正式上市之后,引起了2019款G3老车主的不满。新发售的G3续航里程为400-520公里两款,补贴后售价为 14.38-19.68万。里程有所提升,但售价涨幅可忽略。由此引来老款车主的强烈不满。

由此出发,我们看看车对于小鹏和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讲意味着什么

说到这里,小鹏汽车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买卖关心,小鹏汽车提供产品,客户购买产品。如果我们按照这样非常单纯的关系,来定义汽车厂家和客户,那也就到此为止了。站在卖家的角度,客户付了钱,关系就截止了。如果买家也这么想,事实也如此就好了。可恰恰并不是。

在竞争激烈的现在买定离手注定是离不开的。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它更是一个渠道,是商家来触达客户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后续服务的一种可能。因此,以产品为中心已经不再是主流,需要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当我们转换思路的时候,会发现卖掉车不是结束,而是一切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说汽车零售行业服务需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转变思路,转换视角:

重新定义

一. 从卖家视角到买家视角

传统的视角从产品出发:造一辆汽车,将汽车卖掉挣钱,目的直接却又很难实现。为什么?诉求太简单又太复杂,简单到谁都知道,复杂,不够落地,谁来买单? 那我们换个方向,谁有这样的诉求,老生常谈了,用户视角。虽然我们一直在说用户视角,那什么是用户视角?怎么去满足用户需求?不是说单纯喊着“我做产品都是为了用户”就可以的。

转变视角

首先转换视角,不再说我造车卖车,而是说我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从以产品为中心转换到以客户为中心,当我们做到转换了视角,我们就可以逐步的分析和扩展汽车定义。如果我们还是聚焦于汽车本身,就无法做后续的思维发散。

二. 从产品变为服务方式,将汽车作为服务渠道

当我们真正的转变的视角,从聚焦车到聚焦用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慢慢扩大我们的思路了。
上文中提到,看上去小鹏汽车将客户买车作为了终点,目标是将汽车卖出去,因此会出现在自己的定价、产品升级、并没有考虑既有用户,同时更没有考虑后续服务。这样的方式,在卖货时代没有任何问题,而现在已经是卖服务时代,传统车场,新兴互联网车场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而还是将买车作为终点,最终会迎来要么激烈的声讨,要么悄然的消失。

产品变服务

因此,作为汽车已经不是一个产品本身的,他可以是你服务的载体,可以是你的服务依托,就像特斯拉,购车才是刚刚开始,车辆只是一个系统的载体,所谓的“买系统送汽车”(就像多年前乐视电视的“买会员送电视”),在后续的用车生活中,每次升级系统,都像换了一辆新车,体验升级,这才是一个长久的服务,才覆盖到了所有客户的全生命周期。

三. 从买卖变为合作

买卖关系意味着在针对产品的交易完成之后,关系就结束了,同时,卖家提供服务,买家够买服务,关系方向单一,无法得到用户的反馈来做持续改进(当然我们也清楚,汽车行业想要做快速响应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但是意识先做搭建,轻量服务可以先做起来),当我们无法收集信息持续改进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环境。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快速响应变化,改变汽车本身,我们可以先聚焦服务来做快速响应。

买卖变合作

在这样的前提下,用户不仅仅是用户,更是产品和服务的缔造者,积极的收集服务用户反馈,打造自己适应于用户的,以车为核心的生态圈,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既然说到的用户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那我们必须搬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结合我们汽车场景,将我们的用户需求匹配到每一层需求如下:

对于车辆来讲,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我们触达客户的一个渠道,加之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化,互助化,实现用户更高更丰富维度的需求才是长久发展的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